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下,教育机构转型升级避坑指南

新政下,教育机构转型升级避坑指南

导 语

“双减”政策已经在各地陆续落实中,众多教育机构都纷纷忙于转型升级的事情。在经过与很多校长深入交流沟通后,发现了校长们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以及一些心态和认知的误区。今天就在这里和大家再聊聊这些问题。


转型升级相关内容看了很多,还是很迷茫。

小新星观点:

①转型升级,只“转型”不“升级”解决不了问题根本,传统的运营模式无法承接新业态。不要盲目跟风和草率决策,须结合自身学校情况进行系统性的理性分析

素质教育赛道拥挤,但内容依旧参差不齐,如果无法确保课程内容的完备性和稳定性,难以形成体系化优势,入局即出局。

③对于诸多中小型品牌化程度低的机构而言,要解决这一难题,仅仅依靠自身研发或以教代练,将会面临时间成本和资金严重消耗的困局。在这种情况下,内容完备且体系成熟的供应商,是机构降低成本解决内容输出难题的最佳选择



政策规范之下,传统教培机构如何适应及改变才能平稳渡过?

小新星观点:

①在之前的文章有提过“混合业态5+2”模式。平时周一到周五做学科业务,周末做素质教育服务,或是体育、美育等五育并举相关服务,结合起来形成“混业”发展的模式。

除了内容的混合,还可以有多种模式混合的探索,进行服务对象和业态的混合,比如办校外培训和为校内课后服务、托管服务提供支持相结合等。

在现阶段前景还不明朗的情况下,混合业态应该是较为安全的发展模式和空间,让校外培训机构的转型实现一个平稳的过渡。



学科类在周中交付,素质类排在周末,需要重新排课,和老师沟通,又要和家长沟通,感觉一团乱。

小新星观点:

①周中交付实际上增加了学校与客户的连接频次

②排课与家长沟通都是基本功,必须扎实,部分学校很早就有周中课程了。

“混合业态”是必然趋势,深度思考,理清思路。

④掌握全面的知识结构和系统化思维,才能帮助机构拨乱反正。



还有大量课消,既要服务客户又要想着如何转型升级,心力交瘁,无法静下心来思考!

小新星观点:

①身为校长,要有“把事做正确”到“做正确的事”的觉悟,选择正确的方向和定位,学会抓大放小。

课程置换、课程顺延、课程叠加价值设计助力课消

③探索原有主营产品新形态,进行素质业务版块的回归



规范之下,传统教培机构如何适应及改变才能平稳渡过。


有的老师没接触过小新星童话剧的教学,不知道如何对老师进行培训?

小新星观点:

①机构需进行教学团队表演类师资的筛选,因为不是每一位老师都适合相对应的素养类、戏剧类、表演类课程。

②只有实打实的从教研、师资等方面对产品进行细致打磨,才能把竞争壁垒提高。


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了,在接下来的招生活动中,如何体现我们素质教育的元素?

小新星观点:

在做任何招生活动时,注意不要再带有任何噱头营销性质的宣传话术,我们的活动主题要积极的响应国家政策

②招生方式及呈现内容需要改变,区别以往传统招生方式,现阶段可结合公益性质活动或者剧场俱乐部的形式来进行招生。


团队还在正常工作,但是自己不知道该带领大家往哪里走?

小新星观点:

①团队惯性沉入业务,不失教育人的初心,这是职业化的表现。

②但如果对市场,客户及团队信息流动不关注、不敏感,容易失去方向感,也无法做出有效决策,更不用谈转型升级了。

③始终追求真理,坚持教育初心,明确目标方向,建立彼此信任,这是身为校长带着团队往下走的关键。


最后希望各位教育机构的校长们能够摆正心态,面对困难,理性抉择,科学转型。小新星将一直陪伴在各位的身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新星   初心   新政   素质教育   平稳   校长   观点   正确   团队   传统   老师   课程   模式   客户   机构   指南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