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的特点

学霸娃娃们精彩之处各异,却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学习兴趣十足,主动、自律。

作为学龄期孩子的家长,想必大家最关心的是,这种“父母不操心,孩子就优秀”的模式是可复制的吗?

不要成绩,才能得到好成绩

家庭教育中,让孩子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最重要,不能太计较孩子每次考试的分数。

记得一个学霸的家长说:“我非常在意我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我从来不跟她直接要成绩。平时,如果她考了80分,我不会批评她,只会问问‘那20分丢哪了’。孩子把错题弄会了,我就会说‘不错,刚才你还80分呢,现在你已经变成100分了’,并且会用铅笔在孩子卷子上写上100分。这样就很鼓舞孩子,孩子就知道了,她只要去追究一个问题,就会得到一个好成绩。”

教育是长跑,不是短跑,笑到最后的人才笑得最好。

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只会让孩子感觉父母爱分数、爱面子超过爱TA这个人本身,只会破坏掉亲子关系和孩子的自尊自信。

缺少被父母无条件爱着的体验,丧失掉安全感,孩子就难以焕发出奋斗和超越的力量。

让孩子爱上阅读,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纵观取得傲人成绩的孩子们,不论学文学理,都是“重度阅读爱好者”,

心理学研究证实,阅读可以让一个人的智商更高,逻辑判断更清晰。

它超越年龄、种族、性别,在阅读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出身是贫是富,无论你身居乡野还是都市,都可以借此获得丰富的智力储备和内在力量。

家长或教师如果能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就是对孩子最好的馈赠。既为他的人生账户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资产,又为他的未来购买了一份幸福保险。”

喜欢阅读和不喜欢阅读的孩子,在幼儿园、小学阶段或许看不出太大的差异,但从初中开始,不爱阅读的孩子往往就会表现出后继乏力。

不是说只要阅读就一定能拿到优异的高考成绩,但不阅读肯定拿不到优异的高考成绩。教育的轻重缓急,明智的父母一定看出来了。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孩子   乡野   轻重缓急   短跑   学理   爱面子   卷子   长跑   早年   优异   分数   家长   父母   成绩   力量   优秀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