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修行与智慧

单就独到和睿智而言,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是首屈一指的人物。孔子和孟子擅长于“换位思考”,由此建立了以体贴他人为核心的仁义学说。庄子往往能从一般人看不出价值的地方发现价值。比方说,曲辕栎树拿来做舟则沉,做棺淳则速腐,做器则速毁,做门户则液横,做柱则蠹,被匠石指责为无所可用的散木。庄子却揭示出,“无所可用”正是栎树的“大用”,使它没有像楂梨橘柚果藏之属那样,

“以其能苦其生”,“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天”,“自接击于世俗”,因此成长得顶天立地,得以终其天年。说大栎树无用,是循着习惯性路线思考的结果;庄子从它身上发掘出大用,是因为他有不同凡响的思维取向和视野。

庄子常常能从人生的绝境中发掘出光明的前景,指出一条实现突围的路径。卫国的哀骀它丑得使天下人惊骇。照常人看来,这是人生的一种绝境。

然而在庄子笔下,哀骀它极大地发展了自己的内在潜能,使精神放射出耀眼的光芒。面对世人认为无可奈何的死与生、存与亡、困厄和通达、贫穷和富有、有才德和无才德、毁谤和赞誉、饥和渴、寒和暑等一切变化,他的内心不为所动,平和、快乐、通畅而不失于愉悦,充满盎然的生机。

他高超的德行就在于养成了这种外在事物无法摇荡的内心的纯和。而正是由于他的德行大大超越了常人,人们都忘记了他形体的残缺和丑陋,感受到一种异乎寻常的巨大魅力。

跟哀骀它相似,子舆、子来都面临着某种困境。子舆大病一场,变得腰弯背弓,五脏比头都高,下巴藏到肚脐眼上,肩膀高过了头顶,弯曲的颈椎骨指向天空。然而他安然处之,世俗的哀乐不能惊扰他内心的平静。

子来有了病,气喘吁吁地将要死亡。可是他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变成鼠肝也好,变成虫臂也罢,无往而不可。这种奇特的思想,显示了庄子对社会人生的大同情和大关怀。他试图使世人在陷于绝境的时候,靠内在精神力量的培育自解倒悬之苦,实现人生的突围,而不是被困境压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庄子   大冶   孟子   栎树   切变   困厄   成虫   绝境   德行   常人   世俗   世人   内心   智慧   价值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