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小升初摇号失败,我选了一所学校,被朋友说“太草率”

作者 | 莫子 (完形教育亲子讲师)


从得知儿子摇号没摇中,到拿到一个初中的录取通知书,差不多28个小时。

我特别想记录这28个小时,因为对我来说,还真是一场特殊的体验。


01

儿子小升初摇号失败,我选了一所学校,被朋友说“太草率”


大概是因为前年妞小升初太过顺利,当时虽然A校只有40%的摇号,但还是幸运一摇就中。因此到了儿子小升初,我好像没有什么感觉。连学校都没考察也没研究。


对于儿子的学校,我一早的决定是选稍次于A校的B校。


为什么选B校?

不是A校不好,恰恰相反,是A校要成名校了。(我的择校观见后面)

但考虑到未来高中,我还是选择了和A校同样一个系的B校。所谓“系”,就是郑州家长大多知道,比如外语系、四中系、一中系……某知名公校合作的私立。


为何选私立?

1、我平时太忙,觉得私立孩子晚上在校时间长,学习更规律,对于在家自控力不太够的儿子,可以少玩的点游戏。

2、虽然很多人说初中孩子住校不好,但综合利弊和孩子的意愿,我还是依然选择住校。


不过由于得到的一些消息,在填志愿的时候,我最终还是选择了A校,但考虑到A校今年的摇中率,我也同样找了B校的关系,希望万一A校摇不中,补录可以到B校。


一切好像都万无一失。


所以,我也很淡定的,一直到报志愿的前3天,才在朋友圈发了个文,让人把我拉进了几个小升初群里以便了解点信息。


02

儿子小升初摇号失败,我选了一所学校,被朋友说“太草率”


29号下午2点,队友告诉我,儿子运气太背没有摇上。

我正在外带小伙伴团建,想起补录好像只有2天时间,这中间一直关注小升初群,看到群里没有摇中的家长,开始打听能初录的学校,哪个好,而后又看到有人已经开始出发去能补录的学校报名了……


那一刻,我承认作为我老母亲,我有点心慌了。

赶紧联系B校的关系,被通知马上赶紧带孩子去学校参加考试。

身在近百公里之外,队友也出差,我慌忙打电话让婆婆带儿子打的去了学校。而队友也因为小升初,往家赶。


结果到了地儿之后,听婆婆说,校门口已经排了很多人。

学校不想声张,只带了一部分孩子进去测试,我们没赶上。被通知先加微信,第2天上午9点再来参加。突然有种感觉,就是B校关系貌似也不可靠。


晚上一边浏览各小升初群的信息,一边跟队友商量第二天要怎么安排,去哪些学校。顺便还在一所以前都不知道的学校登记了个信息……

(其间,我居然还比较淡定的做了一场直播,现在想想我也挺佩服自己)


慢慢的从下午的慌乱中,有点回过神来。

我和队友达成共识:B校能上则上,上不了再看几所学校,再上不了就接受划片分配(因为也有可能凭实力,将来自己考进实验班)。此间,非常感动队友,我们都没有想象中那么焦虑。


因为补录是锁区,所以必须在我们居住区选择(期间也咨询了一个未招满,但理念很先进也一直有所耳闻的学校,可惜跨区不能收)。我们首选了C校,因为离家超近,骑车不到10分钟,并且学校环境还不错。



我在群里看到的还有几个家长认为不错的学校,D校E校,火爆程度不压于B校,而感觉也不咋地的F校G校,好像也都排了很多人。我没有啥欲望去,我感觉大部分家长现在已经昏了头了,反正哪人多就是好学校。(对,基本就是这样子)


第二天早早一起床,队友带着儿子去了B校。结果没想到8点多到那儿,家长已经排了长队,大概数数居然有八九十人。最后有明确短信或条子通知的才能进,而我联系B校的关系无果。


于是我们带着儿子去了头天晚上准备去看的C校。


果然不是热门学校,老师特别友好耐心地跟我们讲解了学校的各个情况,还带我们参观了学校。


参观完,和老师聊完,我和队友都觉得还不错(符合我们的要求,看,我们的要求真不高吧?

儿子小升初摇号失败,我选了一所学校,被朋友说“太草率”

),决定下午带上资料再来面试。


此时又接到家人消息,说她特别铁的同事关系可以9万保证上A校,当天拿通知书。

而这时候,儿子还想去A校,因为有几个好朋友都被摇中了A校。


于是一狠心让打听,看是不是真的。心想为了儿子也行。虽然我向来鄙视成绩不好花大价钱让孩子进名校,但我想这个不同,毕竟不是儿子成绩不好,只是运气不好……(老母亲真实的心理活动),可是心里还是没谱。


下午一边等家人消息,一边陪儿子面试。

面试很顺利,跟C校的教导主任聊,没想到儿子喜欢上了这位数学老师,还问老师将来会不会教他!面试完出来,就说:“我要上这所学校,我的同学我有他们的联系方式……”

而我跟教导主任,再次聊过之后,其实觉得也还满意。


加之对花钱择校还有怀疑,且在想到底值不值得,最后与队友果断决定不花这钱也不冒险了,就定在这里了。


和队友一起带着儿子返回学校,交费领通知书。尘埃落定,我,队友,儿子开心的回家了。


此时18:06,历时28小时。

03

儿子小升初摇号失败,我选了一所学校,被朋友说“太草率”


晚上告诉B校的关系,我们已经定好了学校。

他听了我选的学校之后,反应是“晕”,最后感慨地说:“作为教育达人,你对孩子选择学校有点草率了!”。


是草率吗?

