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中高考,谁能做到真正的坦然?对孩子未来的期待有错吗?

晚上,遛娃时,几个宝妈们激烈的讨论着学区房。


孩子升初中填写志愿的体验感受,明年面临小升初妈妈的担忧,幼儿园妈妈为了孩子上学对学区房的考虑,私立初中和公立初中要如何选择等等。


孩子的教育问题历年来都是父母的焦虑来源,幼儿园时希望孩子得到老师好的照顾,小学毕业希望孩子能派位到好一点的中学,因为好的中学上高中的几率会大很多。


如果孩子有更好的前途第一选择肯定是高中,而不是职高,可现在的教育政策是高中的录取名额只有百分之五十,意味着有百分之五十的孩子会被高中淘汰而选择职高。


没办法上高中,也就意味着与大学的距离就更远,这应该是每个父母焦虑的主要因素。所以,很多父母想尽一切办法购买学区房,为孩子争取一个好的起跑线。


面对孩子中高考,谁能做到真正的坦然?对孩子未来的期待有错吗?


01


记得之前与一个姐姐遛娃闲聊时,她说自己的大崽回老家读高中了,我当时很不解的问她,你们一家人都在长沙为何让大崽回老家读高中呢,见上一面都难。


姐姐说孩子考试的分数在长沙没办法进高中,只能上职高,但在老家可以读高中,最后还是选择让孩子读高中就只能回老家了。


也就是说每个城市高中的录取线是不同的,如果整个市的整体分数高也只会录取前50%,后50%即使在别的地区分数偏上也无法上高中,除非转城市上学。


可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转校的手续是比较麻烦的,还需要有人力物力的基础才能办理相关的转校手续,对有普通家庭这无疑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


面对孩子中高考,谁能做到真正的坦然?对孩子未来的期待有错吗?


02


可怜天下父母心,古有“孟母三迁”典故,今有竭尽所能购买学区房的父母。


每个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成年后有一份好的工作,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可这些的前提是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有了好的教育才能有适应社会发展的根本条件,否则都是空谈。


也有人会说小学毕业当老板的、有自己的事业的人也不少啊,可见学历不代表全部。如果把低学历事业有成与高学历事业有成的人来划分比例的话,我想结果是可以预料的。


高学历的的几率一定大很多,如同国家领导人,企业ceo,知名的企事业者,有几个没有上高中和大学的。一个人有幸福的生活可能并不需要高学历,可一个人要对社会有大的贡献就一定需要学历为基础。


为何应聘需要看学历?为何学历是进入公司和选择岗位的入场券,这都告诉我们学习、学历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

面对孩子中高考,谁能做到真正的坦然?对孩子未来的期待有错吗?


03


我一直坚信,国家的政策只会越变越好。


当下家长们的焦虑焦虑教育部一定能够感受到,今年在长沙开始执行全部微机派位,不再有提前录取,这个信息我感觉到在过几年我们国家普及高中一定是势在必行。


通过几年的疫情,我看到了中国的强大和愿力,当下的社会发展足以能够支撑和推动教育事业的新一轮改革,两会期间教育部人大代表提出“让父母持证上岗”的提议,让我感受到教育也即将开启新模式。


可回到当下,即将面临的小升初、初升高、高考的紧张状态依然存在,孩子的压力、父母的压力、对未来生活期望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压力,会让孩子和父母感受到深深的压抑。


如果当下我的孩子正处于这样的关键阶段,我肯定也会焦虑,无法做到真正的顺其自然。


面对孩子中高考,谁能做到真正的坦然?对孩子未来的期待有错吗?


04
面对这些不确定性,家长能做的又是什么呢?

督促孩子学习,提升学习成绩,给孩子报名课外补习班等等,这些行为都来自于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因为,对孩子的未来,父母能做的无疑就是努力工作赚钱给孩子提供更多的生活保障,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资源。


孩子从出生到步入社会,这个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都需要面对适者生存的恐惧,这种恐惧的来源并不只限于父母,是社会筛选过程的产物。


因为这种恐惧的存在,我们只能有自己觉得好的方式去应对,比如:要求孩子快速成长、控制孩子的思维和行为、对孩子不合理的期待、严格管理孩子的学习等等。


对孩子的期待——对未来的恐惧——对当下社会状态的无力——对孩子的控制,这一系列的思维形成了一个闭环,也循环的牵引着我们的情绪。


面对孩子中高考,谁能做到真正的坦然?对孩子未来的期待有错吗?


最后
如果感到无力,那就改变自己

如果有经济实力,能为孩子做好最后的兜底保障,这可以让父母有安全安,从而减轻自己的教育焦虑,那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就好。


如果经济条件有压力,那就从当下开始丰富和充盈自己,在这个拼爹妈的时代,拼的不仅仅是经济实力还有更重要的软实力——思维模式。


孩子的人生终究是要孩子自己去走,我们能保驾护航的时间是有期限的,教会孩子学习、思考、独立、迎难而上的去生活,要好过焦虑的生活状态。


每个人都应该抱有合理的期待去生活,让期待成为动力而不是压力,对孩子亦是,孩子的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和传承,我们允许孩子做自己,也允许自己对孩子有合理的期待。


接纳当下,不骄不躁,走向未来!即使有不确定性,也要微笑面对!


面对孩子中高考,谁能做到真正的坦然?对孩子未来的期待有错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期待   未来   孩子   教育部   学区   职高   长沙   不确定性   焦虑   坦然   恐惧   学历   父母   压力   高中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