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可能是你家里“最危险”的地方,怎样保卫舌尖上的安全?

我们一天的生活总离不开吃喝拉撒,因此,厨房和卫生间成了家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但是,我们总是最先关注卫生间的卫生状况,认为卫生间是家里最脏的地方。

其实不然,在传播疾病方面,厨房可能是比厕所更危险的地方。因为厨房里埋伏着一堆损害你的健康,甚至增加患癌风险的致命“杀手”。


厨房可能是你家里“最危险”的地方,怎样保卫舌尖上的安全?


厨房里有很多习以为常的小物体,暗藏健康隐患;一些很容易忽略的小习惯,让自己或者家人置于疾病边缘。


厨房可能是你家里“最危险”的地方,怎样保卫舌尖上的安全?


根据全球卫生委员会发起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40%的家庭食物中毒案例都是由于家里的卫生条件太差造成的。家里那些经常被触摸的物品,过半以上都布满了大量的有害细菌。引起肠胃炎的大肠杆菌就在其中之列。


你家的厨房足够安全吗,一起来看看吧!


厨房油烟致癌风险大


说到肺癌,很多人第一反应都会想到吸烟,但在中国超过8成的女性肺癌患者从不抽烟,而是与我们生活中另一种“烟”有关——厨房油烟


厨房可能是你家里“最危险”的地方,怎样保卫舌尖上的安全?


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中,肺癌是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发病率在男性中居第一位。意外的是,肺癌在女性中却也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


厨房可能是你家里“最危险”的地方,怎样保卫舌尖上的安全?

(由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一般滞后3年,本次报告发布数据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全国肿瘤登记处2015年登记资料。)


很多女性想不通,都说引起肺癌的重要原因是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为什么死亡率第一的肺癌会缠上自己?


调查发现,在不抽烟的女性肺癌患者中,有6成女性属于长期进出厨房的“煮妇”。厨房油烟就是“幕后凶手”!


炒菜时产生的油烟,可不仅仅是呛人那么简单!


油烟,是食用油和食物在高温条件下(>200℃),产生的大量热氧化分解产物,含有300多种有害物质。最主要的肺癌致癌物是DNP(2,4-二硝基苯酚)家庭主妇在厨房里准备一餐时所吸入的DNP,是室外新鲜空气中的188倍。


早在1996年,国际重要学术杂志Lung Cancer就发表过相关研究指出: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会让女性非吸烟者的肺癌发生风险升高3.79倍


当食用油烧到150℃时,一种叫丙烯醛的物质就会冒出来,它会引发咽炎、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当油温继续升高到180℃,油会和动物脂肪结合产生亚硝基化合物,这个亚硝基化合物被国际癌症中心定为一类致癌物


当油温达到200℃时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杂环胺类,容易导致血栓。


当油温达到300℃以上时会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苯并芘,是肺癌、皮肤癌、胃癌的已知危险因素!


厨房可能是你家里“最危险”的地方,怎样保卫舌尖上的安全?


可能有人在看完后,会觉得我炒了几十年的菜都没有事,这都是胡扯。但是,要知道疾病从来就是一个概率事件,没有人知道下一秒是谁“中招”。


台湾劳动部曾做过一项统计:在33万名中餐厨师中,就有234人患上肺癌,这个数字是在其他餐饮行业工作、但没有暴露于油烟者的2.65倍


安全支招:

炒菜时不要将油烧得过热(当油面稍微有些波动,插入筷子后冒出少量气泡说明温度就差不多了)、让厨房通风,是减少吸入致癌物质的关键;

少吃油煎食品,或改用微波炉,加上抽油烟机排油烟,就可大大减少污染;

刚炒完菜不要马上就关掉抽油烟机,继续运转3-5分钟,一年也用不了多少电费。


舍不得扔的菜板比马桶还脏2倍


菜板是我们每次做菜都要用的东西。不管是木菜板、竹菜板、还是塑料菜板,如果不经常清洗,残留的食物残渣变质后,会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滋生黄曲霉菌,产生毒性极强的黄曲霉素,有可能诱发癌症。


厨房可能是你家里“最危险”的地方,怎样保卫舌尖上的安全?


据相关数据显示,切菜板上每平方厘米有200万个葡萄球菌,几万个大肠杆菌,是马桶的2倍!我们吃的大部分食物,都要经历从切菜板到锅的旅途才能最后成为美味的食物。


然而,因为不易损耗,在家里最容易被忽视,也许不搬家不会更换菜板。


家里最基本的应该做到切生食和熟食的菜板一定要分开使用,这样才可以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


厨房可能是你家里“最危险”的地方,怎样保卫舌尖上的安全?


