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种中药,用好是良药,没用好是“毒”药

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陈楚雄

审核: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伍俊妍

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中药有毒无毒,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既不必谈毒色变,也不能认为某些中药无毒就可以长期服用。什么叫做毒?不就是对你身体或身体的某个系统、脏腑有害,导致疾病或死亡!否则,“毒”字何来?

这十种中药,用好是良药,没用好是“毒”药

在中医里,“毒”性指药物的偏性,中药有毒成分往往是治病的有效成分,即以毒攻毒。例如,马钱子的番木鳖碱、巴豆中的巴豆油,砒霜的三氧化二砷等既是有毒成分,也是有效成分。

这十种中药,用好是良药,没用好是“毒”药

有的中药毒性大,但通过特殊的配伍、减毒炮制方法、更有药物的辨证论治,在安全的剂量范围内、合适的使用疗程和时机,其毒性大大的减弱,因此,不必谈毒色变,关键是能否对证治疗。

当然,也有些人认为中药毒副作用小,盲目长期超剂量服用中药,或使用没有经过炮制的“毒”中药,或中药之间混淆引起服错药,则可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因此,我们既不能过分夸大中药的毒性,也不能忽视中药的毒性。

以下逸仙药师介绍一些存在认识误区的“毒”中药。

1、槟榔:槟榔具有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疟作用。主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脚气,水肿,疟疾。槟榔被列入世卫组织公布的一类致癌物,原因是咀嚼新鲜槟榔所导致发生口腔癌增加的风险,于是便有“惊爆:四磨汤中的槟榔是一级致癌物,你中招了吗“?的文章出现。

这十种中药,用好是良药,没用好是“毒”药

实际上把槟榔与其它中药一同煎服,或含有槟榔的中成药,目前未有证实有致癌作用,含槟榔的中成药众多,除了四磨汤之外,其他还有槟榔四消丸、木香槟榔丸、木香顺气丸、开胸顺气丸、大黄清胃丸等上百种,这些含槟榔的中成药是安全的,不必谈槟榔色变。

2、山豆根: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效,被视为“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然而山豆根总碱的毒性很大,毒性反应以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为主,严重中毒时,可发生肺水肿、呼吸衰竭等。

这十种中药,用好是良药,没用好是“毒”药

山豆根使用10 克以上出现毒性反应明显增加。据报道,有一11岁的小女孩误饮用山豆根茶(含量约为50g)后,出现中毒性脑病,女孩虽然清醒了,但无法说话,竖头不稳,不能独坐,四肢肌张力增高,这就是超量误服山豆根导致的不良事件。由于山豆根与北豆根名称相似,老百姓容易混淆,一旦误服容易出现毒副作用。

3、鹅不食草:有发散风寒,通鼻窍之功效。对于鼻塞者,可以用鹅不食草适量捣敷;或捣烂塞鼻;或研末畜鼻,有很好的通鼻窍作用。

这十种中药,用好是良药,没用好是“毒”药

然而,鹅不食草一般不用来煎汤或冲水内服,因为口服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胃痛、上腹部烧灼感等消化道不良反应,因此,应避免擅自使用鹅不食草口服用。

4、木通:关木通含有马兜铃酸,马兜铃酸有极强的肾毒性,并可能致癌。由于龙胆泻肝丸事件,因此现在关木通被禁用于中药制剂,而川木通却属于毛茛科,不含马兜铃酸,则可以使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还有土青木香、广防己、马兜铃、天仙藤等,值得注意。

这十种中药,用好是良药,没用好是“毒”药

细辛作为一个解表药材,在临床使用上非常多,细辛属于马兜铃科药材,与广防己和关木通为同一科药材来源。有研究表明细辛地上部分含有一定量的马兜铃酸类,而地下部分仅有痕量的马兜铃酸类。因此,现在将细辛的入药部位改成了地下部分入药,成为了一个根类药材,低剂量的细辛是安全的。

5、何首乌:何首乌导致肝中毒的事件屡有发生,有人因减肥、乌发等使用盲目大剂量使用何首乌,导致严重肝损害;也有患者因服用含何首乌的中成药如首乌片、养血生发胶囊、润燥止痒胶囊等后导致肝损害的报道。

这十种中药,用好是良药,没用好是“毒”药

而何首乌经炮制后毒性大大降低,所以现有的中成药基本使用的是制何首乌,即使如此,也应警惕肝损的可能。何首乌导致肝损的个体差异大,对于极少数的易感人群,何首乌使用剂量越大,疗程越长,发生肝损的风险越大。

6、土三七:土三七也称菊三七,临床上用来治疗骨关节疾病,止痛,散瘀等,其导致肝毒性的物质正是吡咯里西啶代谢后的产物,由于其肝毒性,因此,通常只用于捣烂外敷,不用于口服。

土三七与三七一字之差,容易混淆,据报道,家住安徽黄山的47岁的刘先生(化姓),因外伤导致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听人说三七可消肿散淤、缓解疼痛,刘先生将家中种植的“土三七”当作“三七”打磨成粉后自行服用。吃了大半个月后,刘先生常常感觉肚子发胀,小便也变少了,到医院被诊断为“肝小静脉闭塞症”,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

这十种中药,用好是良药,没用好是“毒”药

7、草乌:一患者家中备有草乌,一次错把草乌粉当田七粉服用,引起乌头碱中毒,出现严重心律失常。

这十种中药,用好是良药,没用好是“毒”药

乌头碱是存在于川乌、草乌、附子等植物中的主要有毒成份,纯乌头碱0.2mg即可中毒,3-5mg可致死。它主要使迷走神经兴奋,对周围神经损害,中毒症状以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症状。民间常用草乌,川乌等植物泡制药酒,治疗风湿及跌打损伤。但它具有毒性,使用不当足以致命。

8、香加皮:具有祛风湿,强筋骨。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软、下肢浮肿。香加皮有毒,常规用量为3~6g,服用过量可引起中毒。中毒症状有恶心呕吐,头昏头晕,心动过缓,继则出现心律紊乱,昏厥,抽搐、冷汗、严重可致循环衰竭。而香加皮(北五加)与五加皮(南五加)容易混淆,需要注意区分。

这十种中药,用好是良药,没用好是“毒”药

9、牵牛子:牵牛子有泻水通便,消痰涤饮的作用,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牵牛子常规用量为3~6g,如果长期或过量服用牵牛子,可能会造成胃肠道不适,还可能刺激肾脏,引起血尿,重者尚可损及神经系统,发生语言障碍、昏迷、幻觉等。

这十种中药,用好是良药,没用好是“毒”药

10、砒霜:砒霜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三氧化二砷对于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具有生长抑制功效,被应用于肿瘤疾病临床治疗中。临床主要应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肝癌、乳腺癌、肺癌、鼻咽癌、多发性骨髓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哮喘和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这十种中药,用好是良药,没用好是“毒”药

然而三氧化二砷的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极为接近,口服5-50mg 即可中毒,致死量 60-200mg。其毒性是由于砷对体内酶蛋白的巯基具有特殊的亲和力,使其失去活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导致细胞死亡。急性砒霜中毒者大多在24小时内死亡,患者结膜充血、鼻及口腔黏膜充血、水肿,或糜烂出血,即所谓“七窍出血”。 患者大多死于肝、肾功能衰竭和呼吸麻痹。

我国食药监总局要求注明的有毒中药成分包括28种,分别是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蟊、红娘虫、青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闹羊花、生天仙子、雪上一支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鹅不食草   马兜铃   山豆根   草乌   中药   乌头   细辛   附子   巴豆   何首乌   砒霜   牵牛   剂量   中成药   毒性   良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