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这几招,让宝宝安睡一整晚…

有三种孩子是最让父母头疼的,包括熊孩子、体弱的孩子、爱哭的孩子,但还有一种孩子才是父母的最终难题,那就是晚上不好好睡觉的孩子。

不抱不睡,不奶不睡,不摇不睡,一放就醒,一醒就哭……

科比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算什么,每个当妈的,都见过自己城市的一点、两点、三点、四点……

那么睡眠好的宝宝,

儿科医生表示:睡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但很多儿童的睡眠质量并不达标,到底是什么影响了宝宝的优质睡眠?

① 宝宝对环境的感知比较敏锐

宝宝两三个月时,我们常常会发现他明明睡得很熟,但是往床上一放,马上就醒过来了。

所以很多家长认为宝宝一定要抱睡才能入睡。其实这并不是宝宝对抱睡有依赖,而是因为宝宝的前庭觉较为敏锐。

当他从家长的臂弯往床上放时,他能敏锐的感觉到身体的变化。同时他对温度的感觉也较为敏锐,家长的臂弯是有温度的,而床上的冷冰冰的,这些都会让他感觉到不适。

应对方式

1)对于习惯奶睡的宝宝,妈妈在喂奶时,在宝宝的头下、身下垫一块大一点的毛巾,宝宝睡着后,连同毛巾一起放下,这样宝宝对动作和温度的感知就不会太过敏锐,降低醒来的几率。

2)在放下宝宝的同时,妈妈不要急着离开,让他感受到妈妈的气味或温度。当宝宝进入深睡眠时,再悄悄起身。

② 注意区分宝宝深浅睡眠

婴儿的睡眠模式是不断在浅睡眠与深睡眠中切换的,一般是40分钟左右的浅睡眠→15~20分钟的深睡眠→浅睡眠。

在浅睡眠阶段孩子会不断地动来动去,或者哼哼唧唧,有的小宝宝还会哭几声,动动手,踢踢脚。

(这些都是宝宝浅睡眠阶段的正常表现,这并不代表宝宝醒来了,完全是宝宝无意识的行为)

很多妈妈觉得孩子这是睡得不安稳,心急的妈妈会马上把宝宝抱起来,或者赶紧把乳头塞给他,这反而惊扰了宝宝的睡眠。长此以往,宝宝的睡眠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应对方式

在宝宝身边耐心观察,或者轻轻的在他背上拍一拍,或者靠在他身边,让他感受到妈妈身体的温暖就够了。

③ 宝宝对环境的感知比较敏锐

宝宝半岁左右,他能敏锐的捕捉到光线的变化,在傍晚光线逐渐变暗时,他们因为内心的恐惧而开始哭闹。

有的家庭为了营造一个安眠的环境,会把灯打得暗暗的,这更会加重宝宝的害怕,所以有的孩子一到晚上就哭个不停。

应对方式

当天色开始变暗后,及时把房间的灯打开,等他睡着后,再逐步把灯调暗就好。一般等宝宝再大一点,他就能逐渐习惯光线的变化了。

④ 给孩子安全感,减除分离焦虑

当睡意袭来时,孩子的感觉开始变得迟钝起来,视线逐渐模糊,皮肤的触感也不敏感了。

如果妈妈把孩子放在一边,任由他自由入睡的话,孩子会感觉很害怕,他会用一切方法让自己保持清醒,哭闹就是他们能掌握的最好的方法。

或者是孩子害怕睡着后再也看不到爸爸妈妈了,所以有时候他们明明很困了,但依然会强打起精神不要睡。

所以很多家长认为宝宝一定要抱睡才能入睡。其实这并不是宝宝对抱睡有依赖,而是因为宝宝的前庭觉较为敏锐。

当他从家长的臂弯往床上放时,他能敏锐的感觉到身体的变化。同时他对温度的感觉也较为敏锐,家长的臂弯是有温度的,而床上的冷冰冰的,这些都会让他感觉到不适。

应对方式

1)妈妈陪在他身边可能是最好的方法,告诉宝宝睡着了还会继续醒过来,拉着他的小手,轻轻地拍拍他的背哄他入睡。

2)早上宝宝快醒时,最好留一个人守在他的身边,让他一睁眼就能看到爸爸妈妈开心的笑容,这样宝宝也会安心下来。

当然,引起宝宝闹觉的原因还有很多:

没有吃饱、尿布湿了、身体不舒服,比如感冒、拉肚子或长牙,室内温度过高或者周围太吵,更换了睡觉的地方或者白天睡得过多等都可能导致闹觉,还需要宝妈们多多观察,总结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宝宝   都会   前庭   臂弯   敏锐   光线   睡眠   温度   家长   身体   身边   妈妈   感觉   方式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