每次做完饭后,都应使用洗洁精/肥皂水将其清洁,以除去油污、杀死细菌。美国农业部还建议采取额外的消毒步骤,即使用家用漂白剂清洗,用清水冲干净。


如果你家的切菜板磨损过度或有难以清洁的深槽,那就该扔它们了。


安全支招:

切菜板至少备3块,做到切生、熟食、蔬菜要分开,如果有宝宝的家庭最好专门多备一块;

要用水煮砧板消毒而非烫,也可用盐或厨房用消毒水;

注意砧板通风干燥即可;

定期更换旧菜板,为健康负责。


海绵或抹布危险指数紧随其后


海绵或抹布自带吸水属性,堪称完美的细菌培养皿。曾经有研究发现,一块用过的,指甲盖大小的洗碗布,就可能有 50000000000 个细菌。


这个厨房随时都要使用的东西,由于厨房多水多油的特性,决定了使用后就会很容易脏,可以滋生出大肠杆菌、场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些细菌对于抵抗力弱的家人甚至会引发食物中毒。


如果你家的厨房用布有怪味儿,那说明它们已经感染了细菌。据调查,75%的厨房用布上面都有大肠杆菌,每6.5平方厘米潮湿的抹布可能包含好几万个微生物。用这种抹布擦台面,会使细菌不断地扩散。


厨房可能是你家里“最危险”的地方,怎样保卫舌尖上的安全?


有的人擦完桌子,看起来抹布很干净就随手一放,给细菌大肆生长的空间;有的人甚至喜欢抹布洗碗布不分家,帮助细菌搬家,很容易病从口入。


安全支招:

一定要保证每次用完以后随时、认真刷洗(最好在沸水中浸泡5分钟),并晾晒,放在通风的地方,尽量保持干燥;

定期更换"超龄服役"的抹布,建议每周或每两周更换一次;

建议用一次性的厨房纸巾代替海绵或抹布擦拭柜台。


筷子是微生物生长的温床


筷子是我们每天多次使用,并且都会入口的东西,它的清洁、消毒和及时更换对我们的健康的意义不言而喻。


但是,家庭常用的木筷子、竹筷子长时间使用易磨损裂开,这些裂痕会容易聚集食物残渣和油污,成为微生物成长的温床。


有调查研究显示:60%的家庭使用的筷子都存在大肠杆菌超标的情况


大肠杆菌相信各位一定经常听说,它是人体的正常菌群,但如果出现了含有毒性的大肠杆菌会让感染的人产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问题严重时还会威胁生命健康!


厨房可能是你家里“最危险”的地方,怎样保卫舌尖上的安全?


如果筷子没有晾干或者擦干,长期留下水渍,也会导致致病菌繁生。


中国人混用筷子,一切伸进盘子里夹菜的习惯也可能传播疾病。如果可以,最好用公筷,或者用勺子将食物舀到自己碗里。如果做不到,至少在家里有人生病(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时,使用公筷或者分餐。


厨房可能是你家里“最危险”的地方,怎样保卫舌尖上的安全?


有调查发现,至少40%的人筷子用坏了才会换;有20%左右的人至少会有2、3年。


其实筷子多久更换一次,取决于筷子的材质和你加对筷子清洗和消毒的效率。


大多数家庭使用的竹制或者木质筷子反复使用可能造成很多磨损、小凹槽,导致根本无法彻底洗干净。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专家建议应该每2、3个月煮沸消毒筷子,至少半年到一年更换筷子。


说到换筷子,选择哪种筷子最健康呢?


厨房可能是你家里“最危险”的地方,怎样保卫舌尖上的安全?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专家建议 , 日常使用的筷子首选无毒无害又环保的竹筷子。竹筷材质无毒无害, 价格适中。质量好的竹筷子 , 遇高温也都不会变形 。从环保角度来说 , 竹子的生长周期比很多树木都短,更环保 。


厨房可能是你家里“最危险”的地方,怎样保卫舌尖上的安全?


也可选只涂一层生漆的木筷子。木筷子最好选择原色的,涂有一层生漆的,这样筷子更不容易磨损和开裂,从而更卫生。


厨房可能是你家里“最危险”的地方,怎样保卫舌尖上的安全?


有一年双十一的时候,请大家推荐用品,就有朋友推荐我买不锈钢筷子。结果买回来,家里几乎没有用。不锈钢筷子的确比较不容易滋生细菌,使用寿命也很长,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重,手感不好;滑,夹不稳菜;导热性好,容易烫嘴。



厨房可能是你家里“最危险”的地方,怎样保卫舌尖上的安全?


