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抗战


察哈尔抗战

察哈尔,北接蒙古,南邻山西、河北,东面是东三省,西是绥远省,首府张家口​‍‌‍​‍‌‍‌‍​‍​‍‌‍​‍‌‍​‍​‍‌‍​‍‌​‍​‍​‍‌‍​‍​‍​‍‌‍‌‍‌‍‌‍​‍‌‍​‍​​‍​‍​‍​‍​‍​‍​‍‌‍​‍‌‍​‍‌‍‌‍‌‍​。

长城抗战期间,察哈尔省兵力空虚​‍‌‍​‍‌‍‌‍​‍​‍‌‍​‍‌‍​‍​‍‌‍​‍‌​‍​‍​‍‌‍​‍​‍​‍‌‍‌‍‌‍‌‍​‍‌‍​‍​​‍​‍​‍​‍​‍​‍​‍‌‍​‍‌‍​‍‌‍‌‍‌‍​。 日方也不断在察蒙边界蠢蠢欲动​‍‌‍​‍‌‍‌‍​‍​‍‌‍​‍‌‍​‍​‍‌‍​‍‌​‍​‍​‍‌‍​‍​‍​‍‌‍‌‍‌‍‌‍​‍‌‍​‍​​‍​‍​‍​‍​‍​‍​‍‌‍​‍‌‍​‍‌‍‌‍‌‍​。 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刻,国民党中以冯玉祥为首的一批爱国将领,不满意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希望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有的甚至主张放弃反共立场,与共产党合作,共同抗日。

早在“九一八”事变前夕,冯玉祥就与中共北方组织建立了联系。 “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主张抗战,并不断抨击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1932年10月9日,他由泰山到达张家口,开始了抗战的准备活动。 他拒绝了蒋介石的多次电请,坚定地在张家口组织抗日武装。

1932年底到1933年初,热河、华北局势急剧恶化,察哈尔省受到日本侵略者的严重威胁。 冯玉祥决心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集合各方抗日力量,组织抗日同盟军,相机发动察省抗战。

冯玉祥准备抗日的行动,得到了察哈尔民众和全国各方面的支持。 察省广大民众强烈要求武装起来,保卫乡土。 1933年5月初,察哈尔各县代表大会在省府开会,推举汉、蒙民族代表乔嗜冰等4人到北平向军分会请愿,要求派兵抗日,收复失地。 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当局先后致电冯玉祥表示支持; 上海、北平、天津等城市及各地抗日救亡团体也纷纷电冯,促请早日实现抗日。 5月7日,冯玉祥分别函复各地,并于9日在《大公报》上公开答复各民众团体,重申他抗日救亡的志愿和决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与发动,组建抗日同盟军的条件业已成熟。 在盘踞多伦的日伪军南侵,沽源不守的形势下,冯玉祥于1933年5月24日主持召开了有中共代表参加的各方军事首领会议,决定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26日,在张家口举行“察哈尔省民众御侮救亡大会”,正式宣布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一致公推冯玉祥为同盟军总司令。 随后,冯玉祥先后公布了民众抗日同盟军总司令部的组成人员和编制序列。 总司令为冯玉祥,总参谋长为邱山宁。 下辖:方振武的抗日救国军所属两个军4个师,吉鸿昌的第2军4个师,佟麟阁的第1军4个师,阮玄武的第5军两个师,张凌云的第6军两个师,李忠义的第16军3个师,黄守中的第18军5个师,邓文的第5路军4个师,孙良诚的骑兵挺进军两个军,张砺生的察哈尔自卫军3个师,蒙古军3个军,以及同盟军直属部队,共约10万人。

民众抗日同盟军的成立,使全国人民的抗战精神为之振奋。

北平、天津、上海、河北、山东、广州、武汉等地抗日团体和爱国人士,纷纷致电冯玉祥,声援同盟军。 中国共产党特从平津地区选派优秀干部,到察哈尔参加抗日爱国斗争。 中共张家口特委成立了前敌委员会,领导群众斗争。 一场生机勃勃的抗日救国斗争,在察哈尔省广泛地开展起来。

这时,日军继续扩大对察东的侵略。 日军骑兵第4旅和伪军张海鹏、崔兴武等部在侵占多伦、沽源等地后,准备分两路侵犯张家口:一路由多伦西侵宝昌、康保,再南下张北,逼向张家口; 一路由沽源进犯独石口、赤城,继而西侵张家口。 6月1日,日军开始轰炸独石口,4日陷宝昌,8日占康保,张北危急,张家口震动。 冯玉祥急调第6、第16军和自卫军等部驰赴张北防御。 方振武调抗日救国军一部到独石口应战。 何应钦闻讯,数度派人劝冯玉祥取消抗日同盟军的名义,停止抗日的军事行动。 冯玉祥给予严厉驳斥。

6月15日,冯玉祥在张家口召开同盟军第一次军民代表大会。 大会决定组织抗日同盟军军事委员会,作为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关,负责处理同盟军的军事、政治、财政、外交等重大事务。 会议选举军事委员35人,候补军事委员29人。 尔后,由军事委员会互推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宣侠父、张慕陶等11人组成常务委员会,徐惟烈任秘书长,冯玉祥为常务委员会主席兼总司令主席。

