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生活把孩子给老人带?劝你别这么做,不然等着你的是三种结局

时下年轻的家庭承受着较重的生活压力,这使得年轻的父母们不得不求助老人帮忙带娃。有的父母选择让老人来家里常住,有的父母选择把孩子送到老人身边。虽然说不能够亲手带大孩子,这着实让年轻的父母心里有一些缺憾,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这似乎是一种最好的方式了,毕竟这不仅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同时也可以让年轻的父母更好的忙事业。不过把孩子交给老人带看似完美地解决了问题,但是其实这么做却也有隐患。


为了生活把孩子给老人带?劝你别这么做,不然等着你的是三种结局

年轻宝妈为了攒奶粉钱,不得已把孩子送回乡下老家,等到孩子上幼儿园后宝妈才后悔

荣丽是一名95后宝妈,本没有生育打算的她意外怀孕了。好不容易休完产假,荣丽便赶紧回到了职场。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工作不能丢,只靠老公那几千块的工资根本养不起孩子。一开始荣丽的妈妈前来帮忙带娃,可是老人家对于城里的生活并不适应,于是等到给孩子断奶后,荣丽的妈妈便想要把孩子带回老家照顾,为了不让亲妈为难,荣丽便好答应了。


为了生活把孩子给老人带?劝你别这么做,不然等着你的是三种结局

可是因为荣丽是远嫁,所以在宝宝一岁后,荣丽便只能通过视频的方式每天和宝宝见面,平时根本没有办法回到老家。就这样,宝宝跟着姥姥在老家过了两年。终于等到宝宝上幼儿园了,荣丽便赶紧把孩子接到了自己身边。可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虽然每天都和孩子见面,但是真正住到一起后,孩子跟自己却不亲,在孩子眼中,姥姥是和她最亲的人。

看到孩子和自己疏远的样子,荣丽觉得十分难受。她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想要让孩子生活得更好,可是没想到这一切以孩子与自己的亲密为代价。为此荣丽也没少受到老公的埋怨,因为当时荣丽的老公并不同意把孩子送走。得不到孩子的亲昵,也得不到老公的理解,这样容易觉得十分委屈,她不知道当初为了生活把孩子交给老人带的选择是否真的做错了?


为了生活把孩子给老人带?劝你别这么做,不然等着你的是三种结局

为了生活把孩子交给老人带,有可能会遭遇哪三种结局?

在孩子婴幼儿时期,他们内心对于安全感的诉求是十分强烈的,如果孩子与父母分离,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他们内心的安全感受到损耗,自然与父母的情感关系无法更亲密。而且这个年龄产生的疏离是在此之后,很长时间内都无法进行弥补的。

把孩子交给老人带,老人疼晚辈自然不必说,但是这种过分宠溺也很有可能会把孩子养得过于娇纵。孩子的眼中只有自己,在言行表达上更是为所欲为。习惯了被宠溺的孩子在其长大后也很容易表现得自私冷漠不懂感恩。


为了生活把孩子给老人带?劝你别这么做,不然等着你的是三种结局

虽然说把孩子交给老人带更放心,但是不得不说,有些老人在教育观念上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合理性,比如说重男轻女。如果老人在教育观念上存在着偏差,那么这势必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是非观形成,如果受到了家庭教育中的误导的话,那么这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三观形成以及性格形成。


为了生活把孩子给老人带?劝你别这么做,不然等着你的是三种结局

如果迫不得已把孩子交给老人带,父母们应该做好哪些事?

虽然有老人帮忙带,但是父母们一定要记得自己才是教养孩子最合适的人选,所以应该尽量地抽时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带孩子上,因为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逆性,如果错过了真的很难弥补。

如果一定需要老人帮忙带的话,尽量让老人搬来与自己同住,这样每天都可以看到孩子,才不会让孩子与自己因为不常见面而产生疏离感。与此同时,如果老人身上有做得不合适的地方,也可以和老人及时地进行沟通调整。


为了生活把孩子给老人带?劝你别这么做,不然等着你的是三种结局

虽然说老人帮忙带孩子是他们心甘情愿的,但是年轻的父母们也应该有所表示,比如说适当的给一些生活费。这样不仅可以让老人心里感到安慰,同时也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融洽。懂得感恩的父母,也是在为孩子做榜样,最好的言传也远不如身教的影响大。

总而言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们一定不能够缺席。主动承担起自身的教养责任,也许这会很辛苦,但是这样的付出确实值得的,因为看到孩子一点一点的成长,这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成就感。与此同时,年轻的父母们也要感谢老人的付出,毕竟帮忙带娃是情分,不帮忙带娃也无可厚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求是   天和   老人   孩子   可能会   教养   姥姥   老家   幼儿园   亲密   结局   老公   父母   宝宝   年轻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