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去爱是因为什么?

不敢去爱的最首要的原因,是错误的认为“爱就是百依百顺”。

这个说起来都会说“哎呀我知道,爱不是百依百顺”。实际上一做起来,照样还是百依百顺。而且当人批评“爱是假的”的时候,也绝大部分都是在批评对方没有满足某种理所当然的要求。

批评者也很委屈——“其实你对我做的别的那些服务我并不需要啊,我需要的事情不多,就是这么几件而已,你件件都做不到,还谈什么爱呢?”

挨了这个批评,被批评的一方也觉得很有道理——对啊,我爱ta,ta也不是什么都要,也就这么一点需求,我也达不到,我这算什么爱呢?

然后逻辑就卡死在这了,接下去都是如何失望啦、你如何对不起我啊这类悲情剧码了。

之所以会搞成这样,是因为人们总在这样想——做生意就是收费版的提出需求满足需求,爱就是免费版的提出需求满足需求。

根据这个理解,爱可贵就可贵在“免费满足”四个字上。

问题是,爱根本就不是免费版的“提出需求和满足需求”。

因为“提出需求-满足需求”本身就是一种幻觉。

人并不知道自己的需求。

人的需求的真正满足,不是靠明确的“招标”和“投标”,而是靠别人根据观察去勇敢的猜测,去超出需求方自己的局限而完成的奇迹。

它在本质上必然是一种愿赌服输的猜测。

看清楚——必然。


爱的基本逻辑是A把自己理解的B的需求看作一个快乐的事去做,而B对此表示原谅,A对因此对B造成的困扰表示抱歉。

爱的主要秘密,是一个人会把其他人的快乐当成了一种最大的快乐,乐此不疲,孜孜不倦,而且视为消耗自身的正当理由。

人总是要死的,总是会把有限的生命放到无限的快乐的追求中去,这个是本能。很自然的就会什么快乐就做什么。

打游戏、吃海鲜、看电影……等等这些事都快乐,也都要消耗生命,但是它所能带来的快乐比起爱来说并不够爽。——它们的收益长期看是很乏味的,常常没有真实的成果可言,而且缺少爱所独有的裂变一样的回报效应。尤其是它们在你死后往往没有意义存在。

难点在哪呢?

难点在于如果你用“爱就是百依百顺“的逻辑去做爱这件事,你是不可能体会到上面这些感受。得不到这些感受,你就会丧失继续做下去的动力。然后你就渐渐因为透支而熄火了。

“对爱的正确理解”是鸡蛋,“正确的爱所触发的积极的回应”带来的激励是鸡。

蛋生鸡,鸡生蛋,踏入正循环,你就不会觉得爱很可怕以至于恐惧了。

健康的爱是个什么循环呢?

A看到B要过生日了,于是偷偷的准备了一个礼物,费了很大的神。结果送给B的时候,B不满意。A看出来了,赶紧道歉——哎呀我猜错了,嘿嘿嘿,我赶紧给你换一个,抱歉呀。B说没关系没关系,是我脾气太古怪,爱好不太好猜,难怪你会猜错。

为啥会走向这个方向?

最大的关键就在于A知道通过送礼获得B的快乐是自己在追求快乐,B并没有义务和亏欠非要满足,而且B其实是要因为这个礼物受到一系列的困扰

所以赌中了当然皆大欢喜,赌歪了却完全是正常失误,是B有损失。自己的“损失”只是正常的玩这个游戏的本钱,本来就是理所应当的。

基于这根基线,当B说这个并不合意的时候,A的感觉是很骄傲——因为自己没有让B感到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可以高兴半宿。

当B用了温柔安慰的语气说不合意的时候,A的感觉是赚翻了,因为这是B对自己的额外的爱的证明——B本来可以不必用温柔的表达的。

如果B用生气的表达,这个只是不赔不赚——因为本来就的确造成了困扰,难道不许人家生气么?

如果B不但生气而且要求赔偿,那么这也没什么不对,因为本来就是自己玩游戏牵连了别人付出代价,这不是正常的么?当然索赔额度问题你有法律保障,太大了你可以寻求法官裁决。(顺便不要干一些可能赔偿额度太大的事,比如趁人度假把人房子拆了修座新的这种)。

而如果B竟然很高兴呢?那当然是赌赢了啊,那不是更好吗?

你看到没有,基于这根新基线,对于A来说结果几乎全是正面

如果基于这根新基线你还是觉得对方太难搞呢?

第一,这概率会大大的下降。基于这根基线还会破坏性的处理关系的人当然不是没有,但是比例不大。这对你不构成问题。换一个就好啦——正确的爱对别人是一种客观的净福利。

药店发半斤鸡蛋就能排那么长的队,你还愁没有人会想要爱?

按照这个新基线,谁仍然还是过线你反而可以放心大胆的、果断的放弃。因为这不是一个你爱不爱的问题,而是一个对方可不可爱(lovable)的问题。

如果你要较真的话,不可爱(unlovable)本质上就是反社会性(socialpath)。这是一个“医疗伦理”的问题了,对你而言可以说不是一个普通的爱的关系的问题了。

对照这个基线,再看一般的“爱就是百依百顺”会导致什么结果?

A送了礼物,B不合意,A的第一念头是B是因为不爱自己所以不满意——因为这时B就没有顺A的意。而B的不满意会触发A对B不满意的不满意,于是导致B觉察到A不爱自己,因为这时候A没有顺B的意。

奔向地狱的路上,两脚都是油门。

按照这个百依百顺的双杀逻辑,唯一幸存的可能是对方“爱”自己,而你不接受。不接受,你就还有合法的不满意权。你有权不满意,反而不会激发这种怨恨的正反馈循环。

而你这个无意间的保命之策,很自然的会令对方渐渐失去动力。

ta手里的本来就不是个鸡蛋,而是个手榴弹,你也不是个温暖的孵化箱,而是个没插电的微波炉。

你要活下来,全靠不插电。

一接电就粉身碎骨,你焉能不怕?


作者:HJ


#爱##爱情##谈恋爱##婚姻##情感事务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基线   免费版   合意   百依百顺   额度   难点   可贵   困扰   逻辑   生气   鸡蛋   批评   礼物   需求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