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归因风格?

每个人都会犯错,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困难,如何处理关键在于对事情的看法以及情绪,而其中归因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如何帮助孩子正确归因,认清楚事实是一项很重要的教育任务。

犯错是孩子的惯常行为之一,错误本身并没有可怕之处,最让人担忧的是,当错误已经成为事实的时候,孩子却选择了逃避,而没有能够从中学到生活的经验。

由此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绝对不能毫无原则地让步,更不能姑息放任,家长必须要帮助孩子正确归因,让孩子认清楚事实的真相,知道自己错在哪,需要做出什么改进。

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也不能偏袒他们,而是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帮助孩子找到犯错的原因,从而更好地修正错误,很多家长习惯性地袒护孩子,觉得错的不是他们,而是环境或者这个世界。

要让孩子认清楚事实,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逃避责任只会让孩子变成一个不敢承担的人,甚至会为了掩饰前面的错误一错再错。生活中,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们要把握好分寸,让孩子体会为自己努力而感到的快乐。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归因风格?

在问题出现之后,先不要忙着指责,而是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这非常重要,因为环境影响虽然重要,但是出问题的还是孩子本身,是他们自己选择做出的改变。

父母看到问题之后,要想一想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忙着找出孩子做错的点在哪,就拿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举例,一定是家庭出了问题之后,孩子才会选择用玩手机的方式转移注意力,试图逃避在家庭中不愉快的感觉。

如果父母认为对孩子的陪伴就是控制和管理,也很有可能让孩子出现很多行为的偏差,他们不喜欢被控制,所以就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试图反抗。

如果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总是包办代替,就相当于把孩子的自主性剥夺了,这样很容易让孩子感觉受到拘束。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不骄傲,经常对孩子的成功没有太多的表示,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意义,可能一开始还干劲满满,但是到了后来就不愿意过多努力。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归因风格?

孩子有问题一定不是突然性的,在前期一定有什么异常被父母所忽视了,而且大多数孩子的问题来源于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家长要不断提升自己养育的能力,去更好地与孩子相处,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在这基础之上教育才能更加顺畅地进行下去。

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会不断吸收父母说的话,同样也在吸收父母的解释方式,父母对自己生活的解释风格,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定义和对生活的的理解。

在生活中家长要仔细想一想自己如何解释事情发生的原因,当孩子考试成绩下降了,家长如何评价他们?如果采用乐观的解释风格,家长会说:“偶尔几次没考好是正常的,下一次努力就可以了。”“考不好不是脑子笨,而是不够努力,下次加油。”

如果是悲观的解释风格,家长可能就会说:“你爸妈就不是念书的料,这点你倒是遗传了。”“你怎么那么笨,这么简单的考试也考不了高分。”

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完全取决于家长是怎么看待他们的,所以平时家长要多与孩子练习归因,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归因思维方式。

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归因倾向是可以通过训练形成的,好的解释方式可以不断提升自信,父母要多引导他们形成乐观的解释方式,帮助孩子认识到现状可以改变,从而形成自信心。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归因风格?

比如看比赛的时候,可以分析胜利一方是因为什么而最终获胜的,并非全部都是运气,而是平时艰苦的训练以及优秀的战略部署,最后赢了金牌。

然后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天分不够,能力不行,还有其他很多原因,而这些问题的原因都是能够通过后天努力克服的。

就这样慢慢地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归因风格,平时父母要注意孩子对一件事情的归因解释是不是恰当,是不是积极。

每天在孩子身上会发生很多事情,他们对事情的归因会有偏差,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因此需要家长引导,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解释风格,培养积极的心态,建立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包办代替   毫无原则   突然性   家长   风格   孩子   偏差   平时   事实   父母   事情   错误   原因   努力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