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和高分没有必然联系,咱们能不能让孩子喘口气?

幸福和高分没有必然联系,咱们能不能让孩子喘口气?

看着外面纷纷的鹅毛大雪,那么懒洋洋的飘落下来,让我不禁想起我们小时候,小伙伴们三五成群的打雪仗,那么自由自在。

而现在的孩子,他们属于自己玩耍的时间,被压榨的还剩下多少?

在放假前一天,老师布置了很多作业,非常的详细,因为下周一就正式期末考试了。老师还特别费心的公布了最后一次考试的情况,95分以下只有七个,其中就有我女儿,热心的老师还额外费心提醒:“您的孩子基础比较差,必须要好好补补。”

我看到以后内心真的很压抑,这一个月,老师布置的作业,分为两个等级,看似老师很敬职,但我却不太想理解这个行为。

每次我女儿的分数不是91,就是92,却属于差生那一类,就得接受额外作业,虽然她完成了,但我却觉得没天理,怎么90分就倒数了。内心非常不爽。

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一百分,而我是比较奇葩的吧。我认为只要考到80分,就可以了啦,额外的时间,她完全可以自己自由支配。

显然在老师眼里是不合格的家长,我不希望这么一点大的孩子整天抱着试卷,充满好奇的她就应该随性探索。

就应该多读读书,读一些在我们眼里看来根本没有多大作用的闲书;就应该尽情的去唱歌跳舞画画,不为那一层一层的考级,只因为自己喜欢;就应该和同龄的小伙伴儿,拉着小手手去玩过家家,哪怕玩得一身泥泞,倒在床上就睡,忘记了明天的功课。

这才是他们应该有的童真,哪有那么多绝对不可逾越的规则?

幸福和高分没有必然联系,咱们能不能让孩子喘口气?

每当我看到孩子埋着头写作业的背影,每当她不想再写作业对我发飙的时候,我越来越不忍心强迫她继续。

不得不承认,我女儿不是那种很有灵性,一点就通的孩子,她学习的进度会很慢,一直在奋力追赶,但还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她无数次的抹着眼泪对我说:“妈妈,我是不是很笨啊?”我听到后,内心都会一阵阵懊悔。肯定是我的情绪波动大,影响到了她。

我已经明显感觉到她很吃力,她真的已经很想努力学好,但对于她来说,目标太高,她很难够得上。

所以我对我女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咱们不跟别的孩子比,只要我们一天比一天有进步就行。

但话虽如此,她的妈妈内心还是不够强大啊,老师每天都会用各种方式提醒你:您的孩子是差生,家长必须要再争分夺秒!

慢慢的,我的内心也很难淡定了,我真的担心自己哪一天会撑不住,也会争分夺秒的逼孩子。

有很多家长说,孩子从小就得吃苦,他苦习惯了,将来就不知道苦了,但我却觉得,如果从小对孩子来说,学习就是一种不停的折磨,她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一点成就感,那我甘心情愿她将来就成为一位很平凡的小小人物。

幸福和高分没有必然联系,咱们能不能让孩子喘口气?

梁素素,我们80后应该都有一点印象吧,她就是被父母亲手逼死的女孩,1984年出生,父母都非常优秀,她的母亲刘毓,35岁就当上了教授,所以她们对孩子抱了很大的希望。

但从素素上了小学后,问题就出来了,每次考试只要一动脑筋,她就不会。刘毓不惜散尽家财,一路都找数一数二的家教老师,一对一的辅导,做题已经做到,只要读一半题就知道答案了。

上了高一,因为老师讲的内容素素完全不懂,她鼓足勇气向妈妈提出想上职校学护工,将来到养老院工作。

但刘毓以死相逼,最终把素素如愿送进了名校,但这才真正是厄运的开始,在大学里没有人给她补课了,她就自然成了班上的倒数第一。

素素毕业后,父母托关系又让她进了大连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

但因为能力相去甚远,根本无法胜任,她再一次向母亲提出了辞职的想法,想去支教。可母亲还是让她再忍忍。

最终素素在持续了一年羞辱的折磨后,选择了从单位21楼纵身一跃,离开了人世。

素素在日记里说:“上帝为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

而她的母亲却以死相逼,不允许她停靠在那根她的矮树枝上,所以她才有选择放弃自己。

在临死前,她给父母发了一封邮件:爸爸妈妈,我一直希望可以成为你们希望我成为的那种人,可是我始终成为不了那种人。我很累,我一直活在不属于自己的圈子里,别人的优秀都是用来突出我的愚笨,太累了,就想休息,或许在天堂可以找到我的同类,不聪明,但活得很快乐。

这段话值得我们每一位父母,好好静下心反思自己,我们有没有过度的逼孩子?

真的很难想象,这么善良的孩子,却活的每一天都是煎熬。活的那么累,唯一想到可以休息的地方,只有天堂,这是不是父母的悲哀呢?

幸福和高分没有必然联系,咱们能不能让孩子喘口气?

我有一位初中同学,也是我邻居,老师很关注她,不停的请她的家长来学校,但她一直成绩很稳定,都在倒数第三上下跳动。

但她的人缘却非常的好,经常做手工送给我们,而且是一位开朗爱笑的女生。无论考得多差,她父母竟然从来都不骂她,还整天在外面夸自家孩子有多棒。

意外的是她现在却过得很幸福,从小喜欢做手工的她,学会了做各种各样的蛋糕,自己也开了一个烘培室,经常有小朋友去她那里做饼干蛋糕之类的,非常受欢迎。

没想到当年经常被老师训的劈头盖脸的女孩,如今会过得如此简单幸福。这就足以证明,幸福和分数无关。

幸福和高分没有必然联系,咱们能不能让孩子喘口气?

曾经看过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身为父母,我们有我们的引导;身为子女,他们可有他们的选择;父母的基本定义,是让孩子成为他所喜欢成为的人。幼年时拥抱,少年时引导,成年时并肩,往后的日子追随他。

帮忙孩子们成为自己喜欢的人,然后高高兴兴的活下去,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事儿。

在我的眼里不是考满分的女儿,是最棒的。是接受她自己不完美,然后努力积极生活的女儿,才是我最大的骄傲。

美国教育家史塞兵说过:身为父母,千万不能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而应该注重孩子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尽量留住孩子最宝贵的兴趣,好奇心,绝对不能以分数来作为评价的标准,否则会让孩子受到伤害。

保护孩子是我们身为父母的职责,更何况每个孩子各有各的独特之处,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这才是真正爱孩子的方式。

别再逼了,分数是重要,但孩子内心对自我的肯定才是最重要了,就这样慢慢陪着孩子长大,让她们安心的只做自己,就很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作业   争分夺秒   费心   倒数   分数   蛋糕   口气   眼里   内心   家长   父母   母亲   女儿   妈妈   老师   孩子   幸福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