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中国哲学史》孟子与仁义之道

我们如何做出决策?

即使在今天,我们做出的决策也基于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虽然我们很难意识到这一点。大多数人都像墨子一样,将世界看作连贯一致的。我们完全清楚事情不会永远按照计划进行,但我们也倾向于认定社会运行有其普遍法则:如果你努力用功,你就会学习好;如果你受到良好的教育,你就会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如果你与所爱之人结婚,你就会幸福地生活下去。

通常,我们依靠两种模式来做决策,它们都基于一种信仰,即相信世界上存在我们可以依赖的稳定事物。首先是“理性选择”模式:我们是可以用大脑做出逻辑决策的理性生物。我们做大量的研究,列出利弊,权衡得失,去争取最好的结果。我们会认真考虑该上哪门课,是否要继续深造,或者去一座遥远的城市工作。另外,我们还喜欢“直觉”模式,即:听从内心来做决策。比如,我们会随心决定去哪儿吃晚餐,下个假期去哪儿度假或者给客厅买什么样的沙发。最后,大多数人会综合采用这两种模式。我们先做研究,之后还是会跟着感觉走。

孟子认为世界是变化无常的,因此他指出这两种决策模式都将让人误入歧途。如果我们相信可以仅仅依靠计算来做决定,我们会认为自己确实在做理性决策,但这些决策将会被无意识的因素所扰乱。这并不是什么新闻,大量关于决策的研究都证明情感会干预理性思考。

但这显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转而依赖直觉,因为直觉通常是未经思考的,甚至是自私的个人欲望的表现。还有第三条路。我们可以不断磨炼自己的情感,使它与大脑同步工作,从而做出一些能打开未来局面的决策。我们并非生活在固定不变的世界里,不可能撇开情感,情感让我们能够把握每个情境的细微差别,并加以应对。

如果我们总认为一切都是确定不变的,那么我们就把自己限制在了某些习惯性的角色之中。比如,你认为自己属于有同理心的一类人,你就可能对直接的干预感到不舒服--即使你知道这才是此时你的朋友真正需要的。你可能会想:“我只要聆听就好了。”但这样你就因为定义了“我是谁”而预先限制了你把握整体情况的能力,限制了你能给出回应的幅度,也限制了你所能表现出的善意。为了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里根据整体情况做出决策,你需要训练你的情感,你需要依据自我、复杂的情境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来理解决策意味着什么。

孟子相信,培养一种清楚怎样行动能导向积极轨迹的能力是建立起对复杂情况的全面理解力的唯一途径。他也相信我们生来就具备这样做的潜力,即善的潜力。当我们完善自己的情感回应时,我们就发挥出了人性的巨大潜力。不断地在人际交往中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地培养善的萌芽,可以让我们明白怎样在一种给定的情境中做出正确的道德决策。

尽管墨子坚信应在理性才能和感性才能之间划出清晰的界限,并使理智(mind)尽可能远离情感(heart),但在中文里,理智和情感可以用同一个词来表示:心。心既是情感的栖息地,也是理智的核心。心可以沉思、思虑、冥想并且感受喜怒哀乐。孟子认为,圣人不同于常人之处即在于他们有能力跟随自己的“心”(heart-mind ),而非盲目地追随感觉或理智。培养理智与情感合一之“心”是锻炼我们做出正确决策的途径。请想想在生命中我们面临的那些平凡或重大的抉择:晚餐吃什么?下学期上什么课?是否换工作?是否申请离婚?明智的决策并非单纯来源于理性的思考,而是来源于充分理解我们的“心”能够明辨正误这件事。只有理智与情感相结合,我们才能做出好的决策。

当我们被动地听命于感觉,就会做出轻率放肆的决定。但如果我们将理智与情感合一,就能从一个更稳定的角度来回应生活,就能够聚焦于整体情况,而不会被冲动、情绪波动或原始感觉所干扰。我们将知道怎样的回应可以展现出最好的自我,同时引出他人最好的一面。