我问自己,内心真实的答案是,如果有,大概有5%,是因为我懒,我还是不想死皮赖脸的找关系求人。

在这28小时,从跳出一开始的慌乱后,我一直保持着一种察觉,问自己“你为什么这样选择,你能对这个选择负责吗?”


我的答案是“我知道我的选择,我能!”


那95%的笃定到底来自于哪里?

其实是我真正想谈的,因为选择的背后,我觉得自己是清醒的。


第一,选择基于清晰自己想要什么!


对于初中的择校,我一直有几个观点:


1)孩子的成绩,家庭教育的影响至少占60%


很多人以为上了初中,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尤其是住校,所以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是学校老师和环境 。但做家庭教育这么多年,我个人坚定的认为,孩子到了中学以后,尤其大学,表现如何,学校占一部分,家庭占更大一部分。因为首先孩子的人格模式60%已经形成,孩子能不能适应学校,根本上不取决于学校,而取决于孩子的适应力。不然为什么同样的环境,都有孩子适应,有孩子不适应呢?其次孩子的学习成绩表面上取决于投入多少学习,但还有很多比学习能力更重要的干扰因素,可能让他们厌学,比如自卑、和同学关系、情绪管理等,而这都是家庭教育给到孩子的。再者,孩子好不好,还取决于家校的配合。


这些经验源于这几年我几乎天天接触厌学的孩子,其中很多是曾经优秀的孩子,并且是名校的。


我对自己孩子有信心,源于我相信自己这么多年对孩子人格和内心力量的构建,以及我对未来的应对能力。


所以,我对儿子说:“宝贝,学校并不能决定你未来怎样,只有你自己的努力能决定。就算这所学校还没有特别好的中考成绩,但也许你可以做到更好!”


儿子如他姐姐一样并没有觉得自己上了什么不好的学校,反而他已经喜欢上了学校。有什么比让孩子爱上这个学校,更好的开端呢?

莫子10W+,爆款父母课 ¥39.9 购买

2)宁当鸡头不当凤尾


孩子对学习的自信,某种程度上比学习能力还重要。其实当父母为孩子选择名校,尤其是成绩可能跟不上的孩子。父母以为是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却不知道也许孩子身边的每一个好学生都会成为碾压他自尊的人,当然除非你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消化这种压力,或转压力为动力。


我一直认为儿子目前的学习并不是最好的,他后面还有无限的空间,因为他对学习不反感,并且也对自己有要求。所以选择一个适合他的学校,比名校更重要。


3)初中的学习一定不能被填的太满


虽然上私立要住校,但学习的时间过于紧张一定是不利于孩子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太再想选A校的原因,太紧张了。想让孩子到了高中还有持久力,初中需要一点点留白。C校至少每天比A校让孩子多1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保证每天的体育运动,并且没有人工监督一样的“量化考核”,比较人性化。且C校挺关注孩子心理,曾经组织过老师学习《正面管教》等课程。


4)敢于尝试新学校,或别人眼中无名的学校


大概是因为自己曾经做过学校,所以了解在普通家长眼中不咋滴的学校,并不一定是不好的学校。因为现在大多数家长评判学校的好坏,基本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中考升学率”。

但在我心中,每个学校都有自己成长的时间。选一个不太有名的学校,有时也有点象选股票,看你有没有眼光(就像当年为妞选A校,因为当时A校也没有多好的中招成绩,我觉得恰符合我潜力股,又不太紧张的需求。)

C校建校有5年,虽然没有多好的中招成绩,但我觉得更多是因为生源问题。现在家长迷信名校,其实名校之所以有名,更多是因为有生源。但凡学校不差,这些学生到哪个学校,哪个学校都可以成为名校。

而我在了解学校的一些教学模式,比如“预习”“日清周清月清”“一帮一”,反而让我觉得有一些我希望和欣赏的“自主学习”的影子。加之这是12年一贯制,初中是小班40人,而学校前身也是做辅导培训,接触的老师和善亲切,我想孩子在这样的学校,也许反而会得到更多的关注。毕竟名校往往被更多关注的是好学生。


看看这些名校的做法,给学校落后腿跟不上的孩子,是要被劝退的。当然这对孩子其实是好事,但作为教育者,这是教育吗?

