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良好性格的培养

性格,是指个体的性情风格,主要体现在个体对自己、对他人、对事物的态度及所采取的言行,即具有一定个性特征的较为固定的表达态度、情绪、倾向、愿望、做法等内容的习惯、作风等言行表达特征。

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性格还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品质。良好的性格对社会有积极意义,使人上进、奋发、图强。那么,良好的性格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家长又应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呢?

良好性格包含哪些内容


〇 正确的态度

比如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热爱生活、自强专注执着、正直谦虚有礼、遵守纪律,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勤奋踏实,有责任感。


〇 坚强的意志

做事情有恒心,有毅力,能坚持不懈地把事情做完做好;有良好的自控自律能力,遇到困难不退缩。


〇 积极情绪及良好调节能力

即能够经常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情感,能够积极地对待学习和生活,在遇到事情时能够分析原因,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一味的发脾气。


非智力因素——良好性格的培养


简单来说就是:自知、自信、自强、自律、乐观、开朗、坚强、冷静、善良、热情、认真、负责、勤奋、乐学……这里,特别要提到人际交往方面,应该能够在接纳别人和自己观念的差别的基础上和他人维持良好关系。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性格


〇 正确看待先天条件,创造良好家教环境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容貌、天赋异禀,有些孩子生下来就相对于其他孩子坚强、勇敢、细致、认真;有些孩子则相对软弱、胆小、粗心、糊弄。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先天条件,不抱怨、不拒绝,积极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样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俗话说“环境塑造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家长就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父母和睦,积极乐观,自信自律,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理解、关心、信任,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自然会养成良好的性格。


〇 陪孩子多读书

读书可以影响改变一个人的性情性格。读书可以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增加自信,让内心变得强大起来,理解失败挫折的意义。所以从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要坚持多陪孩子读书,多给孩子讲故事,多和孩子讨论,帮助孩子从小树立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良好性格。


非智力因素——良好性格的培养


〇 培养兴趣爱好

广泛持久积极的兴趣爱好,可以让孩子了解、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帮孩子获得更多自信,以及让孩子的生活更丰富快乐。因此家长应积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广泛的孩子性格通常也都很好。家长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时候,要注意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能强制孩子选择什么,也不要有太高的要求,能够坚持、从中获得乐趣最重要。


〇 给予尊重信任

总是生活在父母严苛的管教之下,没有自由、缺少尊重和信任的孩子,往往不敢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也缺少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凡事缺乏兴趣。孩子的自信乐观快乐比什么都重要,这样的孩子也更容易获得幸福和成功,而自信乐观快乐的前提是,孩子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尊重和信任。


〇 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交往,不要控制孩子的交往自由,引导孩子遇到困难或问题多和老师同学交流沟通。家长不要为了孩子取得好成绩,整天都是让孩子在学习而缺少玩伴,有朋友、人际关系和谐,也是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一项重要内容。


总之,家庭是熏陶孩子良好性格形成的熔炉,家长不露痕迹的“潜教育”——环境育人、行为育人、关爱育人,才能培养出孩子良好的性格,孩子的未来才能更加精彩!



非智力因素——良好性格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性格   家庭教育   自强   乐观   自信   坚强   情绪   态度   家长   事情   正确   父母   智力因素   孩子   环境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