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手把娃“鸡”自卑后,我写下了这篇“悔过书”

最近半年,“鸡娃”这件事,让我越来越感到无力。


陪她做数学,每做完一道题,她都要看我一眼,直到我示意这道题做对了,她才敢继续往下做。


做错的题目,我给她讲无数遍,等到下一次,她还是犹犹豫豫不敢下笔。


让她跟着读英语,扭捏半天,我拼命鼓励,就是不肯开口,我一吼她,她就开始抽泣。


发展到后来,只要我一提起学习,她要么极力抗拒,要么就哭唧唧。


不但如此,我们的亲子关系也变得很糟糕,她的情绪低落了不少,连带着最喜欢的舞蹈课也不乐意去上了。


有天早上送她上学,我就随口说了一句“我好累,要不让爸爸送你吧”,她竟然哭了起来。


饶是如此,她也没敢开口要求我必须送她,只是默默走到爸爸身边,等着爸爸忙完送她上学。


还有一次,我听她和爸爸说悄悄话,爸爸问她:“你小手划破,怎么不跟妈妈说?”


她怯怯懦懦地低声说:“嘘,小点声。我怕妈妈知道了骂我笨。”


亲手把娃“鸡”自卑后,我写下了这篇“悔过书”


我在孩子心目中已经如此可怕了吗?这一幕真的太戳心了!


真不甘心,从此失去女儿的信任。

“你为什么这么笨?这么简单都学不会?”


回想鸡娃这两年,吼她、打击她似乎已经变成了家常便饭:

“你怎么这么笨?3加5等于8,换成5加3就不知道。给你讲多少遍,怎么就不懂呢?真是猪脑子,气死我了。”


“我昨天教你认过的字,你今天就不认识了!你一天天干啥吃的?真的要笨死。”

陪她学习时,我总是忍不住对她发火,厉声骂她“太笨了,这么简单都学不会。”


亲手把娃“鸡”自卑后,我写下了这篇“悔过书”


骂完吼完,我放下了。


可是她却把那些责骂全部烙印在了心里,甚至变成了某种信念:“我就是太笨,什么都做不好”。

“我真的太笨了,什么也学不会”


心理咨询师胡慎之曾说:

也许你其实只不过想批评一下孩子,你说他猪脑子,并不是真的说他是猪脑子。


但孩子的世界,纯粹得多,你骂他是猪脑子,他可能会真的一辈子认为自己就是猪脑子。


你说是个人就比他强,他可能真的会认为是个人就比自己强;你要他去死,他可能真的就去死了。

回想这两年,我对孩子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你怎么这么笨!”


我一遍遍对她重复“你不行、你太笨”,直到最后她把“我不行、我很笨”植入到了心底,变成了自己的信念。


亲手把娃“鸡”自卑后,我写下了这篇“悔过书”

图源:电影《地球上的星星》


抱持“我不行”信念的她开始自暴自弃,不愿意再去学习,甚至提起学习就厌烦。


更可怕的是,她把学习上的挫败感迁移到了生活的其他方面。


带她去上最喜欢的舞蹈课,她扒着舞蹈教室的门死活不肯进去,老师拉她进去她就哭,问她原因,她一边抹眼泪一边说:“舞蹈太难了,我跟不上,学不会。”

“我什么都做不好,我的人生完蛋了”


当我重温《银河补习班》时,发现我竟然和马飞的妈妈如出一辙,都在不断地否定孩子。


马飞妈妈最经常对他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你考不上大学,就只能去楼下卖煎饼。”


亲手把娃“鸡”自卑后,我写下了这篇“悔过书”

图源:电影《银河补习班》


而我鸡娃那两年,对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这么笨,还不好好学,以后上学跟不上就废了。”


马飞妈妈常常觉得马飞就是笨,就是蠢,根本没有长“一张班级前十的脸”。


亲手把娃“鸡”自卑后,我写下了这篇“悔过书”

图源:电影《银河补习班》


而我也常觉得我家孩子不聪明,做什么都不行,一定要笨鸟先飞。


在马飞妈妈“就是蠢笨,做什么都不行”的观念熏陶下,马飞渐渐觉得自己就是废柴,什么也做不好,于是开始逃学、旷课,自甘堕落。


我家孩子也在我日常的“你不行、你太笨了”的观念影响下,也逐渐变得自卑、敏感起来。


跟别的孩子玩被抢玩具时,只敢默默哭,从不敢上前讨要。


出门遇到熟人,让她打招呼,一直躲在身后不肯开口。


直到发现孩子的这些表现后,我才彻底意识到我做错了什么。

当我不断地否定她,打击她,期望她可以因此变得内心强大、不骄不馁时,她感受到的却是我的蔑视与冷漠。


孩子被否定的时候,TA不会停止爱父母,但TA会停止爱自己。


亲手把娃“鸡”自卑后,我写下了这篇“悔过书”


其实,童年的孩子就像一块海绵,会不加区别地、被动地吸收来自环境的反馈信息,比如父母、朋友、老师同学等,从而得到关于“我是谁”“我表现得好不好”等对自我的认知。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评价永远只是否定与打击,那么,就算孩子再优秀,也只能看到父母眼中这个一无是处的自己。


孩子的自信是父母夸出来的吗?


