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看病,这张处方单让我气炸了

昨天中午,老公给我打电话,说娃闹着耳朵疼,一开始觉得是不是小家伙不想上跆拳道课,想要偷懒,就带着他回了家。


结果到了家休息,还是说疼,还哭闹起来,老公就赶紧给我打电话,我这边一边赶紧回家,他那边一边带着孩子,去了离家比较近的一家三甲医院。


等我到了的时候,娃已经检查过,处方也开好了,就是这张处方,让我看了之后简直快要气炸了!


带孩子看病,这张处方单让我气炸了


先说我孩子的症状和诊断:


体温不高,不流鼻涕,不咳嗽,没有过敏性鼻炎,睡觉不打呼噜,饮食二便都正常,就是一个耳朵疼痛的症状。检查给出的诊断是急性中耳炎,急性外耳道炎。


带孩子看病,这张处方单让我气炸了


我个人觉得这个诊断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是就是这张处方,我一个外行,咋看之下就觉得不合理,在我查阅了临床指南和文献之后,我又专门请教了儿科医生孔令凯耳鼻喉科医生柏舟老师,结果我们所有人的意见一致。


第一个药: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我虽然是学的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但是毕竟术业有专攻,儿科和耳鼻喉方面我自知自己才疏学浅,所以不敢妄断。


但是,对于一个没有过敏性鼻炎,没有鼻涕咳嗽,没有呼吸通气困难,也不存在发热的五岁急性中耳炎患儿来说,第一个药,糖皮质激素鼻喷雾,我认为就是没必要用的,这应该属于学习过临床医学的人的常识。


康康从来没有过敏性鼻炎的病史,那天就诊的时候,也没有鼻涕,通气完全正常,平时睡觉也不打呼噜,为什么一上来就用糖皮质激素鼻喷?


如果是出于治疗急性外耳炎的目的,那么局部用药应该考虑为用在耳部而并非鼻子部位,在临床指南中,轻度外耳炎的治疗有提到局部使用复方制剂,比如醋酸氢化可的松,同时轻度外耳炎,指南也明确写出,更倾向于不使用局部抗生素。


第二个药:金振口服液


如果没有这个药,这张处方也不会让我那么生气,从小到大,每次康康感冒,有好几次就被开了这个药,我每次都是拒绝,因为这种气味怪异的中成药口服液,我们根本喝不下去。


就算是从治疗的角度来说,这个药的说明书上,显示它是一个祛痰止咳,用于发热咳嗽黄痰的口服液,可是这三个症状,康康一个都没有。


带孩子看病,这张处方单让我气炸了


对于6岁以下儿童的中成药应用,我一直都持保守的态度,能不用就不用,有其他药代替就不用,更别提是我们根本没有用药的充足指征,所以我真的觉得我快气炸了!


第三个药: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这张处方,我一个药都没有取,如果非得要说这其中有那么一点相对合理的地方,那么就是这个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不过应该是用来滴耳朵的。


在临床指南上,中度外耳炎的治疗中,确实有推荐可以覆盖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素,左氧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虽然并非指南推荐的一线用药环丙沙星,也是覆盖了这两类致病菌常用药。


康康的症状并不严重,我赶到医院的时候他已经睡着了,也正因为抱着他回家,我放弃了去找这位医生理论。


让我觉得我一定要写这篇文章的,还有这张处方后面的最后两个药:


氨酚麻美干混悬剂和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氨酚麻美,我们之前就讲过,这是一种含有三种药物复方的感冒药,氨酚是对乙酰氨基酚,麻是伪麻黄碱,美是右美沙芬。对乙酰基酚的有退热的作用,伪麻黄碱有减轻卡他、鼻塞、流涕、打喷嚏的作用,右美沙芬可以治疗咳嗽。


但是对于儿童的感冒来说,我们并不推荐这种复方感冒药。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孩子只有发热,没有咳嗽鼻塞等症状,服用这种药物,就等于吃进去另外两种没用的药,需要承担两种不必要的风险。


而且,我的康康根本没有这些症状!


