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史上战略制胜的长勺之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桓公因为鲁国曾用武力支持过他的兄弟公子纠争夺君位,特派兵攻打鲁国。齐鲁两国准备在鲁国长勺展开一场激烈战争。鲁国庄公准备迎战。

春秋史上战略制胜的长勺之战

曹刿在战前请求进见庄公。曹刿同乡对他说“那些有肉吃的大人物在谋划这种事情,你跟着去掺合什么”。曹刿回答自己的老乡说“那些吃肉的大人物见识是短浅的,看不到长远的事情”。曹刿就此入宫去进见庄公。

在迎战策略上,庄公认为把衣服食物这些东西分给百姓,百姓就会跟随大王出战。或者在祭祀时不谎报牲畜和玉帛,诚实不欺。曹刿认为这些只是小恩小惠或是小信小诚,既不能感动百姓也不能让神灵降福。曹刿认为根据实际情况一一明察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这种才是尽心竭力为人民办事的态度,凭借着这一点,可以带着人们去打仗。

春秋史上战略制胜的长勺之战

庄公和曹刿一同乘车来到了长勺。齐军率先敲起擂鼓,准备进攻,连敲三次后,鲁国才开始反攻。齐军大败逃跑,曹刿先仔细观察了齐军兵车逃跑时乱糟糟的车辙印迹才让鲁军追击。

最后鲁国完全获胜打败齐军。庄公向曹刿问起以弱胜强原因,曹刿分析,作战靠的是勇气,齐军擂第一通鼓可以振奋士气,第二遍士气已经衰减,到第三遍士气就泄尽了。这时候有利于我军追击。但齐国战术难定,因此观看他们的车辙痕迹是否凌乱来判断是否有诈,再决定是否乘胜追击。

春秋史上战略制胜的长勺之战

曹刿在政治上远见卓识,敢于进谏,为民进谏,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国热情。在军事上冷静沉着, 胸有成竹,计谋出众,做事谨慎。是个极为不凡的指挥官形象。此外还不可忽视另一个人物鲁国公,鲁国公虚心若谷,善用人才,总结经验,提高自身才干,也是这次战争能获得胜利不可或缺的因素。这次长勺之战是春秋战国史上典型的以少胜多案例,体现了战略战术思想的重要性,这种思想还特别受毛泽东的赏识,他曾在论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中引述了这场战争,他非常欣赏曹刿这种“你疲我打”的行动方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兵车   齐鲁   以弱胜强   小恩小惠   车辙   远见卓识   战略战术   玉帛   爱国   大人物   士气   春秋   事情   战争   百姓   思想   战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