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在学习上总和父母讲条件,别着急,这3招可让孩子服管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不少家长发现孩子不再像小学阶段那样易接受管教,尤其是在学习方面,很多时候爱和父母讲条件。每当遇到孩子总爱说说讲讲时,脾气急躁的家长就容易和孩子发火,结果非但没有让孩子按要求去完成学习任务,反而闹的非常不愉快。

大凡是爱和家长在学习上讲条件的青春期孩子,往往在班上的学习成绩大都处于中等或以下水平。看到孩子成绩上不去,家长就更担心了,非常着急孩子以这样的方式学习考不上好的高中怎么办。尽管家长很无奈,可是孩子却完全无视父母的焦虑,照旧是老样子。

该怎样改变孩子爱和父母讲条件的坏毛病呢?家长必须要先把孩子在学习上爱讲条件的现象做以总结,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方法去正管教。千万别盲目和孩子过多回应孩子讲条件现象,否则,只能处于被动局面。

青春期孩子在学习上总和父母讲条件,别着急,这3招可让孩子服管

一、青春期孩子在学习上和父母讲条件面面观。

1、手机不离手,家长要求放下,孩子和父母讲条件。

现在不管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普遍都有自己的手机。尽管很多学校严禁孩子将手机带入学校,但是只要回到家里,孩子手机不离手的现象,更为普遍。当家长想让孩子放下手机去安心学习时,你再看孩子,往往会和父母讲条件,再多让我玩一会儿。对于孩子来说,一会儿到底是多长时间,几乎没有底线。家长催促一次,孩子应付一次,直到家长忍无可忍和孩子大发雷霆时,孩子才有可能放下,或者干脆带着手机去写作业。而在写作业过程中,仍然是写一会作业玩一会儿手机,让家长无可奈何。

青春期孩子在学习上总和父母讲条件,别着急,这3招可让孩子服管

2、写作业磨蹭拖拉,家长督促时,孩子和父母讲条件。

不少青春期孩子家长反映,每天一到孩子写作业的时间,总会发现他们在干一些无关的事,家长一督促孩子放下手里的事赶紧去写作业,只见孩子嘴里应和着,但是照旧自顾自。家长再次催促时,孩子便会和家长讲条件。如有的孩子会拿写完作业后多玩一会手机来做为条件交换,有的孩子会把写作业时间随意变更,甚至是以牺牲正常睡觉时间来和父母做为条件交换。还有的孩子在被催促烦了时,会拿父母身上的不良习惯来反击,如说你们都整天抱着手机不撒手,干嘛要逼我放下啊。这样一来搞的家长很难堪,实在找不到理由可以让孩子赶紧去写作业学习了。

青春期孩子在学习上总和父母讲条件,别着急,这3招可让孩子服管

3、对作业中的错误不愿意订正,父母检查时,孩子爱讲条件。

有不少青春期孩子不愿意订正作业中的错误,这已经成为家常便饭的事了,当父母检查他们的作业时,常能看到他们持反感态度。如果你很不耐烦地说,学习上我的事,你少干涉。如果说自己因为不会做才错了,把手机给我,我要上网查资料。事实上他们哪是查资料,大都在网上查题的答案。对于家长来说,如果不具备辅导初高中生孩子作业的能力,只要被动答应孩子的条件。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凡是在初中就有这样不良学习习惯的孩子,考上重点高中的可能很小,甚至连普高都难考上。

青春期孩子在学习上总和父母讲条件,别着急,这3招可让孩子服管

4、孩子成绩有进步,父母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孩子和父母讲条件。

有些青春期孩子特别聪明,只要稍稍努力,就能看到成绩的进步。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每当看到孩子成绩进步了,自然是喜不自胜,肯定要表扬孩子一番。可是当家长鼓励孩子继续加油努力时,孩子马上就会和家长讲条件,如说我下次考试如果有进步,你要奖励我什么什么。有些家长为了博取孩子的欢心,以期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还真就答应了。可是这样一来,反而会惯出孩子拿物质奖励交换成绩的坏习惯。