当我意识到我的教育方法出错时,我下决心开始改变。


我夸奖孩子,在她做好一件小事时,对她说:“你真棒,你做得太好了。”


我鼓励孩子,在她做得没那么好时,也使劲对她吹“彩虹屁”:“你下次可以做得更好。”


但她的反应却让我陷入了困惑。


我夸她时,她不以为然,甚至会反问我:“你以前不是说我做得差吗?”


我鼓励她时,她也一脸怀疑,仿佛我只是在安慰她,并非出自真心。


原来,孩子的自信并不是全靠父母每天夸奖就能长出来的。


真正的自信是孩子一次次获得成功积累出来的,是孩子不断相信自己、战胜困难、超越自己时领悟出来的。


厘清这一点后,我开始有意识在一些生活小事上邀请孩子参与,帮助孩子增加能力感。


做饭时,会请她帮忙摘菜洗菜。


刷碗时,会请她帮忙擦干净刷好的碗筷。


收衣服时,会请她帮忙去掉衣服架子,一起叠衣服。


只要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都愿意放手让她自己去尝试。


在一次次尝试中,她获得的成功体验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掌控感,慢慢开始变得自信起来。


我这才确信:父母空洞地对孩子说一万次“你真棒”,都不如孩子真实成功体验来得有效。

孩子的自信源自于父母的无条件接纳


我想起《奇迹男孩》里的奥吉,他天生脸部畸形,入学第一天,被同学围观和嘲笑“像星球大战里的怪物”。


亲手把娃“鸡”自卑后,我写下了这篇“悔过书”

图源:电影《奇迹男孩》


沮丧的他回家质问妈妈:“为什么我一定要这么丑?”


亲手把娃“鸡”自卑后,我写下了这篇“悔过书”

图源:电影《奇迹男孩》


当妈妈坚定地表示“你一点都不丑”时,奥吉却对妈妈的鼓励持怀疑态度,他说:“因为你是我的妈妈,所以才这样对我说的。”


亲手把娃“鸡”自卑后,我写下了这篇“悔过书”

图源:电影《奇迹男孩》


妈妈却告诉他:“正因为我是你的妈妈,是你最亲近的人,所以你才应该相信我说的话而不是其他人。”


亲手把娃“鸡”自卑后,我写下了这篇“悔过书”

图源:电影《奇迹男孩》


妈妈对他无条件的接纳与爱,使得他生出对抗世俗流言蜚语的勇气与力量,从而可以自信坦然地面对自己的面部畸形。


而反观我自己,曾经对孩子做得最多的事是否定、打击、嘲讽。


我期望用打击嘲讽让她可以变得更好,但实际上却得到了一个自卑的孩子。


我希望她变得更好,可是如果她已经是最好的自己呢?


亲手把娃“鸡”自卑后,我写下了这篇“悔过书”

图源:电影《伯德小姐》


所以我开始慢慢改变自己,放下执念去尝试着接纳孩子。


当我真正开始接纳孩子时,我也惊喜地发现了孩子的变化。


她和我的关系更近了,她会抱着我甜甜地说:“妈妈,我现在最爱你了。”


我反问她“那你以前不爱我吗?”时,她却红了眼眶。


“以前你总骂我笨得像猪,我很难过很难过。”


听着她心酸的话语,我再一次坚定了改变的信念。


除了和我关系变亲近,她对学习的抗拒也减轻了很多。


即使面对她最厌恶的数学,也能坐下来沉浸到学习中了。


对舞蹈的热情也重新恢复了,不但每周期待上课,还会在家给我们表演舞蹈,甚至会洋洋得意地表示“自己跳得很棒,连老师都夸奖。”


看着重新变得开朗自信的孩子,我庆幸不已。


亲手把娃“鸡”自卑后,我写下了这篇“悔过书”


没有天生就自卑的孩子,但所有自卑的孩子都可以在父母的爱与接纳下,重新变得自信起来。


这是我作为一个妈妈的真实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伯德   手把   自卑   悔过书   猪脑   银河   补习班   信念   舞蹈   自信   爸爸   父母   奇迹   男孩   妈妈   孩子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