「鬼谷子」——纵横捭阖,张弛有道(一)留给自己思考时间

「鬼谷子」——纵横捭阖,张弛有道(一)留给自己思考时间

文/锦瑟雨宸

(一)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⑤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注释:若按着一定的规律考察历史,那些有大智慧的人之所以立在天地之间,之所能成为大多数人的先导。是因为他们善于观察世间万物阴阳,开关张弛的规律来描述并给予确定的名号,他们探索世间万物生成、发展灭亡的关键,才能洞察人们的心理,预知事物发展变化的征兆,从而把握住事物发展的关键。所以那些有大智慧的人能够在天地之间处于立身安命,从古到今,圣人的做法、目的都是一样的。虽然世间万物变化无穷,但都各自遵循应有的规律。或者阴为主导,或者阳为主导、或者柔为特征,或者阳刚为美。或者以开特点,或者以闭为特点;或者松弛,或者紧张。所以圣人之所以在处理事物时,总会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把我事物的关键,并考察事物发展过程,研究事物的可变性与不变性,还要审时度势衡量把握事物的应变呢你的强弱,在比较技巧方面的长与短,才能有的放矢的处理问题。


《鬼谷子》这本在我手里大概几个年头了,书页都泛起了黄,起初只是好奇,里面究竟有什么魔法,能让一个不谙世事的人,变成一个处事高手,拿来手中,其实蛮搞笑地,明明有很多的注释,而自己却要硬生生地用自己蹩脚的文字一点一点在上面做着高中生那文言文阅读。

纵横捭阖——初次接触这个词是在抖音上面,一个人讲着鬼谷子之所以把纵横捭阖之术作为开篇,可见他在那个战乱四起的年代,游说各个各国君主的制胜法宝。

纵——在数学的范畴里是指竖行,横——在数学的范畴里指的横行,原来我这个理科脑上线,我一个理科脑里面有纵有横就像一个蜘蛛网一样,蜘蛛之所以会将网交织成横纵相间,一是为了让网更为牢固,二更是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更多的昆虫不遗余力的粘到网上,这张网面自己足够大,并且足够结实,那么它吃到嘴里的食物就足够多,这么说下来我觉得蜘蛛还是一个蛮聪明的动物.

那么我们生活中呢?其实很多事物,并不是只有一种解决方案,就如本文开篇所说的那样,生活在世间万物都有其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规律,我们要做的就是遇到事情了,并不要急于解决,而是要学会给自己几分钟思考,可以以结果为导向,追根溯源,找到事情的症结点,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正是那么拥有大智慧的圣人们高深莫测的地方。

拿我教学的一个例子,很多孩子在做题之前,总是急于求成,往往本应该做的很好的题,却因为自己题可能没有读完,就急于下笔,根本没有给自己多余思考时间,这道题究竟用的是哪一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究竟是想考你哪个知识点,孩子似乎觉得我会了,我只要做就好了,但是其实很多事情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你的多1分钟思考,可能你的天空就是另一片景色。

人生也是如此的,很多人当自己遇到事情的时候,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下手。其实问题发生了,就必然有发生的前兆,只是我们粗心大意把这小小的事情给忽略了而已。

前两天一个朋友跟我抱怨“我家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啊?最近特别叛逆?”

其实很现实我们家都有一个很叛逆的孩子,但是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分析一下孩子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症结在哪里?教育孩子其实也可用纵横之术,孩子的叛逆原因可以分为好多种,有些家长常年非常的忙碌只为那几钱碎银,但是忽略的与孩子的陪伴,孩子当然要做些让你瞠目结舌的事情了。所以,你越是漠视他,他越叛逆,而他越叛逆,你越不理解他,就这样造成了恶性循环,连孩子自己都能开始讨厌起自己时,当然会更加的自暴自弃了。

如果你能从孩子每天这细微地变化看见他变化的规律,纵向你可以做一个以身作则的家长,你要求孩子之前先学会要求自己,横向你可以适当的做一个他的朋友时常的关心,不要想着我是他爸,或者我是他妈,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古人的智慧太高深莫测了,真的很难用一言一语简单几行字来追逐分析,今天就写到这里……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评论联系作者。


每天读点圣贤书【鬼谷子】—(读书笔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鬼谷子   纵横捭阖   张弛   变化无穷   高深莫测   症结   知识点   圣人   叛逆   万物   世间   事物   规律   事情   关键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