此外,不建议选择裸筷,随意涂漆的筷子和塑料筷子。


裸筷是指完全没有经过上漆处理的筷子(无生漆),前面说了,容易磨损开裂,导致细菌繁生。通常一次性筷子就是裸筷,所以是“一次性”的。


彩漆的筷子也不推荐。虽然好看,但是如果颜料使用不当,使用过程中脱落被吃掉,可能不利于健康。


塑料筷子也不推荐,因为塑料高温容易变形,产生有害物质。孩子的学习筷多半是塑料的,如果使用,注意不要用来夹太烫的食物哦。


安全支招:

新买的筷子最好先煮沸消毒再使用( 保持烧开的状态至少5分钟再关火);

用洗洁精加温水仔细搓洗,筷子头朝上,用清水冲洗干净;

烘干、擦干或者沥干。


你以为油壶上只有油垢?


油,作为家庭生活的刚需,多数家庭在购买油的时候,都是买大桶油,觉得比较划算。但因为大瓶使用不便,会选择油壶分装。但是,油壶,有多少人会记得洗呢?


厨房可能是你家里“最危险”的地方,怎样保卫舌尖上的安全?


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栏目,曾对家里常用的油壶做过检测,发现有油垢的油壶,里面的残油发生油脂氧化和酸败程度远高于新油壶,如果把新买来的油直接倒入这个“被污染”的油壶里,新油也变得“危险”了。


这种危险的油在使用时经过加热会出现烟大、呛人!更重要的是,它会产生很多可怕的物质,比如分解物环氧丙醛等,食用后易中毒,出现急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现象,也有致癌风险。


安全支招:

每次倒入油壶的量油壶够一周就行,这样可以保证尽量吃到新鲜食用油;

油壶每空一次,就趁机清洗、晾干一次;

新旧油别混着吃,否则油壶里的那点油底子会成为一壶新油的氧化催化剂,加速变质;

油壶不要靠着灶台,尽量避免高温环境。


食物也会给人设下陷阱


食物的这些陷阱,你注意到了吗?


食物被置于室温环境中(约20℃~25℃)两个小时左右后,会达到一个最适合细菌滋生的温度,有害的细菌轻则让人腹泻,重则使人中毒。


厨房可能是你家里“最危险”的地方,怎样保卫舌尖上的安全?


特别是奶蛋制品、剩饭剩菜等,一旦确定不食用,应该赶紧放入冰箱。


据说,细菌每 20 分钟就能翻一倍,哪怕是将剩饭剩菜扔进冰箱里,经历了几天与细菌顽强抗战之后,染上的细菌也多得数不清了。


安全支招:

如果 2~3 天内都没有吃完,赶紧扔掉吧(当然某些特定的食物可以酌情考虑)


致命菌还隐身在每个烹饪环节


我们都知道,豆浆、豆角、黄花菜等食物如果没煮熟吃,毒性堪比砒霜!但不知道的是,有一些食材在处理过程中,就有致命细菌在虎视眈眈。


前段时间,广西55岁的闭女士在剁猪骨时没戴手套,被一段断骨划伤了左手拇指,当场就出血了。 但她没包扎,只简单冲洗了一下,两天后伤口也就愈合了。


然而,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小伤口危及了她的生命。 几天后,她突然感到身体不适,高烧不退,“头像要爆炸一样”。 家人赶紧陪着来到医院就诊,经检查,她得了猪链球菌脑膜炎,脑脊液中的蛋白值为正常人上限的1000倍,还好就诊及时,否则性命堪忧。


厨房可能是你家里“最危险”的地方,怎样保卫舌尖上的安全?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创伤弧菌,可以污染多钟贝类,尤其是牡蛎。这类弧菌感染可以迅速传播,并导致严重的肌炎和肌膜炎。


安全支招:

处理食物前应彻底洗净双手,必要时戴好手套;

如果手指或手腕有伤口,最好不要处理生冷肉类食物;

在处理食材后出现不适症状,尽快就医。


民以食为天,保卫“舌尖上的安全”是重中之重,而厨房是每家每户的重要安全阵地,最根本的是防菌、灭菌,小编整理顺口溜,请一定要牢记:


新鲜食物及时吃,

及时除菌安全事。

洗净煮熟别大意,

发现不适赶紧治!


都看到这里了,

赶紧分享、转发给家人一起行动起来吧!

珍惜那个为你做饭的人

分享给Ta,让做菜这件事

变得更为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生漆   油壶   家里   厨房   竹筷   大肠杆菌   舌尖   肺癌   抹布   磨损   油烟   细菌   筷子   食物   危险   疾病   地方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