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家长的痛彻感悟:高分依然是王道,你敢给孩子减负吗?

为了给学生减负,这些年国家可谓煞费苦心。先是要求减少作业的布置,每个年级直接给出了家庭作业完成具体时间数;再是减少考试次数,严禁学校组织各种联考或月考,考试成绩更是不得公布或宣传。

一位家长的痛彻感悟:高分依然是王道,你敢给孩子减负吗?

近日更是落地了“双减”政策,打击了校外培训机构,限制了学生校外培训的时间,让广大家长觉得孩子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

是呀,没有了繁重的作业,没有了无休止的考试,没有了众多的培训班,我们的孩子不是应该快乐地享受校园学习生活吗?这不是我们每一个家长所希望的吗?

一位家长的痛彻感悟:高分依然是王道,你敢给孩子减负吗?

理应如此!如果放在以前,我会毫不犹豫地为这些做法点赞,可亲身经历了一次孩子的小升初过程,我却深深地感悟到,学生之间竞争是多么激烈,有些负真的不能减。

下面我来说一说自己的亲身经历:

女儿今年六年级了,在我们镇中心小学就读。虽然也算努力,但成绩在班级里并不突出,常常排名在20名左右(全班60多人)。

我是一个比较佛系的人,在学习从不逼迫孩子。看到女儿每次写作业到晚上10点多,总是劝她早点睡,写不完就算了(有时还会帮女儿撒谎)。

一位家长的痛彻感悟:高分依然是王道,你敢给孩子减负吗?

每逢星期天,看到孩子总是有做不完的试卷,背不完的课文,我也曾不止一次埋怨:作业这么多,这不是与国家的减负政策相违背吗?至于补习班,完全尊重了孩子的意愿,不愿去就不报。

也许是我的态度影响了女儿,她的成绩一直在原地徘徊。我觉得孩子已经很辛苦了,尽力就好。

临近期末,家长群里开始有人讨论孩子的升学问题。镇里的中学教学质量一般,口碑也不甚好,很多家长打听到市里面的一些中学会偷偷地在乡镇招生,到时候孩子去考一考,也许是一个好机会。

关系到孩子的学业前途,我自然不敢放松。6月12日第一次带着女儿参加了市里一所中学的招生考试。人家的效率很高,第二天成绩就出来,女儿没有过录线。她们班一起去的同学里有9名被录取了。

一位家长的痛彻感悟:高分依然是王道,你敢给孩子减负吗?

虽然有点泄气,但想着还有机会,于是6月20日带着孩子又一次参加了另一所中学的考试。这次参加考试的人真多,学校门口挤满了送学生的家长。我的心里忍不住为女儿担心起来,她能竞争过别人吗?

结果令人失望,这次依然没有录取。看着一起来考试的同学又有不少榜上有名,我第一次有点后悔,觉得平时对女儿管得太松了,也许她要是再刻苦些应该能考上的。

这两次考试对女儿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我更是发愁孩子的出路,难道只能在镇上就读了(好学生走了,差生太多,镇里中学的教风学风都很受影响)。

一位家长的痛彻感悟:高分依然是王道,你敢给孩子减负吗?


很快来到了7月,我又打听到县里的中学也会招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就看学生的毕业统考成绩。一中的录取分数线是语数成绩总分在190分,二中的录取线在185分。我的心又悬了起来。

焦急地盼着,直到7月21日小升初成绩终于公布了,女儿语数总分186,我悬着的一颗心才终于落在了地上。

这两个月,亲身经历了女儿小升初的过程,让我更真切地感受到:好学校录取只看成绩,高分依然是王道。只要这个规则不改变,你敢给孩子减负吗?

一位家长的痛彻感悟:高分依然是王道,你敢给孩子减负吗?

其实不光是小升初,中招更是竞争激烈,成绩不行,连高中都没地方读了。今年一些重点高中的录取线竟然达到640以上,想想多么骇人。

成绩依然是那么重要,孩子的竞争还是那么激烈,所以国家的减负政策我们要拥护,但想想可以,具体减到多少心中要有底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家长   作业   校外   总分   市里   王道   激烈   女儿   成绩   竞争   孩子   政策   中学   国家   考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