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兰州当兵——成了“网红”

本文来自于投稿,作者潘朝晖。

春天虽姗姗来迟,但终于眷顾到了兰州。这座著名的西北重镇,此时才露出了她迷人的妆容。春天染绿了原本都是灰黄色的山峦,各种各样的树木绽新芽、抽新枝, 青青草儿那种特有的嫩80绿,向着远方延伸、再延伸……直到望不见。

这个季节就是刺槐盛开的时候,一串串雪白的花朵密密砸砸,满树满枝,肆意放任地挂下来,发出阵阵清香。置身树下,令人目眩神迷。走在花香四溢的路上,不由自主就会想念家乡:我的父母、弟 弟、妹妹、同学,你们都好吗?

查线,是我们通讯外线兵的一项主要任务。整个白天,部队进行军事训练,偶尔也安排政治学习。为了掌握爬杆这个通讯兵的基本功,我和我的战友曾苦练不已。

爬杆,顾名思义就是爬电线杆 了。军用电线杆可不是一 般的木杆,杆子外面刷了一层又一层的柏油。到了冬天,冰得石刮挺硬。杆 又非常高,要想爬上去,实非易事。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副脚扣子,用纯钢铸造。其前端呈半圆形,内 侧有尖锐的刺,以便扎进杆子,用来固定人的位置。后端是一个脚能伸进去、卡在脚弓处的方形框。爬杆时左右脚扣子交替咬住杆子,双手轮流往上攀缘,直至爬到手够得着电线的高度。然后一只脚死死踩住脚扣子,另一只脚紧紧勾住杆子。双手可以完全脱开,操作电线和电话机。

话机外套是皮质的,一般都挂在身上。爬杆时常会发生意外,一不留神就从高高的杆上“哧溜”下来,手掌皮磨破是小事,人砸在地上还会受伤。

我们还用码表计时,看谁上杆稳,架线快,人人练得不亦乐乎。

我们团指挥连外线班的任务,首先是架线,要接通团部指挥所与各营、连的通讯联系;然后是查 线,一旦联系中断,立即出发,查找故障处并予以排除。

故障主要是断线,或者是线互相缠绕。战时如果断线,手头又没有余线,距离又够得着的话,就用人当导体。手臂张开,两手分别拉住两头电线,保持线路畅通。

此时,如果电话那头摇电话机,一股电流瞬间便通过身体,人会颤抖。这个镜头,我们在电影里经常能看到。

查线主要靠那个随手携带的电话机,它装在一个皮制的外套里。皮套上有两根背带,可以背在肩上。话机上有两根外接线, 终端有金属夹子及针刺。这样就可以在整条线路的任何地方,用夹子或针接通电话。

部队电话线有两种,一种是硬线,裸露的金属线,固定在电线杆上。另外一种是软线,就地铺设,就是那种外层是黑色塑料的电线。查线时,碰到金属线就用夹子,如果是塑料线就用针刺。

走一段距离就试一下,能接通团部时便再往前走。直到找到故障点,予以排除。

平时必须还得了解熟悉电话机的结构功用,要会拆装,能排故障。学这个,有文化的战士就方便了。因为中学里学过物理,知道原理。只是苦了那些没文化的兵,自然得费很大的劲,才勉强弄得懂。

电话兵的这些基本技术,部队天天训练,经常考核点评。我掌握得比较快,也感到挺有兴趣。

有查线任务时,背了付脚扣子、电话机,当然还有枪,就出发了。一般是两个人,走出团部及营房,走过附近工厂和农村,走入大山与河流。

近的几个小时回来,远的甚至要一天或者一个晚上。我们团的炮连阵地都在高高的山头上,每个连队也有外线兵。一旦电话不通,同时也会出发去查线。他们与指挥连外线班相向而行,这就缩短了排除故障的时间。

(更多军旅故事,请关注鹰眼观天,欢迎投稿)


我在兰州当兵——成了“网红”


外线班虽然比其他班辛苦,但常能走出去,比较自由而不觉枯燥,但查线时也会有意外。

有一次班长让我一个人出去,我也像往常一样就出发了。走啊走,查啊查。不知不觉走入了山里, 走半天都不见一个人影。眼见着太阳渐渐偏西,心里不禁有点着急。

正在这个时候,突然间从我右侧山上下来5、6个人,个个都是精壮汉子。年龄在30多岁的样子,手里没有拿东西。这些人是干什么的呢?怎么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个地方?

