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军官目睹火烧圆明园:尸体不够野狗吃,慈禧的绣花鞋太滑稽

1860年,英法联军中,有一位法国军官身份特殊,他是法国近代著名作家皮埃尔·洛蒂。他迷恋大海,从事海上工作达42年之久。

法国军官目睹火烧圆明园:尸体不够野狗吃,慈禧的绣花鞋太滑稽

因为工作原因,他走遍了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到过很多国家,其中就包括中国。

丰富的阅历源源不断地为他的创作提供素材。世界著名歌剧《蝴蝶夫人》就是由他的代表作——《菊子夫人》改编而来。

他还写了九部纪实随笔,其中有一部《北京的末日》就讲述到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一历史事件。

当时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等人已逃之夭夭,侵略者留守紫禁城,做最后的扫荡与瓜分。

皮埃尔带着随从,在法国公使馆人员的带领下,进入紫禁城。

他的上尉许诺这是一场豪华行宫游,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皮埃尔的笔下,一个荒凉似末日的紫禁城展现在我们面前。

1,紫禁城一夜

紫禁城已经人去楼空,满眼废墟,慈禧携光绪皇帝已经逃离了这个昔日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皇城。

皮埃尔进入主要街区,这里的主要通道、门口、桥梁都由欧洲或日本的警卫把守,不时还有勤务兵和国际红十字会的救护车经过。

法国公使馆的翻译带着他走进紫禁城第一道围墙,他跨过了大门,而这个大门原本是厚厚的城墙,被英国派来的印度士兵开凿出来的一个缺口。

里面的街道损坏相对小一点,但被火焰烤过,而里面的情景,皮埃尔是这样描述的:

有些地方生活着贫困的下等人,拥挤不堪,他们身上穿着羊皮袄或蓝棉布破衣服。后来看见的是一些轮廓不清的土地、灰烬、垃圾,狼群和饱餐死.人.肉的骇人的狗群混杂在一起。入夏以来,尸.体已经不能满足它们了。

法国军官目睹火烧圆明园:尸体不够野狗吃,慈禧的绣花鞋太滑稽

这种惨像已不能用凄凉形容,皮埃尔平淡的描述,却令人触目惊心。

实景描写让我们看到的不止是当时社会的水深火热的惨烈,更有西方列强高人一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然而,这段场景又何尝不是对中国当时社会与西方列强的一个影射?

跪地挨打,任人鱼肉,但这些还是不能满足他们。

进入紫禁城第二道围墙,这才是真正进入了紫禁城。皮埃尔惊讶于城内的奇景,里面不是一个城市,而是一片树林,都是上百年的大树,树林中分布着一些古老的王宫。

他把大理石石雕形容成可怕的怪兽,同行者却告诉他,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皇家园林。

这足以说明,他们知道这个园林的价值,知道这座紫禁城里奇珍异宝无数,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强取豪夺的野心。

翻译带他参观,给他介绍城内的景色,有荷花湖,有玉蝀桥,十分典雅,极具中国风情,但令皮埃尔万万没想到的是,芦苇丛中有两具已全然腐烂的尸.体,上面还漂着破衣烂衫。一个非洲警卫守在一堵墙的缺口旁,一边有只死狗,一边是散发着尸.体气味的破衣烂衫。而这里就是宫殿入口。

这个画面带来的冲击你是否能感受到?

随处可见的尸.体,这种惨像与美景形成对比,与人物的反应形成对比,弱化了死.亡带来的冲击,因为这惨像对这些西方列强来说习以为常。

进入宫殿,皮埃尔的上尉副官接待了他,他甚至对副官给他许诺的豪华行宫游十分不满。

皮埃尔或许是想表达,自己与这些野蛮人是不一样的,他们心里想的是紫禁城里的奇珍异宝,以及这些奇珍异宝马上就要落入他们的口袋。而皮埃尔却保留了一丝人性,表现出对宝物的不在乎,只想好好看风景。

真的是这样吗?

皮埃尔进宫后的晚餐吃得很糟糕。那时的紫禁城很冷,他们所有人冷得瑟瑟发抖,没有灯,只有一根从祖先祭台废墟里扒出来的一根小红蜡烛。

他是这样描述的:

宫中使用的盘碟都是用极珍贵的陶瓷制作的,呈黄色,上面有帝王的年号,与路易十五同一时代。但是,我们的葡萄酒和浑浊的水却盛放在一些不伦不类的瓶子里,瓶塞是士兵用刀雕的土豆块。瓶子里的水经过无数次煮沸,因为井里的水被尸.体污染,有可能传染疾病。

他们冒着被传染疾病的风险,留在这里,这背后是有多大的利益诱惑啊!

