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姓只有湖南有,人数仅300,史学家当成“宝”,女子却想改姓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通鉴外纪》

据相关史料记载,我国的古姓最开始来自于对图腾的崇拜,所以古姓大多是氏族的徽号,或者氏族的标志。姓氏的出现使得各氏族能够很好的辨识,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氏族互相通婚,人类文明得以进步。

这个姓只有湖南有,人数仅300,史学家当成“宝”,女子却想改姓


我国的古姓,能够追溯到母系氏族制度时期,那个时候的古姓,通常都包含有“女”字在内。其中,有八大姓氏比较著名,分别是姚、妫、姒、嬴、姞、妘、姜、姬;相传黄帝在姬水之滨居住,所以黄帝以姬为姓;炎帝在姜水之旁居住,所以炎帝以姜为姓。

黄帝和炎帝的子孙,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所以我们也被称之为“炎黄子孙”。据《史记》的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黄帝生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一十四个是姬姓。夏商周的建立,都有姬姓氏族的身影,所以姬姓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这个姓只有湖南有,人数仅300,史学家当成“宝”,女子却想改姓


胥臣(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2年),他处在春秋时期,是晋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曾研究过姓氏的发源。他在《三语》中曾这样解释:“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阳与夷鼓同己姓。”

上古时期的五帝,夏朝的第一任君王,以及商族、周族的祖先等人,血脉都传承于黄帝;周朝的时候,诸侯国当中有53个姬姓国。此后,经过不断的繁衍生息,又衍生出了很多新的姓氏来,据《百家姓》记载,有411个姓都是由姬姓衍生出来的,而姬姓则位于《百家姓》第297位。

这个姓只有湖南有,人数仅300,史学家当成“宝”,女子却想改姓


《百家姓》在北宋初年成文,其中原本收录的只有441个姓氏,此后增加到了504个姓氏。为了便于大家熟记,所以姓氏被编排成了四言体例,而且每一句都十分的押韵,尽管内容没有文理,却对于我国姓氏的传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公元502年-公元549年,梁武帝让周兴嗣编撰《千字文》,并且强调只能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选取一千个不重复的字。编撰完成以后,每句都是四个字,而且条理清晰,文采卓越;并且同《百家姓》一起流传了千百年,成为了我国的儿童启蒙读物。

这个姓只有湖南有,人数仅300,史学家当成“宝”,女子却想改姓


虽然《百家姓》得以流传至今,但是古代的一些姓氏,在如今却已经很难找到了;原因不外乎书写麻烦,或者是仇家追杀被迫更换姓氏。所以,有的姓氏已经很难见到了,不过有一个姓氏,不同于以上两种原因,却也变得十分稀少起来;而且这个姓只有湖南有,人数仅300,史学家当成“宝”,女子却想改姓。

这个姓氏就是“叫”姓,据史学家考察,这个姓氏主要分布在湖南,具体位置在株洲市攸县菜花坪镇菜坪村。攸县“叫”姓的祖宗是仲康,据《仲康公传》中的记载:“叫公仲康,字肇绩者,乃河南苗裔,楚攸之鼻祖也。”

这个姓只有湖南有,人数仅300,史学家当成“宝”,女子却想改姓


仲康出生于1379年,卒于1449年,因为获得过战功,所以成为了一名武官。相关史料记载:“后得功官拜都阃,佐胡国公正南将军帐下,迨因国事正在进退两难之间,遂丧志仕途,寻胜过攸至斑竹菜花坪,流连不舍,弃厥故居”,我们可以得知,仲康曾是清代的四品武官,由于明朝发生变故,所以他选择退出了官场,并且选择在这里进行隐居。

据《班行诗》中的描述:“正叫流光应宗祖”,我们可以进一步得知,仲康来到了这里以后,就改姓为“叫”了,也能够根据这句诗,大概猜到仲康为什么要改成这个姓氏。“叫”姓在古代可能对于个人没有多大的影响,到是到了现代以后,后世的人却备受其扰。

这个姓只有湖南有,人数仅300,史学家当成“宝”,女子却想改姓


原因在于,如今我们问人家姓名的时候,都会说“你叫什么”,所以姓“叫”的人通常很难开口回答说“我叫叫……”尤其是比较矜持的女孩子,所以很多的女生都想改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史学   湖南   攸县   晋国   炎帝   武官   百家姓   菜花   氏族   家当   黄帝   史料   公元前   姓氏   人数   女子   原因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