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为什么恨我?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孩子讨厌你,甚至恨你!

相信很多家长听到这句话后的反应,第一反应是惊讶,然后是觉得不可能,最后就会化成一股子心酸与愤怒:我为了你愿意付出一切,你居然恨我?!

去年,北京某机构抽样调查了3000多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其中一组数据让人震惊。

孩子,你为什么恨我?

“你对父母的态度”一项中,56.28%的孩子对父母的态度是极度反感或痛恨,19.22%的态度是冷淡,13.13%的孩子反感父母,6.62%的孩子对父母是惧怕,只有4.75%的孩子表示,他们喜欢自己的父母。

很多人都在问: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几天前,广西一小学女生跳楼身亡,据传是因为作业未完成被批评了。

孩子,你为什么恨我?

时间再往前,武汉一名14岁的男生,在学校玩扑克牌被老师发现后请家长,他的妈妈来了之后在学校走廊里甩了孩子两个耳光。妈妈走后,男孩在原地站了两分钟,转身爬上栏杆,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孩子,你为什么恨我?

没有人知道,那两分钟内孩子的心理经历了什么。

有人分析说:孩子其实就是在报复,他知道自己这一跳,他的妈妈一辈子都会活在悔恨当中。

虽然报复的代价太大了。


孩子十几岁的这一段时光被称为青春期,而很多人看到这个年纪的孩子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时,都会以“可怕的青春期、中二病”等词来形容

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就像个不定时的炸弹,谁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就会爆发了,而且他们爆发的后果时常让人无法承担。

朋友家的儿子就正处于青春期,学习成绩良好,但坏习惯很多:比如学习态度不认真,周末作业总要留到最后一天晚上再去做;放学回家就将自己关在房里,不跟家人交流;一家人在外头吃饭,批评他一句他转身就走。

种种表现让父母头疼,却又苦于不知道如何教育。

我们都知道十几岁的孩子爱面子,又叛逆,越说越不听。有些家长也因为这些年层出不穷的青少年自杀事件,不敢过于批评指责孩子。

父母都要陪着孩子经历青春期这一重要阶段,有些父母也因此而发愁:青春期的孩子,打不得,说又不听,当你想和他说说真心话时,他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怎么办?

其实我们可以提前从青春期孩子的大脑变化,来了解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发生巨变的原因。

心里有了准备之后,再面对孩子青春期的问题,也许能找到更合适的应对方法。


Sarah Jayne Blakemore教授,是剑桥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教授,也是伦敦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名誉教授。

孩子,你为什么恨我?

她尤其在青少年大脑研究方面有着不凡的成就。

Blakemore教授在一次青春期的大脑发育主题演讲中,曾对孩子的大脑变化作了分析。

下面是一张脑部发育图,分别代表了5岁、青春期前期(9-12岁)、青春期(13-19岁)、20岁人脑的发育情况。

孩子,你为什么恨我?

红色/黄色的区域代表尚未完全发育,而蓝色/紫色区域则代表完全发育成熟。

不难看出,从孩子出生一直到20多岁,大脑一直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而且各个部位发育的时间是有先有后的。

正是这种发育上的不均衡,造成了青春期孩子常见的“情感”与“理智”间的矛盾。

首先,是前额叶皮层与边缘系统发育得不平衡。

孩子,你为什么恨我?

大脑的边缘系统是用于管理记忆、情绪等作用的,这部分一般在15岁以前就发育成熟了。所以青少年对情绪的感知与成年人是一样的。

而人类大脑的前额叶皮质主要负责人的高级认知功能,包括做出决定、计划,抑制冲动,同时也和社交活动、理解他人和自我认知有关,它很重要,但发育却最晚,一直到25岁左右才会成熟。

这说明什么?

说明遇到一模一样的情况时,成年人成熟的前额叶皮层能让他们理智的去分析情况,控制情绪,作出更好的决定。

而青春期的孩子的前额叶皮层尚未发育成熟,他们管理情绪,抑制冲动的能力还不够。

就像新闻事故中的14岁男孩一样,我们成年人遇到这样的情况会去化解心中的消极情绪,而少年却选择了跳楼。


家长们觉得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难以管教,但在了解了他们的大脑特征之后,了解他们的叛逆和冲动其实是因为大脑发育情况而造成后,相信面对让人头大的青春期孩子时,可以更平常心一些。

有父母说,感觉自己在孩子心目中还没有他的同桌重要。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同伴的影响远远要超过父母。

父母也不用吃醋,不要因为担心孩子交坏朋友而过多的干涉孩子的人际交往。我们可以创造机会,让孩子结交更优秀的朋友,切忌直接粗暴的说“你那个XX朋友是一个坏孩子,妈妈不许你以后跟他来往。”

了解孩子大脑前额叶皮层发育还不成熟,理智还战胜不了感情的特性,在你想要发火批评孩子时,不防也将自己与孩子隔离开,互相冷静了之后再来沟通。

换个角度想,青春期孩子“不识好”,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大脑还未发育完善,不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才会直接的选择了“极度反感或讨厌父母”。

弗洛姆说:爱首先是给而不是得,爱的其它基本要素是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

而恰恰很多父母就缺乏了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

每个人都是从青春期走过来的,也曾有过不堪回首的“中二期”。

而如果家长提前学习了解青春期孩子,站在青春期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问题,相信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而孩子也就不会“恨”我们了。

孩子,你为什么恨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额叶   孩子   皮层   青春期   认知   大脑   情绪   批评   态度   家长   成熟   父母   妈妈   情况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