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要爱,但不需要自我证明

你可以要爱,但不需要自我证明

作者|罗近月

首发|美灵心生活

ID|meilingxinli

我经常听到很多女性说:为什么我做了这么多,他还是不够爱我!

这句话的内在逻辑是:只要做得多、做得好,就可以被爱。

顺着这个逻辑,去经营关系的方向就是:想要被爱,努力自我证明就够了。

01 努力证明自己值得被爱,就会被爱吗?

想要证明自己的人,首先会给自己设定一条固定的跑道。

我们先来打个比方。

按照正常情况,你只要一进场,就有资格去领取一瓶矿泉水。

但是哪怕别人能领,你也觉得自己肯定不行,要先去跑个十圈八圈,然后很委婉地表达:“你看我跑了这十圈,你觉得怎么样?”

你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矿泉水,但你压根不会提矿泉水,你会认为:“如果你认可了我跑的这些圈,你自然就会满足我的需要,给我一瓶矿泉水!”

但对方可能以为你真找他要客观的评价,于是会很自然地说:“十圈有点少哦,跑二十圈更好吧!”

等你跑够了二十圈,对方又说:“好像还有跑五十圈的人……!”

然后,你一边抱怨对方的要求怎么这么高,转念又觉得:“好吧!我之所以没从你那里得到矿泉水,是因为我跑得还不够多!”

然后,好像你没有选择,只得继续跑。

等你跑完五十圈之后,你看到对方把最好一瓶水给了别人,你会无比愤怒:“我到底哪里做得不够好,你要这么对我!”

有的伴侣只会沉默,也有的伴侣抵不过自责,便开始反击:你不是没跑够100圈吗?

有的人就真的继续跑下去了;也有的人开始对关系绝望:“我做得那么多了,都没有得到一瓶矿泉水,看来我就是不值得别人给一瓶矿泉水!”

到最后,我们可能会埋怨、会怨恨,却一直忽视了一个问题:是谁先设定了要跑圈才可以得到矿泉水的条件?

其实,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定了这个条件障碍。

别人并不会这么去得到矿泉水,对方也不一定需要你这么做才给矿泉水,但是我们自己却觉得只有跑的圈足够多,才可以得到一瓶矿泉水。

这相当于,一进入关系,我们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难以逾越的条件障碍:只有先证明自己,你才值得被爱。

然而,这个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的条件,对自己是具有欺骗性的。

得到一瓶矿泉水和跑多少圈没有联系,证明自己和是否值得被爱也没有因果关系。

你可以要爱,但不需要自我证明

02 努力证明自己值得被爱,等于在证明自己不值得被爱

一个人问:“我哪里做得不好,你为什么不爱我?”

就相当于在问:为什么我走了那么远,却还没有到月球?

实际上,无论走多远,都是在地球上行走。走多远,和到月球,本就是不相关的两件事,我们却习惯了把他们看作是直接关联。

于是,一进入关系,我们就开始践行这个错误的条件假设,自动剥夺了轻松去得到的资格,先要把自己打到地平线以下,再用从地平线下爬出来的努力,来证明自己是值得站在地平线以上的。

我们希望对方满足自己的方式,是以奖赏的形式来出现。如果做得不够好,自然就不能给奖赏。

所以,不是别人要求太高,不是别人需要你去证明,而是你更想通过高难度的自我证明来获得奖赏。

然而,这仅仅是我们自己的需要,对于关系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

你会觉得自己做了这么多都没有得到,便会进一步相信:我还是不够好,我还是没有被爱,我还是不值得被爱。

这个循环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当你想要努力证明自己值得被爱时,你只会证明自己不值得被爱。

因为你一开始设定的条件,根本就到不了渴望的那个结果,跟你值不值得没有关系。

这就好比,你给自己计划的方向看似是去月球的,却本来就不是去月球的,最终你没有去到月球,跟你值不值得去月球没有关系。

你可以要爱,但不需要自我证明

03 你可以要爱,但不需要自我证明

这个模式可以长久地欺骗自己的原因,是当你寄期待获得别人的肯定之爱时,就进入了一个不断PUA自己、不断拔高被爱条件的过程。

比如,父母对孩子说:你努力学习,考到全班第一我就会爱你!

然后孩子努力了,绝大多数的孩子是做不到第一的。只会觉得,你不爱我,都是我做得不够好!并且相信,如果哪一天我做好了,是有被爱的可能的。

也有少数的孩子做到了,父母可能会暂时开心一点,但是过一段时间又会说:孩子,如果你能考全年级第一,我就更爱你!

这些关于爱而设定的条件,可以无穷尽地放大下去,那这些努力的孩子得到了爱吗?

并没有。

那他们没有得到爱,是因为他们没做好吗?

看起来直接的原因是这样,但实际上却是因为给不出爱的父母,给孩子设置了一个扭曲的被爱条件,

这却总能让孩子有一种幻想:如果我做得再好一点,就可能得到爱了!

这些孩子通过努力能到爱吗?

其实是得不到的!当他们需要为了爱而努力证明自己时,他们其实并没有得到爱,也将不会得到爱。

当他们进入亲密关系的时候,他们就会重启这个熟悉的模式,甚至在别人还没有要求自己之前,就开始暗自努力。

这很辛苦、很心酸、也很痛苦,却让他们感到安全和充满希望。

直到在关系里努力很多年,可以在关系里撒下一个漫天大网时,收拢一看,才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根本不在这里。

其实,一开始就不在这里,是我们过去的养育模式,让自己总觉得努力可以到达那里。

在孩童模式里,只有你做好了,才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而在成人模式是,你想要就去得到,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

只有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的人,才会去自我证明。而自我证明的结果,也会进一步让自己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

要打破这个痛苦的闭环,就需要爆破原来错误的条件假设,要相信:不是只有更好,才值得更爱!哪怕有的人不喜欢你、不爱你,但你仍然值得被爱,这不需要任何证明!

你要学习耐受住不被爱的恐惧,勇敢地站在地平线之上,如果真的想要,就去需要、表达和争取,而不是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暗自努力。用真实的自己,才能收获真正的爱!

你可以要爱,但不需要自我证明

(插图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作者简介:罗近月,心理咨询师,专栏作家,十年深耕自我成长领域,陪伴迷茫中的女性看见自己,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已出版书籍《当你看得见自己,爱才能看见你》、《生活需要幸福力》,微信公众号【美灵心生活】ID:meilingxinli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自我   近月   可能会   值不值得   月球   矿泉水   地平线   伴侣   父母   条件   努力   自然   模式   关系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