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反鸡娃这个趋势你跟上了没?

从3月份人民日报发的一个起底各种教育乱象开始,


那么,反鸡娃这个趋势你跟上了没?


教育的变革风刮的那叫一个猛,目前剧情更到第四集,而且前几集的余热还未散去。。。


第一集:KET、PET彻底取消了?!这意味着什么?&线下机构选拔考试全部叫停。


第二集:北京公立小学延迟放学至4:30,增加活动课。作业辅导延迟至5:30。


第三集:海淀鸡娃号被扒皮,一时间“海淀”“鸡娃”这些词似乎成了“贬义词。


第四集:学前禁读令。


当然,第三集纯属政策中插的一个瓜,不关教育部的事啊。


那么,反鸡娃这个趋势你跟上了没?




那么,反鸡娃这个趋势你跟上了没?


第一集时,比较明显的风向就是:学龄前的学科培训要凉凉~


那么,反鸡娃这个趋势你跟上了没?


只是没想到,这个凉凉来的如此之快,到了第四集,“禁读令”里明确了:“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


那么,反鸡娃这个趋势你跟上了没?


这一系列组合拳下来,说实在的,大家的心情都很复杂。


那么,反鸡娃这个趋势你跟上了没?



那么,反鸡娃这个趋势你跟上了没?

很直接的一个问题就是,那还要不要给娃启蒙了?(瞧我怂的都不敢说“鸡娃”了

那么,反鸡娃这个趋势你跟上了没?


学吧,之前剧场效应太严重,不得不追随,如今风向一变,没必要追了吧~


而且,陪娃读书真的挺累人的,何必累娃累己呢?



不学吧,幼升小阶段政策变了,那中招,高考呢?万一孩子不是“间隔牛”型选手呢?



间隔牛:小学初中可能是普通孩子,高中奋起直追,变成牛娃。


一直牛:从小一直牛到大。(现在大多数高中阶段的牛娃都属于这一种)



那么,反鸡娃这个趋势你跟上了没?


对于幼升小阶段的家长,问题也十分明显:幼小衔接还有必要上吗?


没必要!


一来机构和学校不允许办幼小衔接班,甚至幼儿园大班流失的学生园方是要通报流失原因和学生去向的


二来这次政策也明确了小学一年级上半学期是过渡期,让幼儿园的孩子逐渐适应小学生活。


所以没有必要努着劲上幼小衔接了。


但不上幼小衔接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准备,比如孩子心理上的准备和思想上的准备


我随机贴一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们来看看专家们对于学龄前孩子在各方面发展有什么建议和标准。


情绪上:


那么,反鸡娃这个趋势你跟上了没?


精细动作能力上:


那么,反鸡娃这个趋势你跟上了没?


表达上:


那么,反鸡娃这个趋势你跟上了没?


好奇心上:


那么,反鸡娃这个趋势你跟上了没?


数学上:


那么,反鸡娃这个趋势你跟上了没?


以上我只是挑了部分内容,当然,这些能力不仅仅是家庭需要关注的点,更是幼儿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点


而这次的政策会不会加剧教育资源的进一步不公平,以及会不会兴起“私教”行业,我们不得而知,但根据近一年来政策的变化速度和力度,对教育局还是可以有信心的


总之,这次的一系列政策,本质上是禁止和不建议儿童的各种竞赛和内卷,让每个孩子能正常按照自身的生长规律去健康成长


而不是号召大家Don't鸡娃,去放养吧!


学科知识可以不学,但带孩子认识这个世界,是家长推脱不了的责任。





那么,反鸡娃这个趋势你跟上了没?



对于这些政策,我是打心眼里支持的。


我们家对于果果的培养主要就俩字:自立


自己能安排自己的生活,自己愿意主动成长,自己有好奇心去探索未知的事情,过好幸福的一生。


相信大部分家长对孩子也都有这样的期许,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又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


比如果果今年幼升小,这次政策之前,为了稳妥,我们是准备上对口的公立。


但这些年的学龄前启蒙,我们家一直着重在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而有这样理念的学校,一般都是民办双语和国际化学校。


我们也更希望果果在进入小学之后,能继续这样的学习模式。


但之前我们一直很纠结去选择这些学校,一是因为害怕择校失败,二是因为害怕脱离了体制内,孩子之后一步慢,步步慢,后边补起来太辛苦。


现在风向一变,我们的择校范围可以说扩大了很多。(也可以说我们父母自己想通了)


除了目前幼升小择校上的改变,其余的日常我们是基本没什么变化的。


一直以来,果果是没有上过任何学科类的机构的,也没有参加过任何竞赛类的考试,


我们在家启蒙的活动也基本都是围绕着游戏进行


那么,反鸡娃这个趋势你跟上了没?


在游戏中,果果的专注力、阅读力和思辨力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那么,反鸡娃这个趋势你跟上了没?


特别是长期的亲子阅读,很多幼升小家庭面临的共性问题(比如识字,比如表达,比如逻辑思维等等),都因为我们前期阅读的累积,而变得不是问题。


那么,反鸡娃这个趋势你跟上了没?


在最近的一些小学面试过程中,果果的表现也是有惊喜到我们。


虽然我们的意向学校目前还没有给我们回复,但这一圈面试下来,反而让我更加坚定了我们家庭教育的方向


所以,无论政策如何改变,机构有没有被禁止,都不会影响我们家庭教育的细水长流~



那么,反鸡娃这个趋势你跟上了没?


这次的政策中,带来的一个大瓜也是备受大家瞩目,海淀帮的几个核心号在事件发酵后的第一时间也都陆续改了名字。


其实早在去年的12月,我后台就写了类似这样的文章,但素材一直躺在那里没发,


那么,反鸡娃这个趋势你跟上了没?


一是因为在写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矩阵做的太牛了,很多名字和内容看起来一点都不海淀的号也都是他们的,


这次事件中,除了几个舆论中的核心号,那些“不海淀”的大号基本没受什么影响。


二是从本质上来说,人家的商业模式在法律层面上没什么毛病,只是从道德上来说,这种模式用在“以人为本”的教育上,合适吗?!


而且这件事情的发酵目前来看也是有好处的,这些号近期的更文“佛系”了不少,


事件的发酵和传播也擦掉了我们对这些牛娃的滤镜和羡慕,能更加专注地聚焦在孩子的自我成长上,而非与其他孩子的对比上。


哈佛教育学教授托德·罗斯(Todd Rose)在著作《平均的终结》里有个金句:“学习新东西最难的部分,并不是接受新想法,而是放弃旧想法。”


所以,这次,大家学到了吗?


那么,反鸡娃这个趋势你跟上了没?

#教育微头条##教育那些事##家长微信群交生活费男子狂抢后退群##郑州外国语中学通报学生坠楼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托德   海淀   幼小   风向   学科   幼儿园   学龄前   家长   趋势   阶段   能力   政策   机构   孩子   小学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