我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一个疑问:莫不是传说中的土匪?兰州这个地方,解放前是马家军的地盘。马匪被消灭后,零星残余逃到人迹罕至的深山里,干起了土匪的勾当。打家劫舍,时有老百姓遭殃的事情发生。

想到这里,我神经高度紧张,不由自主地把枪从肩上拿到了手里。我们外线班的配枪都是冲锋枪。枪管外层都是空洞,以便散热。枪托是空心金属的,可以向上折叠扣在枪身上。

虽然手里有枪,但其实跟没有差不多,因为没有子弹。说来挺可笑,我们的枪从来都不配备子弹。背着它也就是吓唬人的,反正人家又不知道。

我故作镇静,目不斜 视,步子不变,径直向前走。刚刚好就走在这些人的前面一点点,与他们擦肩而过。我脑后能感知到, 他们越过了这条路,然后向左边山上爬。

我缓了口气,不觉满腹狐疑,这些人是干什么的?看上去完全不是农民。而在这个地方,除了农民还能有谁?转而又一 想,他们即使真的是土匪,也没有必要对一个解放军战士下手吧?战士身上是没有钱的。

说到钱,那个时候还真不是问题。理想信仰比天高,视金钱如粪土。当兵第一年,我的津贴是每月6元;第二年是7元,第三年是8元,每年增加一元;到第四年是10元。这就叫义务兵。

线路故障排除了,我们就回连队。有时候就站在路上,搭经过的车辆。司机看到解放军会立即停车,一些热情的司机还会特地送上一段路,军民关系极其融合。这一点在兰州这个军事重镇,尤为突 出。

部队除了训练队列、 内务、技术以外,还有就是政治学习。那个时候,部队事事处处都要突出政治。

部队政治学习,主要是学习毛主席语录,学习报纸,还有团政治处下发的各种学习资料。

学习要有针对性,要时时联系自己,不允许空洞无物。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在实践中得以运用。事实证明,这的确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部队学习的有些东西,对我来说早已轻车熟路,有的甚至烂熟于胸了。比如毛主席语录,能熟练背诵的不知有多少。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也都读过不止一遍。我是在大字报、大辩论中,学习了毛主席的文章、语段、语录。

有一次讨论发言,我联系自己思想实际,说了很多内容。班长听后,大为赞赏,问:“大家刚才听了潘朝晖的发言有什么想法?”他这样问,就是表示肯定,想启发大家谈一下。

没想到有个安徽兵脱口说:“没有什么想法。”大家都笑了起来,班长有点窘,也有点恼怒。就批评他:“没文化就是没文化,以后要多学习学习。”

我这个在内务队列技术上都表现优异的兵、在政治学习上尤其突出的兵,短短3个月左右时间,在不同的时间场合, 被班长、排长、连首长接二连三地表扬,我成了新兵的楷模,用现在的话说,实打实变成了“网红”!

似乎,大好的前程在等着我。可世事难料,且听下回分解。

(更多人生故事,请关注鹰眼观天,欢迎投稿)


我在兰州当兵——成了“网红”


鹰眼观察;

新兵,都是积极要求进步的,没有几个人敢去部队混日子,因为那太难混了!

在部队能脱颖而出的,要么扎实肯干、勤勤恳恳,要么聪明能干、勤学苦练,或者多才多艺、受人喜欢,还有就是注重学习、善于钻研,以及身有特长、业务精湛等等,反正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长处。

本文作者因为有入伍前的“从政”经历,有文化,有理想,而且认真扎实、吃苦耐劳,所以很快就成为上上下下都喜欢的楷模。照此发展,前途无量。但人生之路哪有一马平川,后面如何,且待续篇。

(更多军旅故事,请关注鹰眼观天,欢迎投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兰州   脚扣   团部   杆子   外线   夹子   电线杆   土匪   电话机   这个地方   班长   电线   部队   故障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