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种普遍存在的“中国式”父母 将导致孩子从小自尊感低

行为心理学家观察发现,一个学龄前的孩子,每20秒就需要一次家长的关注。社会科学研究发现,刚出生的婴儿,就已经可以通过父母的表情体态,读懂父母的情感提示。

同时,宝宝也会用自己的表情和体态做出回应。如果父母可以敏锐地回应宝宝的提示,用眼睛和他交流,用儿语也就是婴儿咿咿呀呀的语言和他对话,这些宝宝就会更早地学会情绪调节。

父母对孩子的回应程度,将决定一个孩子情商的高低,可以说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从他还在襁褓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这两种普遍存在的“中国式”父母 将导致孩子从小自尊感低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而很多中国家长都会借助一些育儿理论来规范孩子的不良行为,但是却对这些不良行为背后的情绪毫不理会,典型的有两种:

1.忽视型。

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他们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举个例子:

小莉哄3岁的儿子穿外套的时候,她已经上班快要迟到了。一顿仓促的早餐和关于穿哪双鞋的争执之后,儿子的情绪也很紧张了,出门前,儿子和小莉说,他不想去幼儿园了,只想待在家里玩,小莉直截了当的拒绝了之后,儿子蹲在地上大哭起来。

但在小莉眼里,孩子离开家没什么大不了的,她认为儿子的想法很可笑,这有什么可难过的。她的方法是用饼干哄孩子,转移注意力,给他讲幼儿园的生活很有趣。生活中像小莉这有做法的家长可不再少数,你可能觉得,这有很好啊,孩子被好吃的吸引不就不哭了吗,然后就乖乖去幼儿园了。

这两种普遍存在的“中国式”父母 将导致孩子从小自尊感低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这种就是典型的忽视型的父母: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他们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关闭情绪通道,认为孩子的情绪是不理智的,因此没必要当回事,对孩子们的话也没有兴趣听,认为消极情绪是有害的,然而后不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认为时间可以解决一切。

有些家长并不是故意要这样做,但从与孩子交流的实际行动看来,他们确实忽视了孩子的情绪。这样的教养方式,问题在哪里呢?

孩子并不能觉得自己的情绪被人理解,也并不能得到安慰,它会对孩子产生这样一种影响,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感受是错的,不恰当的,不被认可的。会觉得是自己身上有问题,时间长了,他就会不相信自己的内心。导致他们的自尊感低,也不会调整情绪。

这两种普遍存在的“中国式”父母 将导致孩子从小自尊感低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2.压抑型:

同样导致孩子自尊感低的,就是脾气火爆的家长,他们可就没什么耐心了,直接对孩子发一通火,警告孩子不许再闹,再闹就揍你。

这种就是“压抑型”的家长,不管孩子是不是有不良行为,他们对孩子的消极情绪都是批评的态度,经常斥责打骂孩子,认为消极情绪是孩子性格不好的表现,甚至觉得孩子不听话、哭闹是在给自己脸上抹黑。

尤其是父亲对待儿子的时候,一位冷酷的父亲,觉得男孩子嘛,就应该经得起摔打,不然怎么在残酷的社会中经受考验呢?甚至觉得悲伤情绪是浪费精力的,为丢了个玩具悲伤,不是什么值得的事,你的小狗死了,悲伤一下还差不多。压抑型的家长不认可孩子的情绪,这跟忽视型家长一样,都会导致孩子不相信自己的判断,怀疑自己的情绪。在长大后面对生活的挑战,反而不会应对。

这两种普遍存在的“中国式”父母 将导致孩子从小自尊感低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忽视和压抑孩子情绪的行为呢?这可能跟父母的童年生活有关。

有的父母从小生活在暴力的环境中,他们的父母就经常争吵,面对争吵的时候,他们可能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敢出声,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也不敢讨论父母的问题,这很可能让父母更生气,所以等他们长大后,就会回避冲突,也不知道如何跟孩子讨论负面情绪。

还有的父母小时候生活在贫困或者疏忽大意的家庭中,他们从小就担当起了拯救者的角色,总想给孩子自己小时候没有得到的关爱,他们就像能够摆平任何困难的超人父母,一旦没法满足孩子的某个要求时,他们就会心烦意乱,时间一长,他们会把孩子的每一次难过当成没法满足的任务,越来越沮丧,感到孩子在左右自己,所以就开始有意缩小孩子感到的紧张情绪,把问题搁置一边然后慢慢淡忘。

这两种普遍存在的“中国式”父母 将导致孩子从小自尊感低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这些都不算是高情商的行为方式。追根溯源,父母在童年学习调整情绪的时期,并没有得到外界的帮助,他们自己根本不知道怎样在孩子面前表露情绪。

其实孩子的负面情绪并不可怕,父母大可把它当成是一个机会,一个跟孩子交流感受、增进亲密关系的机会,这就叫共情。高情商的家长,是可以与孩子共享情绪的。当孩子表达情绪的时候,他们会很欣赏,因为这证明孩子和他们有着同样的价值观。

父母的情绪表露是对孩子如何表达情绪最有效的诠释。比如,父母们经过激烈争吵,达成了和解,孩子也会学习如何化解冲突。父母在悲伤时依然互相关心,给予对方支持,孩子也会学习如何分享彼此的悲伤,如何建立情感的联结。如果父母对孩子造成了伤害,父母也要大方向孩子道歉,用行动告诉孩子如何处理内疚和悔恨。

这两种普遍存在的“中国式”父母 将导致孩子从小自尊感低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如果您想获取更多儿童自闭症(孤独症)相关资讯,可以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上海六一儿童医院」,他们将每天推送科学、合理、专业的儿童健康知识,为您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也欢迎各位将文章转发给身边需要的朋友,或在下方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

注:目前上海六一儿童医院是上海市医保定点儿童专科医院,医院有知名儿科诊疗专家随时候诊。若您的同事或朋友的孩子出现了各种发育行为性疾病,可拨打免费咨询热线【021-65861120】,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状况,为您提供就医指导和健康咨询~

这两种普遍存在的“中国式”父母 将导致孩子从小自尊感低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儿童医院   父母   孩子   都会   消极   注意力   情商   幼儿园   悲伤   情绪   小莉   儿子   家长   图片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