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训练日记——示范加引导,孩子学的好

家庭训练日记

早上,宝宝拎着刚买的脏衣篮玩儿,我告诉他是篮子。我站在篮子里,宝宝拉着我的手让我出来,可是不知怎么说,我教他说:“妈妈出来。”后来,他自己进到里面,又要让我进去,我教他说:“妈妈进来。”


家庭训练日记——示范加引导,孩子学的好


上午我和宝爸去上班,宝宝跟奶奶去花园里找小朋友玩儿。

中午我下班时,宝宝正在自己喝米粥。

下午,我开车带宝宝去姥姥家,等红绿灯的时候我回头看看他,他笑了,我说:“妈妈在开车。”宝宝也跟着我说;我又说:“妈妈开车带宝宝去姥姥家”。

在姥姥家,宝宝玩儿了一会儿切水果,看了一会儿巧虎,后来,我和宝爸带他去看老爷爷。今天在老爷爷家宝宝一点也不认生,自己走进屋里坐在小板凳上,我跟宝宝说:“这个小板凳是妈妈和小姨小时候坐过的。”宝爸抱着宝宝到老爷爷面前,我教他叫“老爷爷”,也许人太多了,宝宝不知道哪个是老爷爷,所以不开口。

大家吃饭的时候,宝宝指着桌子上的菜说“海鲜”,这一定是想起了爸爸去饭店吃饭的场景了。这一桌人几乎都是宝宝的姥爷,我们教宝宝说“姥爷吃菜”“姥爷喝酒”。晚上走的时候,宝宝挨个跟他们说再见。

大赛爸爸说

在学习语言中,描述正在发生的事,宝宝正在注意或做的事,他会很愿意跟着说。比如开车去姥姥家时,妈妈告诉宝宝“妈妈开车”,宝宝会很快学会这个短句。

当宝宝想实现“愿望”但是组织不出语言时,这时需求是刚需,经过“困难”后,他会狠狠记住“妈妈的语言”,当下次呈现相同场景时便脱口而出。

因为认知的制约,也许出现和事实的误差,比如在老爷爷吃饭时指着桌子上的菜说“海鲜”,但这个错误是有“思想过程”,错得有道理。这时,我们只要告诉宝宝“xx菜”就行了,宝宝就在这种不断矫正中掌握好用的语言。

宝宝的听和说并不同频,在教孩子说短句的同时,听力上要接触复杂一些的句子,比如“妈妈开车,带宝宝去姥姥家”,这样有助于宝宝思维水平的提高。

家庭训练日记——示范加引导,孩子学的好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所以在学习语言中,适当设置一些问题和宝宝互动。比如在开车去姥姥家的路上,可以问:“宝宝,咱们去哪呀?”

在学习语言中,妈妈示范是必要的,但引导宝宝自己说也很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认生   短句   姥爷   老爷爷   红绿灯   篮子   误差   板凳   会儿   海鲜   场景   爸爸   妈妈   语言   宝宝   孩子   家庭   日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