同样的,还有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这个药是口服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属于非激素类抗炎药,能特异性抑制气道中的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1)受体,从而达到改善气道炎症,有效控制哮喘症状,适用于成人和1岁以上儿童哮喘的预防和长期治疗及过敏性鼻炎的治疗。


我想不通,对于一个从来没有过敏性鼻炎病史,也没有哮喘病史,同时也根本没有表现出气道炎症的五岁儿童,为什么会开这个药,还一开就是两盒?


带孩子看病,这张处方单让我气炸了


当我查阅临床指南,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这一章中,我看到了这样的内容:


第一, 不推荐使用口服和鼻内用糖皮质激素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除非需要治疗基础的变应性鼻炎。


带孩子看病,这张处方单让我气炸了


第二, 不推荐使用抗组胺药和减充血剂来治疗儿童的分泌性中耳炎,因为并未观察到这些药物有效。因为有研究发现,这些药物不仅不能缩短病程,也不能预防并发症,还会增加副作用发生的风险。


不仅仅是uptodate,其他的专业指南也同样推荐不要使用。


带孩子看病,这张处方单让我气炸了


可是氨酚麻美里面的伪麻黄碱,就是临床上常用的减充血学剂之一!


在拿到这张处方之后,老公先给我打了电话,告诉我处方内容,我告诉他不要取药,等我到了再说。


在公交车上坐着我就在想,我好歹是学过几年医,也好歹在医院待过几年,虽然专业是妇产科,也总算是有一些基础的知识,虽然自己不专业,但是总算是知道去查指南,查文献。


可是别的父母们呢?那些并没有医学常识的父母们呢?那些根本不知道去哪里查指南和规范的父母们呢?


回到家中我越想越难受,我觉得很生气,很愤怒,我很想去问问这位医生,指南上写的一清二楚的东西,您在学习的时候都没有看过吗?您都不学习不看书不看指南不看文献的吗?


我一般不会对自己的非专业领域提出意见,因为我知道自己学识有限,可是这么明显的不规范用药,明明没有用药指征的乱用药,这难道是一个三甲医院的医生应该具备有的素质吗?


前阵子,张煜医生的事情,我一直没有表态,因为我觉得自己毕竟不是肿瘤专业,我的知识很有限,但是我孩子的遭遇,让我真的觉得,医生们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规范临床用药真的太重要了。


我觉得很难过,毕竟自己也是医生之中的一员,我的孩子身为病人的时候,幸运的是我发现了,我规避了。可是大部分人都是没有这方面知识的患者,医生的自身素质,是关系到无数人用药的安全,我不希望自己太过悲观,但是很多时候,这种现象真的不是个别例子,让人愤懑却又无奈。


当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有朋友邀请我去回答一个知乎的问题,这个问题是:


带孩子看病,这张处方单让我气炸了


我想了想告诉他,得学习,不断学习。


患者学习,医生更需要学习,医院同样也学习,资金投入是一方面,知识建设必须是另外一方面,当这两方面能够达到一个新高度的时候,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思想不会腐朽,虽然我也不知道那一天还要多久,但是依然抱有希望。



参考文献:

[1]Rosenfeld RM, Shin JJ, Schwartz SR,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Update).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6; 154:S1.

[2]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in under 12s: Surgery. Available at: www.nice.org.uk/nicemedia/pdf/CG60NICEguideline.pdf (Accessed on November 08, 2012).

[3]Griffin G, Flynn CA. Antihistamines and/or decongestants for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OME) in children.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1; :CD003423.

[4]Uptodate临床指南:儿童渗出性中耳炎的治疗

[5]Uptodate临床指南:外耳炎的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处方   麻黄碱   外耳   氧氟沙星   中耳炎   病史   复方   口服液   症状   医生   儿童   孩子   医院   指南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