青春期孩子在学习上总和父母讲条件,别着急,这3招可让孩子服管

5、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家长指正时,孩子爱讲条件。

孩子进入初中以后,不少家长发现孩子书写越来越差,在小学阶段还能够按老师的要求认真书写,可是到了初中后,字便写的越来越潦草。每当家长发现孩子书写不像样子时,便会指正,要求孩子好好写字,可是孩子却说作业那么多,那么累,我也想好,要不你让老师给我少布置点作业。不管家长怎样讲,孩子反正有很多理由和你说说讲讲。最终让家长只能随孩子去了,写成啥样算啥样吧,只要能完成作业就行。

青春期孩子在学习上总和父母讲条件,别着急,这3招可让孩子服管

二、青春期孩子在学习上和家长总爱讲条件的原因。

1、从儿童期便养成懒散的生活习惯,到了青春期后在学习中反应更明显。

由于不少家长不懂家庭教育,在孩子儿童期就不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结果就导致孩子们除了学习之外,就剩下玩儿了。也恰是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忽略培养孩子基本生活独立能力,结果家长就成了孩子的保姆,而把孩子惯成小公主或小少爷。试想,孩子在养尊处优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进入青春期后自然就更懒散了。

2、青春期孩子自我意识更突出,抓住父母渴望好成绩求着他们学的软肋。

青春期孩子之所以爱和父母讲条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抓住了父母渴望孩子并且是求着孩子学习的软肋。凡事就怕被动,对于家长来说,可能从孩子小学阶段你就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但你却不反思自己,就这样过一天算一天,直到孩子进入初中后,自我意识更突出,叛逆心理也更严重时,家长想扭转孩子在学习上面的消极态度,可以说非常之难,有些甚至是无法扭转。

青春期孩子在学习上总和父母讲条件,别着急,这3招可让孩子服管

3、青春期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出现认知错误,谁管得严,认为谁妨碍他们自由。

为什么不少青春期孩子对学习的态度那般消极呢?最根本原因是对学习态度出现了认知错误,他们明知道是在给自己学习,但却反感父母的严格管教。每当父母监督管理孩子写作业时,对孩子们来说,却错误地认为是在干涉他们的自由。不服管教成为常态时,就会出现家长越管,孩子越逆反的现象。

4、青春期孩子自控力进一步下降,父母催促其学习时方法不当,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寒石冷月接触过很多智力发展很出色,但是在学习方面自控力却非常差的初高中生,如果家长能够重视家庭教育,在管教方面讲究方法,往往还能够在孩子初中阶段重新培养孩子积极的生活与学习态度。但反之,如果家长的耐心被耗尽,心态失衡后,想管教好自控力呈下降态势的青春期孩子,恐怕很难。尤其在监督与管理孩子学习时,不讲究方法,极容易产生亲子矛盾与冲突。

青春期孩子在学习上总和父母讲条件,别着急,这3招可让孩子服管

三、应对青春期孩子爱和父母在学习上讲条件的策略与技巧。

第一招:制定标准法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爱和你在学习方面讲条件时,建议你千万别随口附和孩子,否则,就会陷入一个怪圈,就是家长越想反驳孩子,孩子越变着花样对付你。那该怎样办呢?建议你采取第一招,就是制定标准法

所谓的制定标准法,其实就是关系到孩子在生活与学习方面的每一件事,家长在平时就要通过家庭会议的方式,制定统一的标准要求。请注意,这不是给孩子一个人专门制定的,而是全家人都应遵守的家庭规则。

例子:小晶妈妈看到女儿爱在学习中计时条件,于是便和老公商量后召开家庭会议,宣布了几条家规:1、今日事今日毕;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3、家庭值班制,轮流检查每一个人是否按照规范标准去完成计划内的事;4、制定奖惩规范标准,奖优罚劣,绝不迁就。在每一条家规里,都有详细的标准标准内容,如时间管理、做事的流程和方法等。随着标准的实施,小晶妈发现孩子讲条件的现象明显减少,最后直至消失。在总结这一进步变化时,小晶妈非常感慨地说:“原来青春期孩子爱和父母讲条件,竟然是因为在我们家庭里没有家规,更没有做事规范标准造成的。也正是因为没有这些,才造成孩子不知道如何按规范去做,家长也不按规范去监督与检查。”