儿子小升初摇号失败,我选了一所学校,被朋友说“太草率”


第二,选择基于对未来教育趋势的一些推测


最近国家对教培机构的整顿,可以看到教育政策,大概这几次会有很大的变化。至少我看到的有:

1、中考难度会明显降低,分配生制度将让更多普通学校孩子受益


刚刚结束的杭州中考,家长惊讶的发现中考难度居然简单到小学毕业都可以考。虽然 有点夸张,但真的很简单。

儿子小升初摇号失败,我选了一所学校,被朋友说“太草率”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孩子在外面辅导班超前学、超纲学没!必!要!了!(此处,我都想双手双脚鼓掌了)

也许硬性让教培机构关门不现实,有钱的家长也会自己把老师一对一请到家中。但如果不需要学那么多呢?还有谁要上辅导班呢?


那学校怎么来筛选谁能上高中?如果都考100分?

我想这就是国家对教育资源平等更有效的措施。因为今后高中的名额将有至少50%以上,会以“推荐生”或“分配生”的形式,分配给公立或其他普通学校。毕竟那些顶级名校的好学生,其中有一大部分成绩好是由于参加各类辅导班提前学得来的,并不一定真是学习的料。

儿子小升初摇号失败,我选了一所学校,被朋友说“太草率”


也就是说,未来进高中名校,除了在顶级私立外特别优秀外,还一个途径,就是在公立或普通学校,成为头部的5%或10%,通过推荐生进入。相反顶级私立那些中间生,反而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


说实话这其实也是我选择普通学校的原因之一。但在摇号之前,我对“推荐生”“分配生”也处于比较无知状态,这次摇号不中,倒是给我了新的认识。


2、教育相关新政策很多私立名校的优势将越来越弱。


首先,我们都知道很多私立之所以有名,都是因为有着“XX名校”分校的招牌,家长选的其实是“XX名校”,但家长并不清楚这名校到底跟这个学校有多大关系,或者是不是有关系。总之打着名校名义招到好生源,就可以让这所学校拥有了一把好牌。


记得当年妞小升初时,有所学校第一年办校招生,我去参观,他们连自己的理念都说不清,只说是XX名校合作办校。我当时真没看上眼,结果今年就因为这成了补录中的火爆学校,2年时间而已。(总之我觉得家长们的选择,其实本质上都一样没啥理智)。


而《新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颁布,公办学校会大面积撤出这些学校。也就是“XX系”,也许只是个表面的招牌,并没有实质合作。私立还需要自己的努力。但我相信,每个私立都会很努力的。

儿子小升初摇号失败,我选了一所学校,被朋友说“太草率”

其次,从前年郑州开始摇号到今天,明显名校的优质生源比例下降。我向来认为,把好学生培养出来不算多难,真正有本事的是把学渣变成学霸。可惜这种学校太少了。


再者,国家扶持公办,今年小升初,郑州报名私立学校的人数直接少了8430人,主要原因是公立实验班成了热点,以及参加摇号不保证公立名额政策所至。越来越多家长,相对愿意更保守。


第三,选择基于我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其实说了这么多,也许政策的优势,在这三年儿子并不一定能享受到,儿子也不一定在普通学校就能成为学霸,但我想无论怎样,我都有一个信念就是为我的选择负责。


所谓“负责”,就是我会在这个过程,尽自己的能力去协助到我的孩子,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环境,面对学习。同时接受因为这个选择带来的后果,做到不后悔、不抱怨。



04

儿子小升初摇号失败,我选了一所学校,被朋友说“太草率”


就如我不认为初中可以决定什么,也更不认为大学能决定什么。

前晚,我对队友说:“看,你这个学霸,当年虽未考上浙大,只是跟我一样上了个二本,但今天,我们并不比别人差啊!”


队友:是啊,因为我们选择了个好专业。


我心想:可是我现在早就退出那个专业,从事了全新的一个领域。


我想说的是,生命的每一步选择,其实都会有两个结果,并各占50%。得到怎样的结果不取决于选择,而取决于如何面对这个选择。


今天,我为孩子选择了,我想我们都不会后悔。因为我们都会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莫子爆款好课,帮你破内卷 ¥39.9 购买

写下此文,记录这难忘的小升初28小时!

说“下凡历劫”,是因为自己这么多年,要么从事新教育,要么从事家庭教育,身边接触的家长,基本都在被我带着走向淡定。


而当我真正进入到那些“小升初”的群里,和那些被内卷折磨的无比焦虑的家长在一起,我才知道,原来真实的家长有多么焦虑,我都被影响了一些呢。


整个过程中,我看到自己的状态,也感谢自己真的经受 了考验,依然选择内心强大。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B校给机会,你会选择吗?

说实话,也许会。但后来当我又接到了B校的电话,我说学校已经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儿子   学校   生源   私立   草率   家庭教育   名校   队友   中考   家长   初中   成绩   小时   老师   关系   孩子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