同盟军军事委员会成立后,组织了收复察东的战役。 为打好这一仗,冯玉祥调集方振武的救国军、吉鸿昌的第2军、邓文的第5军、张凌云的第6军、李忠义的第16军等部组成北路军,以方振武为前敌总司令,吉鸿昌为前敌总指挥,统一指挥作战。 北路军分成左右两路,分别由吉鸿昌和方振武兼任总指挥,于6月21日开赴张北附近待命。 共产党员掌握的第2、第5师均为这次北征的主力。 原在张北的察哈尔自卫军张砺生部及其他地方武装亦配合行动。

6月22日,张砺生部首战康保,经过3个小时的战斗,收复康保。 23日,同盟军兵分两路:左路军吉鸿昌、邓文、张凌云、张砺生部进击宝昌; 右路军李忠义部直趋沽源。 沽源伪军刘桂棠部于26日通电反正,使伪军张海鹏之一部陷于孤立,同盟军击退该部,收复沽源。 7月1日,左路军在宝昌外围痛击伪军张海鹏、崔兴武等部。 伪军遭打击后东逃多伦,宝昌又告收复。 同盟军完全收复察东三县后,又乘胜发起多伦战斗。

多伦为察东重镇,既是冀、热、察、蒙之间的交通枢纽,又是塞外的商业中心和军事要地,由日军骑兵第四旅和伪军一部固守。

4日,吉鸿昌在大榆树沟主持军事会议,决定集中4个师,采取先发制人的方针,一举攻克多伦​‍‌‍​‍‌‍‌‍​‍​‍‌‍​‍‌‍​‍​‍‌‍​‍‌​‍​‍​‍‌‍​‍​‍​‍‌‍‌‍‌‍‌‍​‍‌‍​‍​​‍​‍​‍​‍​‍​‍​‍‌‍​‍‌‍​‍‌‍‌‍‌‍​。 7月23日,同盟军分路向多伦发动进攻。 日伪军凭借工事与火力,拼命抵抗,攻城部队奋勇冲击。

12日晨1时,吉鸿昌利用夜色再次组织猛攻。 当攻城部队接近城垣时,潜入城内的部队立即鸣枪响应。 同盟军乘势从北、西、南三门攻入城内。 经过3个小时的巷战,日伪军残部从东门逃窜。 至此,失守72天的多伦遂告收复,察东四县全归同盟军之手,成为九一八以来中国军队首次从日伪军手中收复失地之举。 在察东战役中同盟军歼灭日伪军1000余名,自己伤亡1600余人。

南京政府得知同盟军收复多伦的消息,决定一方面派部队进入察省,一方面对同盟军分化瓦解。 从7月9日起,庞炳勋、冯钦哉等部进驻沙城、怀来,王以哲、徐廷瑶等部进驻平绥路沿线,傅作义所部由绥远沿平绥铁路向察省逼进。 冯玉祥被迫采取一面抵抗日伪军,一面阻止中央军入察的对策,调吉鸿昌、方振武等部回驻张北、宣化,由刘桂棠部防守多伦到独石口之线,孙良城部进驻宣化辛庄子,与中央军形成对峙局面。

这时,日本驻北平使馆武官柴山,为同盟军收复多伦走访何应钦,提出此事违反塘沽停战协定。 同时,日伪军两万余人向察哈尔省推进,企图重新占领多伦、沽源等地。 日军限令冯玉祥3日内让出多伦,否则将采取军事行动。 冯玉祥下令,对敌人的进攻企图要严加戒备。 这时,何应钦又派人赴张家口劝冯。 7月28日,蒋介石、汪精卫从庐山电冯,提出勿擅立各种军政名义; 勿妨害中央边防计划; 勿滥收散军土匪; 勿引用“共匪头目,煽动赤祸”。 冯得电后,极为气愤,于30日发出通电:“吾人抗日,诚为有罪,而克服多伦,则尤罪在不赦……祥屡次宣言,一则抗战到底,一则枪口决不对内,如‘中央’严禁抗日,抗日即无异于反抗政府,则不但军事可以收束,即科我以应得之罪,亦所甘心。 ”当蒋、汪发电威逼冯玉祥时,蒋、汪政府已完成了进攻张家口的部署,对冯进行军事压迫。 于是,同盟军内部出现动摇分化。

7月30日,邓文被人暗杀,李忠义、冯占海部“自谋出路”,孙良诚称病休养。 冯玉祥在日军和国民党军包围进逼下,在内部动摇和财政困难情况下,不得不表示,如宋哲元回察,他即交出政权,离察他去。 8月6日,宋哲元动身回察,12日到张家口。 14日,冯玉祥离张家口返山东泰山。

冯玉祥出走后,同盟军大部被宋哲元收编。 唯有吉鸿昌、方振武坚决抗日,并将所部改称“抗日讨贼军”,转战于丰宁、独石口、怀柔、密云等地。 后在小汤山地区被商震、关麟征、庞炳勋等部在日军的配合夹击下消灭。 吉、方两人脱险逃出。 吉鸿昌潜入北平,转回天津。 方振武辗转到达香港。 至此,名震一时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完全瓦解。

察哈尔抗战历时近半年,它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鼓舞了全国民众的爱国热忱,激励了北方各省以至全国的抗日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察哈尔   沽源   多伦   北平   察哈尔省   张家口   前敌   张北   康保   同盟军   伪军   总司令   日军   民众   组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