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加】戈登·诺伊费尔德

【加】加博尔·马泰 箸

武志红老师主编 崔燕飞 译

这本《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可以让你和孩子变得更好的心理学书,它讲透了家长养育孩子路上遇到所有问题的本质,需要亲们细细看,反复读,结合自己的情景思考,对号入座,理清问题脉络,说白了,先把自己的心结解开才有能力去解决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问题,烦恼!


五 亲近和疏远:一个硬币的正反面


为什么跟同伴亲近,就会疏远父母?原因就在于依恋本质上具有两极性。

人的依恋,就跟磁极一样 具有两极化的特征,你离地球的北极越近,离南极就会越远。人性也是如此,尤其对孩子或其他不成熟的人更是这样。亲近一个人,就会排斥这个人的竞争对象,这就像刚和新男友坠人爱河的女生,会突然觉得自己的前男友十分恶心。其实,前男友并没有变,只是她对前男友的依恋情感没有了。因此,一个人会被另一个人认可,也会被他否定,主要是看当时关系的指针是朝着哪个方向。依恋情感发生变化时,即使是原来无比亲近的人,现在也会觉得讨厌至极。这种改变有时发生得很快,快得让人摸不着头脑,很多父母或许对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孩子哭着回到家告诉自己的父母,自己突然就被“最好的朋友”甩了,觉得非常痛苦和沮丧。

从亲近到疏远,从喜欢到讨厌,从关切到蔑视,从深爱到憎恨,这些强烈又对立的情感,其实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孩子对同伴有多亲近,就会对父母有多疏远,依恋中不存在中立的东西。依恋把孩子的世界分成了喜欢和不喜欢、吸引和讨厌、愿意接近和设法逃避这样的两极。当同伴开始主导孩子时,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主导关系就会被取代,孩子的不同依恋对象——父母和同伴,就像情敌一样相互竞争着。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疏远父母,并不代表他们有性格缺陷或不懂礼貌,也不是行为方面存在问题,只是因为他们的依恋本能失灵了,出现了方向上的错误。看见疏远的内在原因,才能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通常情况下,依恋的两极性是件好事,能维护住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这种两极性最早出现在婴幼儿时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会“认生”的阶段。婴幼儿越依赖某个成年人,

他就会越排斥其他人,婴幼儿觉得某个陌生人离自己太近,让 自己不舒服,就会害羞地躲开,扑向自己亲近的人。这此都是孩子依恋两极化的体现,不过,很多父母没有看见这些,却总是训斥孩子太过失礼。

‼️在教养中,多一份看见,少一份武断,教养便会变得简单起来。

依恋的两极性也存在负面性。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认生”的现象就会逐渐消失,但对同伴导向的孩子来说,“认生”本能会转变为其他的疏远表现。比如,青少年不再会像小孩子那样,用吐舌头的方式直接表达不满,但他们却会通过其他方式,表示出相同的态度——远远地盯着你、表情冷酷、翻白眼、不和你对视、不和你接触、不和你互动,等等。

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我们往往习惯于用各种育儿技巧在行为层面解决问题,常常效果不佳,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真正的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认生   孩子   正反面   极性   两极   教养   婴幼儿   硬币   同伴   亲近   本能   讨厌   父母   关系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