皇宫里依稀能看出帝王的奢华,他们脚踩着皇家黄色的地毯,厚厚的羊毛上绘着五爪的龙,景泰蓝香炉架在金色大象头上,漂亮的屏风,皇座。

原本的一切是多么豪华美好,他形容自己就像粗鲁的野蛮人闯入了仙庭。但外面却到处是废墟和尸体,一片凄惨黑暗。

皮埃尔感到害怕,三个月前,这里还是笙歌燕舞,如今却是死一般的寂静。他不想再待下去,只想赶紧钻进被窝。

上尉带他来到皇宫的一个房间,跟我们认知中古代的房间差不多,进门有屏风,地上有地毯,紫檀木雕刻的大床,褥单和枕头都用珍贵的丝绸做的,上面饰有金丝。

这种规格的配套设施,想必前主人的身份不一般吧。

果然!

皮埃尔睡觉找不到被子,只能盖士兵的羊毛被,然后随手拿了几件金色长袍搭在上面,而这长袍上绣着五爪金龙,正是皇帝的龙袍。

当时的中国作为封建帝制国家,普通老百姓连龙袍怕是碰都不敢碰,这是无上的权力与荣耀的象征,历朝历代以来多少人踏着鲜血才能黄袍加身,如今却连盖着取暖都被弃如敝履。

这是何等的悲壮、苍凉!

2,会见李鸿章

皮埃尔约好9点与李鸿章会面,李鸿章是晚清的重臣,深得光绪帝的倚重,和慈禧太后的赏识,但他晚年因为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晚节不保。

皮埃尔在非洲步兵的带领下,坐着马车出了皇城,在一个小胡同一间破烂的房屋里,见到了李鸿章。

屋里杂乱无章,室内陈设跟紫禁城里的不可同日而语,屋里大箱子、小箱子、盒子东一个,西一个。

法国军官目睹火烧圆明园:尸体不够野狗吃,慈禧的绣花鞋太滑稽

李鸿章身材高大魁梧,虽然老到需要两个仆人搀扶,但他的目光始终如炬,精气神很足。

两人寒暄了一阵,李鸿章对北京变为废墟感到很痛心。

后面的谈话,皮埃尔是这样描述的:

他随后打听我们在后宫做些什么,很有分寸地询问我们是否在那里损坏了什么。

其实李鸿章心里怎么可能不清楚,虽然紫禁城已被占领,但他手底下的探子打听这些事情还是没有难度的。

只是山河破碎,这位老人作为晚清的重臣,眼看着高楼塌,心里怎么可能不难受。

3,慈禧的绣花鞋

后来皮埃尔又来到欧洲使馆区,向法国公使告辞。然而他刚准备回程,就有人告诉他,在金水河南边的小岛上,发现了太后的宫殿,宫殿里有一张雕刻的床,地上有一双绣着蝴蝶和花的红色丝绸鞋。

皮埃尔一听,匆匆吃了饭就赶了过去。

宫殿内各种各样珍贵物品碎片散落一地,有皇家瓷器碎片、烫金漆器碎片、四脚朝天的青铜小龙。

看到这个景象,他是这样描述的:

是不是蛮夷之人已经光顾这里?哪个国家的?肯定不是法国人,不是法国士兵,因为法国士兵从未受命步入“皇城”。

这段话又有几分可信的力度?是为自己国家洗白?还是为自己接下来的行为做铺垫呢?

皮埃尔根据士兵的信息,趴在床底寻找着那双绣花鞋,在一堆手稿和华丽丝绸衣服的碎片中,他找到了想要的东西——一双红色丝绸绣花鞋。

法国军官目睹火烧圆明园:尸体不够野狗吃,慈禧的绣花鞋太滑稽

拿到鞋子,他惊叹不已,但更多的却是滑稽!

那双鞋子不是给裹脚女人准备的三寸金莲,只是一双普通的绣花鞋,但这双鞋子的跟,足有30厘米高。

这个高度怕是当代都难找,也说明慈禧是个十分讲究,十分爱美的人。

慈禧的讲究到什么程度,她沐浴一事就足以说明。她洗一次澡要用到100条毛巾。上身洗好才能洗下身,毛巾从水里捞出来后是不能再入水的。

皮埃尔为了拿走鞋子,也为了保住自己没有掠夺任何物品的清誉,思索良久。

他写道:我还从没见过这种女鞋。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把鞋带走,而不至于让路上可能碰到的哨兵或巡逻队认为我们掠夺了物品。

最后他决定让随从把鞋子藏在大衣里带走。

他煞费苦心不过是担心西方列强对他的看法,想维持自己在这些野蛮人心中的形象,尽管这些东西并不属于这些人。

但他并不感觉到一点内疚,他说他甚至想象着,如果慈禧看到这副场景,一定是第一个嘲笑他们的。

何必掩耳盗铃,美化自己。

那个法国人,他来过的,他偷走了慈禧的一双绣花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绣花鞋   法国   英法   紫禁城   光绪   慈禧   圆明园   皇城   奇珍异宝   野狗   上尉   列强   军官   宫殿   滑稽   中国   火烧   丝绸   士兵   尸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