青春期孩子在学习上总和父母讲条件,别着急,这3招可让孩子服管

第二招:坚持原则

请家长注意,第一招是基础,也是构建良好亲子关系的根本所在,尤其对青春期孩子管教过程中,如果能够打好这个基础,才能实施第二招,即坚持原则。很多青春期孩子父母恰恰在这方面最为缺乏,因为没有原则,再加上求着孩子学习,甚至担心孩子逆反偏激出现危险性行为,结果往往是不断迁就孩子,这就更使孩子无底线地和父母讲条件。

在寒石冷月做多例青春期孩子案件跟踪指导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凡是能够坚持原则的家长,并能够坚持每周或半个月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几乎每一个有问题的青春期孩子都会慢慢改变。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家长坚持了育儿原则,认真落实了自己的管教职责,并且在榜样作用上率先垂范,才使家庭生活秩序得以建立,从而为孩子建立起稳定的生活与学习秩序。反之,不能坚持原则的家长,几乎无一便能解决孩子问题。

例子:小鹏是一名初二男生,从初一开始,父母就发现儿子总爱在学习上讲条件。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过程中,他们就发现了自己在管教方面犯了忌讳,那就是总爱应和孩子讲条件这一不良习惯。当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后,就把制定规范标准放在首位,接着建立起家庭会议制度,当家长坚持原则在先,鼓励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管理在其后,他们发现孩子不像原来那样总是一门心思放在玩上面。家庭责任感的提升竟然是因为孩子参与了家务事,能够帮助父母去分担。当小鹏经常被父母肯定与表扬时,孩子读懂了父母感激之情,于是家庭亲情日渐浓厚,家庭氛围日渐温馨。

青春期孩子在学习上总和父母讲条件,别着急,这3招可让孩子服管

第三招:选择法

通过上面两招的落实,基本上可以改变原来因为家有青春期孩子秩序混乱的局面,但这也基础工程,如果家长想让孩子有更积极的生活与学习态度,并且不断提高时间管理的意识,从而提高自控力。家长可以考虑应用选择法,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有做事的选择权。

所谓选择法就是基于家庭民主的基础之上,让孩子把每天要做的事自主排序,在家长的引导与鼓励之下,激发孩子做事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孩子做事的效率。当孩子学会了合理选择与安排做事时间后,会发现自己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这就避免了以前那种因为想获得自由,想获得属于自己做事空间,而与父母不断讲条件的尴尬现象。

例子:小宇是一个初三男生,在进入初一后,妈妈发现儿子青春期叛逆行为越来越常见,就如刺猬一般。看到在小学阶段一直是小学霸的儿子,因为青春期叛逆而导致学业成绩不断下降,妈妈非常焦虑。后来她发现原来自己忽略了家庭教育,这才开始加强学习。通过构建民主家庭,改善管教的方式,融洽与儿子的信任关系,赋予孩子家庭责任,到了小宇初二时,妈妈发现儿子变了,变得生活与学习态度都逐渐积极起来。

而到了初三时,儿子已经完成进入独立管理自己所有事的新阶段。回顾孩子这两年多的变化,小宇妈最大的感慨就是,如果家长学习育儿知识,就会成为不懂家庭教育父母,仅靠学校教育根本解决不了构建青春期孩子内心秩序感和责任感的问题。

也恰是因为将家庭规范标准和坚持原则落实到位,同时给儿子选择合理安排做事和学习的权利,多与孩子算时间账,才让孩子明白原因时间是自己的,怎样成为时间管理高手,恰是成为优秀者的必备能力。当积极的家庭教育成为常态时,青春期孩子才会越来越自觉,越来越主动做自我管理,从而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同时家长也一样,孩子越独立,父母越省心。

青春期孩子在学习上总和父母讲条件,别着急,这3招可让孩子服管

结束语:写到这里,本篇文章就结束了,对于爱学习的青春期孩子家长来说,可能你很快就领悟到自己以往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并能够及时做改正。但对于平时极少学习和思考的家长来说,可能会遇到瓶颈,那就是如何突破自我。请家长们谨记,想教育好青春期孩子,父母如果不突破自我,不在孩子面前塑造全新的形象,你肯定很难获得孩子的信任与尊重。对于孩子还没有进入青春期的家长,更要重视在孩子儿童期的家庭教育,如果能够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就培养出好习惯好品质,以后你们会更加轻松,孩子会更出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青春期   父母   条件   孩子   坚持原则   作业   总和   家庭教育   儿子   态度   家长   发现   家庭   时间   标准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