当你找到了这些出发点,以及不间断地改变情感的固定模式,你就能努力改善你的回应。请注意,留意自己的情感回应并不等同于“正念”(mindfulness )。正念是一个大致源于佛教的概念。它是让你观察自己的感受,接受它,然后随它去,以此来脱离情感并达到个人内心的平静。因为即使你确实感受到了平静,这种感觉也将在你重回日常生活之后消失无踪。而养“心”是一种外向化的活动,目的不在于让我们从世界脱离而在于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世界,由此才能通过每一次互动把自己和身边的人变得更好。每一天,外在事物都会激发我们的情感回应,比如蹒跚学步的孩子递给你一束他采的花时你感受到的喜悦,在街上偶遇前男友时你一闪而过的痛苦,当老板以电邮提醒你即将到来的工作上报期限时你的焦虑。所有这些回应都会累积,让生活变成一系列未经训练的模式化回应,这种回应往往会非常消极。事实上,很多有意识的决策过程只不过是在套用旧的模式。但如果我们用理智去陶冶感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经验的累积,我们就能更准确地体会到他人的感受,观察到具体情境里事情的真实进展,然后据此设法改变结局。我们可以训练自己对这些复杂性保持共情与理解的心态,并学会去改变它们。

假设你的哥哥在对你发脾气,你们之间长久以来的积怨最终爆发。这时你不假思索地对他发脾气并不是一种有教养的回应,当然,你也不应该一味安抚他,麻痹他,或逃避谈话。但是,利用某个时刻抓住他行为背后所有的情感和触发点就是一种有教养的回应。这其中当然有某种直接的刺激因素,但现在的状况很可能是由多年以来模式化的回应方式建立起来的。如果你尝试寻找他的怨气从何而来,你就会找到新的途径。但有教养的回应常常不是我们面对具有挑战性的人际状况时的第一反应,大多数人都会被当时的情绪和速战速决的愿望所控制。当你训练自己用更为广阔的视野去处理,同时深知如何才能改变结果时,你就是在不断地培育自己善的潜力。这不意味着要去除情感,因为那样会导致我们丧失把握整体情况的能力。它要求我们陶冶自身的情感,使得更好的回应能够本能地出现在眼前。

这就是培养理智与情感合一的意义。孟子所说的“权变”就是指在仔细权衡每个情境复杂性的情况下本能地做出正确道德决策的能力。养“心”意味着磨炼我们的判断力--看到更大的格局,理解一个人行为背后的动因,明白不同的情绪(诸如焦虑、恐惧和快乐)会展现出一个人不同的面向。如果你已经培养好了理智与情感合一之“心”,你就不会问自己该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际遇,就像你不必下意识地询问自己面对危难中的孩子该怎么做一样。

奠定基础,万物方可生长

当涉及更重大的人生决策时--选择大学专业,是否改行,跟谁结婚,我们经常会犯错。即便我们用“心”灵活地判断,并且看到我们的行动怎样不断地为世界带来细微的变化,我们仍然会把这个世界视为连贯一致的,因此我们坚信存在一些稳定的东西,例如我、我的优缺点、我的好恶与感受等。

因此,不仅是短期反应,长远的人生计划也经常建立于一种对稳定的幻觉之上。比方说,你正在规划职业生涯,你会考虑什么工作最适合你,你属于哪类人,你的强项是什么之后,最终踏上一条基于你对自身刻板定义的职业道路。但请记住,你认为你是谁,尤其是在做决策时你认为自己是谁,通常只是再现了你已经深陷其中的一系列模式。你认为这些决策反映了你的本来面目,但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你已经封闭了自己。当我们基于“世界是连贯一致的”这一信念来理性地做出重大人生决策时,我们就是在假定一种清晰的境况、清晰的可能性、稳定的自我、不变的环境和一个不变的世界。在做具体而细致的计划时,你的依据实际上十分抽象,因为你在为一个抽象的自我制订计划:一个基于此刻的自我认知之上的未来的自我。不仅是你自己,这个世界和你所处的环境都会变化。你把自己从真实而混乱的复杂性中分割出来,你排除了自己作为一个人成长的能力,因为你把成长局限于此刻你所处位置的最佳利益上,而不是关注你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与此相反,你认为世界是不确定的,那么你就可以把全部决定和回应建立在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和自我的认知之上。你可以让你的思维保持开放,思考那些更为复杂的事,当我们长远地考虑问题时,我们才能收获最好的结果。最全面的决策来源于“奠定基础,万物方可生长”。

