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坎上坎下泾渭分明,突破孩子对老师敬畏感下降,方才能进步

一个孩子在整个小学期间的成长变化非常有规律性,一二年级孩子在学校里易接受老师的管理,对老师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敬畏感。而到了三年级后,由于学业成绩出现分化现象,孩子们对老师的态度也随之出现变化,学业成绩优秀的孩子一如既往遵守纪律,尊重老师,在被欣赏中不断保持优秀,而学业成绩下滑的孩子,注意力开始分散,从专注于听课学习中转向无目的玩耍。

四年级坎上坎下泾渭分明,突破孩子对老师敬畏感下降,方才能进步

真正让小学老师感觉到管理和教育有难度的一年从四年级悄然开始,由于全班孩子学业成绩整体下降,仍然保持优秀的人数锐减,而中等成绩人数大幅度增加,不及格成绩的孩子明显要比三年级时多不少,这就使老师教学与管理受到新挑战。

有不少教学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一个孩子到了四年级,如果出现对老师敬畏感下降,必然会出现纪律感下降,而纪律意识变差的同时,又使班级秩序进一步变混乱,想管理好四年级特别考验老师的耐心和能力。”

有不少四年级孩子家长也感同身受,他们发现孩子在这一年度里突然变得特别疲沓,不服父母管教的现象明显增加。很多家长特别忧心,他们不知道如果照目前这种态势发展下去,孩子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如何教育好四年级孩子,就成了摆在学校老师和家长面前的一道难题。从今天开始,寒石冷月老师将开启四年级孩子教育系列专题,本篇文章的主题,我们就针对四年级孩子对老师敬畏感下降开始,通过分析孩子们的心理特征,让老师和家长们读懂四年级孩子,而后才能有针对性管理和教育。

四年级坎上坎下泾渭分明,突破孩子对老师敬畏感下降,方才能进步

一、学生对老师敬畏感的产生和发展变化,老师和家长们必须要清楚。

在解释敬畏感这个词的意思时,必须要先理解敬畏一词的含义。敬畏从字面来看,可以拆分再组合,“敬”,可以是尊敬、敬仰、敬爱、敬重、敬佩、恭敬等,“畏”,可以是畏惧、无畏、畏缩、畏忌、畏难等。

如果把“敬”和“畏”组合在一起,你会发现不管怎么搭配,都会有情感包含在其中,简单点说是又敬又怕,或者是又敬又无所谓,是不是有点矛盾?也恰是四年级孩子个性特点已经很鲜明,加之遇到能力和师德品质不同的老师,以及有综合素质各有不同的家长,才导致一个孩子受到不同的学校和家庭教育,而这恰是孩子对老师们情感态度有很大差异性原因所在。

如果学校老师和家长们能抓住四年级孩子“敬畏感”的变化趋势,在对孩子进行管理和教育时,则容易着手。因为你掌握了孩子的情感世界变化,便能对症下药。

四年级坎上坎下泾渭分明,突破孩子对老师敬畏感下降,方才能进步

二、家长对老师的敬畏感持什么态度,往往深刻影响着孩子对老师的态度。

现在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化,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随着时代发展,两个群体的综合素质都呈现出差异化,就拿教师们来说,有良师,也亦有庸师。再说家长群体,自然有优秀父母,也有素质低下的父母。如果我们把不同素质的老师和不同素质的家长进行组合的话,可以组合出下面几种形式:

1、良师——优秀家长

2、良师——低素质家长

3、庸师——优秀家长

4、庸师——低素质家长

在这四种组合关系中,良师和优秀家长由于真正懂学校和家庭教育,双方共同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以人为本育人这个核心,往往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而对于庸师和低素质家长来说,由于他们皆不擅长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即教师师德一般,教学能力也平平,自然不能赢得学生们的普遍尊敬。而低素质家长也同样,由于自身道德素质较差,常把家庭教育责任推给学校老师,自然就不能从家庭里培育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习惯。

当读懂了关系模型时,我们会发现家长和老师的关系恰是以孩子为纽带,一名教师能否赢得孩子们的尊重与信任,往往会让孩子把对老师的评价带回家反馈给父母。而家长从孩子对老师的喜爱或不满中,又能对老师产生敬重或反感之情。当然家长对老师的评价远不止从孩子这里所获得的信息,还有从其他家长的口中,或者单纯拿孩子的学业成绩来评价一个老师的好与差。

只要家长偏听信了孩子对老师的负面评价,不加以调查和了解实情,便轻易下了结论认为老师不好,并当着孩子的面非议老师,就容易让孩子进一步反感老师,如此一来,四年级孩子对老师的敬畏感便这样下降了。

四年级坎上坎下泾渭分明,突破孩子对老师敬畏感下降,方才能进步

三、家长想让孩子对老师拥有敬畏感需持理性的心态,正面引导孩子。

不管是良师还是庸师,所教的班级都会有优秀的学生,只不过数量或比例不同而已。但这里却暴露出一个隐秘的问题,那就是家长的素质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只要家长能充分了解孩子的各学科老师,有针对性教育孩子去接纳不同个性和能力的老师,并从家里认真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品行习惯,就容易让孩子在学校里成为遵规守矩的好孩子。而这样的孩子恰能够保持听课学习的专注力,不易被纪律意识差的同学所同化,自然就容易拥有出色的学业成绩。

