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性女王”再爆金句,揭露11年婚姻真相:女人的幸福,从来不在对方身上

“率性女王”再爆金句,揭露11年婚姻真相:女人的幸福,从来不在对方身上

来源 | 张德芬空间(ID:tefenchangpublic5)

“率性女王”再爆金句,揭露11年婚姻真相:女人的幸福,从来不在对方身上

嫁给爱情的应采儿,一直过得很幸福,动不动就疯狂秀恩爱。

最近,她在节目《听姐说》里又很搞笑地撒了一波花式狗粮。

她说结婚11年了还能那么幸福,并不是“山鸡哥”有多感动自己,而是因为懂得自我感动,并呼吁大家要爱自己,欣赏自己。

“率性女王”再爆金句,揭露11年婚姻真相:女人的幸福,从来不在对方身上

还举例说,白雪公主的后妈为什么每天都不开心,最后成了巫婆,就是因为每天就是问魔镜世界上谁是最美丽的人,把评判自我价值感的主动权交给了魔镜。

而如果是她,就会每天对魔镜说:我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

她身上透射出来的满满自信和正向能量,让人赞赏又反思。

显然,应采儿对自我有着深刻的认同感,可以无条件地接纳自己、认同自己,才会被自己所感动,向大家敞开真实快乐的自己。

而若建立在外部条件下的认同感,往往不堪一击,难以点亮生命里永恒的光。

“率性女王”再爆金句,揭露11年婚姻真相:女人的幸福,从来不在对方身上

沉浸外部世界寻找光,终将暗淡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说,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我认同。

是的,自我认同,就像我们生命的光,没有它,我们的行走虚弱而缺乏支撑。

我们都渴望自我认同,只不过很多人都像白雪公主的后妈,把定义自我价值感的权力交给了外界的评价体系。

比如:

很多人在公众场合,即使违背意愿,也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因为担心自己和别人格格不入。

有的人因为从小生活比较贫困,害怕自己被人看不起,就拼命学习工作,功利性的追逐目标,只为获得他人的肯定……

外界的评判和观点会对自己造成深刻影响,并且内化成自我认知的一部分,心理学称之为“投射性认同”

但是,这种过度依赖于外界寻找得到的认同感,短暂且易逝。

“率性女王”再爆金句,揭露11年婚姻真相:女人的幸福,从来不在对方身上

《世上另一个我》这本书讲到过一个故事:

阿历克斯和林赛是一对姐妹。

姐姐阿历克斯长得非常漂亮,从小就备受关注,去了哪里都是人群中的焦点。

她自己也一度沉浸在容貌的自我认同里不能自拔,没有发挥自己的天赋和才华。

而妹妹林赛长相普通,在姐姐美貌光环的映衬从小就自卑,觉得和姐姐走在一起,别人只会注意到姐姐。

她内心极其希望找到自己的光辉点,于是很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拿到学位后还得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

她认为,只有表现出自己的聪明和取得成就,才能和姐姐一决高下。在某种意义上说,她的学位、事业和赚的钱就是她对自己的身份认同。

然而,命运却给这对姐妹下了一记重拳。

阿历克斯患上重病,因为长期做辐射和药物治疗,秃了头,身材变得臃肿,再也不是从前的那个美人。

而林赛因为意外而丢掉了工作,也不再是曾经叱咤职场的女强人。

姐妹俩双双失去了自我认同感,一度颓废,对生活丧失信心,甚至觉得:“我不再是我,我已经没有意义活下去。”

可见,之前她们内心因为外界的评判而获得的自我认同感,就如短暂照亮过生命的光,当她们依赖的外在条件消失了,也随之暗淡了下去。

建立在有条件基础上的爱和认同,最终都会被条件所束缚,得不到真正的爱和认同。

“率性女王”再爆金句,揭露11年婚姻真相:女人的幸福,从来不在对方身上

你的内心,为什么总是没有光?

我们的内心为什么会如此饥饿,总是忍不住伸向外部世界寻找自我认同感?

因为我们的内心没有光,看不见自身本来具有的价值。

也许,这和我们从小就被嫌弃,被忽视,不被爱,或者遭受过别人的很多攻击和伤害有关。

过往的创伤会让我们自卑,潜意识认为自己不值得被欣赏,不值得被爱,于是不断从外部找寻别人的认可以填补内心的缺口。

“率性女王”再爆金句,揭露11年婚姻真相:女人的幸福,从来不在对方身上

比如,我认识的一个朋友M先生,小时候因为父母离异,经常被在寄养在老人和亲戚家,过着寄人篱下、缺爱缺温暖的生活。

他觉得自己不被爱,肯定是自己不够好,只有自己够优秀,才能得到家人和他人的欣赏。

于是,他从小就目标感很强,一旦确立目标就会全力以赴。

先是凭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好大学,毕业后还打拼成了很有钱的商人。

但是,他每次达成一个心愿,如果找不到新的目标,内心就会陷入一种困惑,甚至找不到生命存在的意义。

他依赖于外部的肯定喂养自己,内在始终是个无法自给自足的饥饿小孩,当失去了相关条件的供给,不可避免地就会掉入内心的空洞。

生活中还有很多像M先生这样的人,专注于取得外部标准下的成就以体现自我的价值感,在自己奋力打拼的过程中,也逐渐迷失在外界的幻相之中,听不见内心真实的需求和感受。

等到目标实现后才恍然发觉,似乎这一切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从而被极度的空虚感占满内在的空间。

