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刷题202113

1.教育目的与学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教育目的是根本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具体途径。

2.让学生上兴趣班,开展文体活动,这就是进行素质教育。

3.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就是德育过程。

4.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儿童只有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才能解决数学应用题。

5.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可以来自对学习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也可以来自对学习结果的间接兴趣。

6.人们觉得早晨背诵单词,记忆效果更好,是因为新的一天刚开始,没有前摄抑制。

7.从道德的认知发展来看,随着成长,儿童会越来越维护法律的权威地位。

8.《教师法》规定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应当考核其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年限和师生关系。

9.寒暑假指的是学生放假,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随意安排教师寒暑假期陆续从事教育教学相关的各种工作。

10.小明上课随意说话,班主任让他到教室外罚站,小明找到校长说班主任侵犯了他的受教育权。


参考

1.正确【解析】教育目的与学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教育目的是根本目标,学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具体途径。因此,本题答案为正确。

2.错误【解析】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并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題干表述太片面,因此,本题答案为错误

3.错误【解析】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个体过程,而德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本题答案为错误。

4.错误【解析】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学说,儿童在具体运算阶段已经具备具体抽象思维,可以解数学应用题。因此,本题答系为错误。

5.正确【解析】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可以来自对学习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也可以来自对学习结果的间接兴趣。因此,本題答案为正确。

6.正确【解析】前摄抑制指先学习的信息对后学习的信息的干扰作用。早上醒来后背诵单词,是因为没有收到前摄抑制的影响。因此,本题答案为正确。

7.错误【解析】从道德的认知发展来看,随看儿童的成长,他们会越来越维护法律的权威地位。但是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到达一定年龄后会出现社会契约的道德取向,并不完全都是维护法律的权威地位。因此,本题答案为错误。

8,错误【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二条規定,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因此,本题答案为错误。

9.错误【解析】依据《教师法》的规定,教师享有如下权利: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退以及赛署假期的带体假。寒暑假期间,学校或其他教育行政部门不得随意安排老师继卖从事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各项工作。因此此,本题答系为错误。

10.正确【解析】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老师在上课期间让小明去教室外罚站,侵犯了小明的受教育权。因此,本题答案为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教师   教师法   目的   本题   认知   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兴趣   正确   答案   错误   过程   儿童   学校   考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