当家长发现孩子对老师有不满或反感情绪时,理性的家长往往会引导孩子说出到底因为什么事情,引起了他(她)对老师的不满。当家长弄清楚了具体原因后,会正面引导孩子,让孩子也了解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尤其是孩子知道自己在学校里以学习为主,少去关注老师身上的缺点或不足时,就容易把注意力放在专注听课和认真学习上面,而不会和同样对老师有不满情绪的同学私下交流,这样就避免了孩子受消极情绪的影响,既而影响到老师的态度,当一个孩子不受老师素质影响时,自然不会产生学习偏科现象。

通过上面的对比分析来看,我们现在清楚孩子对老师敬畏感的分化,往往取决于家长对老师的心态和育儿素养。结合我所讲的内容,家长可以用心做对比反思,看看你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家长,你平时对老师的敬畏感是否对孩子产生消极影响。

四年级坎上坎下泾渭分明,突破孩子对老师敬畏感下降,方才能进步

四、对教师而言,想保持孩子们对你的敬畏感,必须保持教养一致管教原则。

一位好老师很容易获得学生们的尊重与喜爱,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如果细总结起来会有以下这几个特点:

1、好老师有自己恒定的管理原则,不会随意放纵学生,始终重视抓班级纪律管理。

2、好老师会采取个性化跟踪教育学生的习惯,不会轻易放弃差生和爱违纪的学生。

3、好老师会给家长传递客观的信息,给家长矫正孩子不良习惯的建议和方法。

4、好老师会针对学生学习特点和能力,给家长提出在家庭教育建议,让家长知道怎样做。

5、好老师常会把肯定、鼓励和欣赏作为激励学生的手段,以唤醒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6、好老师不会随意在课堂上批评学生,发现问题后会私下单独教育,这是赢得学生尊重的根本。

7、好老师往往心态平和,不急不躁,面对经常违反纪律的同学不怒自威,在课堂纪律管理方面往往有自己独特的做法。

如果家长们想让孩子对老师产生敬畏感,则可以结合上面这七个特点对孩子进行引导,让孩子在评价老师时有客观的依据,从而清楚老师能力到底如何,从而避免盲目评价老师,或者随意对老师产生不满情绪。只要家长确实能做到正面引导,不带消极情绪教育孩子,并且能够与老师建立友好的家校往来关系,一般来说,都可以确保孩子对老师产生心理敬畏感,这对于孩子在学校里遵守纪律,专注听课,取得好成绩自然有很大的帮助。

四年级坎上坎下泾渭分明,突破孩子对老师敬畏感下降,方才能进步

五、面对四年级孩子坎上坎下泾渭分明的现象,需要家校共同努力,尤其是家长不能因为孩子难于管教就有沮丧感,甚至是放弃孩子。

由于老师面对一个班学生时是一对多的管教模式,而家长对孩子则是一对一的管教模式,如果孩子到了四年级时,突然出现学业成绩快速下滑,遵守纪律意识差,不服老师管教等现象时,家长必须要有心理危机感了,因为此时你再无作为,极有可能让孩子一生的学业就此毁掉,那么家长该怎样做呢?

1、家长需要深刻反省你对孩子家庭教育的质量。在很多家庭里,家长们由于不重视家庭教育,必然会出现家长不爱学习育儿知识,不对孩子进行好习惯好品质的培养。而到了四年级时,如果家长还没有重视对孩子进行好习惯培养,必然会让孩子坏习惯表现的特别明显。我们都知道坏习惯是孩子学业的杀手,从而开始重新培养好习惯还有机会,用心的话一年就可以初见效果。

四年级坎上坎下泾渭分明,突破孩子对老师敬畏感下降,方才能进步

2、家长需要针对孩子学业成绩进行客观评价分析。很多到四年级成绩就开始迅速下滑的孩子,除了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没有重视培养。如孩子视觉、听觉和思维专注力缺乏培养的话,必然会让孩子课堂上学习效率很低,而四年级课堂难度又进一步加大,当孩子听不懂课,必然会不断退步,并不断产生学习畏难情绪。因此,家长需要对孩子学业成绩进行客观评价分析,清楚孩子到底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才能有目标地着手去实施补弱。

3、家长必须要克服拿成绩来衡量孩子好与差的错误观念。有相当多的家长常把孩子学业成绩当成是唯一评价指标,当孩子成绩不错时,就沾沾自喜;而当孩子成绩不如意时,就会对孩子产生不满。当家长的情绪被孩子学业成绩不断牵动着变化时,就会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即爸爸妈妈只喜欢学习好的他(她),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就很容易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尤其是被批评或责罚之后,会让孩子沮丧感特别强,而这也恰是孩子学习动力不断消失的关键所在。因此,家长必须要克服拿成绩来衡量孩子好与差的错误观念,否则,你会把孩子最宝贵的品质与习惯养成教育忽视,这可是对孩子一生都不利啊。

四年级坎上坎下泾渭分明,突破孩子对老师敬畏感下降,方才能进步

结束语:以敬畏感为主题写一篇教育类文章,着实有难度。但是对于悟性强的家长或老师来说,其实理解起来并不难,因为你们平时就有自己的思考。今天寒石冷月结合敬畏感这个主题展开讨论后,希望能对家长和老师们有所启迪。尤其是正在读四年级的孩子家长们,假如你孩子正处于学业上升的困难期,管教起来比较棘手,必须要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知识学习了。否则,你大脑空空,拿什么帮助孩子把颓势扭转呢?但我坚信你不会轻信就服输,你会用自强来证明自己是一个高度负责的好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敬畏   四年级   老师   孩子   组合   良师   泾渭分明   家庭教育   纪律   学业   素质   家长   习惯   成绩   评价   优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