原来,我们苦苦于外界寻觅得到的认同,因为并非是真实自我的呈现,终究也会受外界所束缚。

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并不存在于外部世界,而是自己的内在本就具有宝贵的资源。

电影《阿甘正传》里的阿甘,就是个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在学校里经常受别的小孩的嘲笑和恶搞。

“率性女王”再爆金句,揭露11年婚姻真相:女人的幸福,从来不在对方身上

可是,受母亲正面教育的影响,他把生活当作一盒甜美的巧克力,并且对自己充满信心,不顾外界的目光,专心做自己。

他一边努力健身克服自身的缺陷,一边刻苦学习,长大后成了橄榄球巨星,还开公司做了大老板。

他对自我有足够的认同感,才不会因为外界的评判而动摇自己的人生观,更是坚守初心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生命本就丰盛美好,值得我们去爱,去挖掘它的价值。

即便我们没有阿甘那样有营养的原生家庭,也可以通过修炼自己,获得内在的圆满。

“率性女王”再爆金句,揭露11年婚姻真相:女人的幸福,从来不在对方身上

生命本是最贵的礼物,值得无条件去爱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个体生来就是有价值的,接纳绝不应该是有条件的,无条件的接纳自己是我们拥有美好人生的关键。

生命中有很多挫折和不幸,都是因为我们自己过多追求外部的东西,不懂接纳自己,爱惜自己而创造出来的。

真正让生命饱满自在,我们要意识到生命本就是上天馈赠给自己的最珍贵礼物,要认同自己、接纳自己,这样才能找到心灵的力量,深挖生命的价值。

没有自我认同和对自己的爱,你就不会创造一个能量场,吸引自己喜欢的人来爱你。

“率性女王”再爆金句,揭露11年婚姻真相:女人的幸福,从来不在对方身上

生命是个奇迹,当你学会爱自己,接受自己,认同自己,爱自己的身体、爱自己的心灵,才会让自己充满魅力,吸引更多和你频率相同的人参与你的生活。

真正的自我认同包含了对自我的了解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了解社会和了解自己后,通过体验、试错、反思,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自我评价体系,从而树立自己的正常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

当你真正付出努力,去践行自己的价值观,完成内在的自我认同时,才是一个成熟和完整的人。

内在没有光,没有意识,你当然会向外找寻自我认同。

我们只有把生命当作一个爱的体验过程,才能真正活在爱的世界里。

不论你出生于怎样的家庭,遭遇过怎样的困难、痛苦,你都要记得:

我的生命有自己的价值,即便别人不爱我,我也仍然可以选择爱自己,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度过一生。

就像朋友M先生,经历过一段段抑郁的至暗时刻后,觉悟到别人的肯定并不能真正让自己快乐,自己完全有能力取悦自己。

于是,他不再活在别人的目光里,选择退出拼杀已久的大城市,回到自己出生的小城开了一家咖啡厅,过上了休闲自得的惬意生活。

这样的举动或许让许多人不理解,他释怀地说,渐渐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他也终于在无条件去爱自己、接纳自己,活成真实的自己后,得到了内心真正的自我认同。

“率性女王”再爆金句,揭露11年婚姻真相:女人的幸福,从来不在对方身上

生命的价值没有贵贱之分,我们要感恩生命的一切馈赠,遵照自己真实的感受活出真正的自我。

这是一个不断自我感动的过程,因为我们看得见自己的价值,听得见自己的声音,深爱着自己的呼吸,雕琢着自己想要的模样……

爱的本质是无条件的接纳。

接纳自己,正是认同自己的开端。

愿我们都能挖掘生命发光的潜能,找寻自己生命的支点与位置,活出属于自我的认同!

“率性女王”再爆金句,揭露11年婚姻真相:女人的幸福,从来不在对方身上“率性女王”再爆金句,揭露11年婚姻真相:女人的幸福,从来不在对方身上

来源:张德芬空间(ID:tefenchangpublic5),分享自我负责的理念,倡导心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读者产生积极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后妈   魔镜   女王   有光   外界   真相   认同感   内心   身上   姐姐   意义   婚姻   条件   自我   目标   真实   价值   生命   幸福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