大多数人都在周末或闲暇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我们通常不认为这些事和自己的人生目标相关,比如,参加 -堂品酒课,学习水彩绘画,学习法语等。通过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提前安排时间和空间,并且保持开放性和敏感度。当你为兴趣留足空间,机会就会向你开放。你会发现你喜爱做手工,或者发觉法语不适合你,这将为你带来新朋友,海外旅行的机会,甚至改变你未来的职业方向。积极回应那些随时间推移而出现的变化,你就不会被限制住--你将更有能力改变你的生活和计划,从而迎接成长。你不知道生活将把你带向何处,但你对自身的了解和能让你兴奋的事物都不是抽象空洞的,它们都源于实际经验。久而久之,你就可以开辟一条以前从未想象过的路,这样将产生你之前从未看到过的新选择。随着时间推移,你就变成了一个与从前不同的人。你无法计划出生命中的每件事,但你可以去思考促使事情可能向某个方向发展的条件,这些条件打开了生命茁壮成长的可能性。这样,你就会在辛苦劳作之后有丰厚的收获。

“命运”和生活的不可预测性

尽管你让生活保持开放并保持敏感,事情也并非总会成功。比如,你申请了一份工作,做了你能做的一切,却还是在最后一轮面试中被淘汰。比如,你用心投入了一份感情却还是被甩了。比如,你安排好了假期,计划旅行半年,却在出发前得知你父亲病入膏育,你必须取消旅行,陪伴父亲度过最后的几个月。这就是孟子所设想的世界,与墨子设想的截然不同。

在孟子的世界里,“命”占据优势。“命”有各种不同的英文翻译,比如上天的旨意(Heaven’s commands )、命运(fate)或天命(destiny)。但对孟子来说,这个词指的是生活的偶然性,是那些在我们掌控之外发生的事--无论好坏。“命”解释了意外的收获(如就业机会)和悲剧(如死亡)--无论我们怎样计划或打算,它们都会发生。我们知道什么是“命”,例如有天赋的人被开除并且找不到工作;所爱的人莫名其妙地离开我们;好友突然去世,留下年幼的孩子等。我们无法掌控命运,最完善的计划、最详尽的决策也无法保证不会发生不可阻挡的甚至是悲剧性的事件。当我们假设世界是稳定的,就会走向文化认可的两条道路之一:相信命运或相信自由意志。一个宿命论者可能认为所有发生的事都是注定的,他会努力接受世界的运行方式。相信自由意志的人则认为他能控制自己的命运,而这也可能让他遇到麻烦。例如在面对事业受挫、离婚或死亡时,他可能会在责任感的压力之下崩溃,也可能保持强硬的状态并尽快逃避。所有这些都是负面的行动,因为它们否认了生活的不可预测性。

而孟子这样谈“命”: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在枷锁(桎梏)中死去意味着没能对突发事件做出正确的回应,意味着让发生的事情控制了我们的行动。无论是让悲剧毁灭我们,还是接受发生的一切,都相当于站在一面即将坍塌的墙壁下,然后说被墙砸死就是你的命运。当然,还有其他的回应方式,这种方式允许我们塑造自己的“命”,打造自己的未来。就像孟子告诉我们的: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孟子·尽心上》)

生活在变化无常的世界里意味着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善恶有报的稳定的道德秩序之下。我们不应该否认悲剧的发生同时我们应该始终期待惊喜并从容应对降临到我们身上的任何事情。而这就是一个变化的世界的许诺:如果这个世界确实是支离破碎且不可预测的,那么我们就可以不断努力去改善它。我们可以在每一种境遇中让自己成长,我们可以让自己更好地面对这个不可预测的世界,并努力改变它。在积极心态的狂热之下,我们相信,无论面对多么艰难的环境,都有解决之法。不可控制的事情将会发生,但我们可以选择行动,离开即将坍塌的墙壁,回应我们的“命”,塑造我们的未来。当我们不再相信世界是稳定的,我们就可以让“心”来指导我们。“心”能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这个世界,为成长奠定基础,并且应对我们所遇到的一切。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你的思维模式也会开始改变,你原先以为稳定不变的世界也会显示出无限的可能性。

《哈佛中国哲学史》中关于孟子的讲述,我连续看了5遍。从浅处很好理解,就是我们面对的世界是复杂多变的,看待这个世界是要动态变化的,要时刻面对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但从深处讲,面对这个多变的世界我们如何决策应对?我们怎么在这个复杂的世界,成长自我,面对具体问题时,怎么考虑?毕竟让“心”来指导我们,看似容易,实则万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孟子   墨子   哈佛   都会   哲学史   仁义   这个世界   情境   中国   理智   理性   事情   自我   稳定   发生   模式   计划   情感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