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桂花米酒

从小就爱吃姥姥做的江米酒,要想吃到里面有鸡蛋和小汤圆做的那种桂花米酒,只有等到每年的春节和正月十五这段时间了。

那时,没有超市,更没有速冻食品,一切都要从头做起。江米洗净后先要用清水浸泡数小时,让其吃进水分。待把米放在桌子上用手稍微一使劲,一碾就碎时,便可以上磨研磨了。磨是由两个直径约40公分的圆形石盘组成。上面的石盘边缘处有一个大洞,食物可以通过这个洞进入到两个磨盘之间。上面石盘装有一个手柄,摇动手柄,磨盘转动起来便可以将送入到磨盘间的江米碾得粉身碎骨。

送料时一般是用木勺或铁勺,避免用陶瓷等易碎的勺往磨盘口送江米。送料时需连同泡江米的水一起盛起放进送料口,一方面可以使磨碎的江米以米浆的方式流进磨盘下面的容器内,另外可以减少磨盘间的摩擦力,节省人力物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磨好的米浆要倒入米口袋,系好口吊在高处,让浆中的水通过口袋渗出数小时,留在口袋内的便是俗称的“吊浆”了。

姥姥的江米不都用于磨吊浆,拿出部分江米上锅蒸熟。如果说生江米不很透亮的话,经水泡以后,便呈现出白白胖胖的样子。上屉蒸熟后的江米,则是油光锃亮,煞是好看。待温度降到不烫手,便可以把江米放入没有油渍、干净的容器内,和酒曲一起搅拌均匀,同时倒入适量的温开水,最后,在容器中间留出一个洞,盖好盖,用被子包上,放在炉子或暖气旁边,这便完成了制作江米酒的过程。

戏里常听到一句话叫做“未开言不由人泪流满面”,三天左右不开盖,米酒的香味会让人“未开盖不由人涎流满地”。这时打开盖一看,几天前亮晶晶的江米已变得像小鱼似的潜在米酒中了,香味扑鼻自然是不用说,尝一口便会让你心旷神怡,生吃熟吃均可,各有其特色。

春节期间,直到正月十五,我们常吃荤腥油腻,换个口味,吃碗米酒,保证会让你一去满肚子的油腻,全身苏爽。酒是喝的,之所以称为“吃”,自然有其道理。用净勺摇出适当米酒,加入水后煮沸,放入吊浆搓出的小汤圆。搓的方法是取一块吊浆,双手搓出细长条,摊平放在左手手心,右手呈刀状,与左手手心放置的吊浆条垂直,然后用右手的侧面小指部分去“切”吊浆。这样,一块一块的小圆子便落入水中成形了。这是实心的,大小像小时候玩的玻璃弹球;而有馅的,则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制作。依我的喜好最爱吃黑芝麻馅的,拌上一勺猪油更使汤圆馅丰腴无比。

几分钟煮汤圆的功夫,还可以考虑敲个鸡蛋进去。愿吃嫩的溏心蛋,则水开后便可起锅。当然,也可以吃蛋花,再加点淀粉,使米酒更稠。米酒内容之多,称其为“吃”名副其实。上桌之前,碗内放入一勺糖桂花,再把热气腾腾的米酒倒入碗内,一碗纯正的桂花米酒就可以慢慢享用了。

姥姥的桂花米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米酒   磨碎   圆子   江米酒   姥姥   大洞   流进   江米   磨盘   汤圆   手柄   油腻   手心   放入   口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