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3句话吓跑郭麒麟,暴露了亲子关系最扎心的一幕


“多大了?”

“有女朋友了吗?”

“有暗恋的人吗?”


郭麒麟与宋丹丹在综艺《五十公里桃花坞》刚见面,就被宋丹丹“夺命”三连问。


郭麒麟含糊其辞回应,不料被穷追不舍:“不行,必须让这孩子说出来。”


宋丹丹3句话吓跑郭麒麟,暴露了亲子关系最扎心的一幕


最后郭麒麟不得不找去卫生间的借口,火速离场......

“干什么的?”

“有什么成就?”

“为什么来这个节目?”


这熟悉的三连问,在聚齐15个人的桌子上,被宋丹丹再次挑起。


宋丹丹3句话吓跑郭麒麟,暴露了亲子关系最扎心的一幕


宋丹丹提议让大家自我介绍。自我介绍不尴尬,尴尬的是如何严肃地一一自我介绍。


宋丹丹3句话吓跑郭麒麟,暴露了亲子关系最扎心的一幕


可在他人介绍结束了之后,宋丹丹给的反馈却是:“你看,那你就不诚实,你要没名也不会来到这。”


全程气压紧张,压迫感和窒息感扑面而来,让人想要逃离。


要求“完美”的背后,

是无法承受的“无能感”


如此窒息的场面,宋丹丹已不是第一次创造了。


《向往的生活》原是一档放松、欢愉的节目,却因宋丹丹和儿子巴图的到来,陡增了紧张尴尬的气息。


宋丹丹看到别人的孩子为大家做早餐,便数落巴图说:“我生了一个废物,啥都不会干,你看看人家。”


宋丹丹3句话吓跑郭麒麟,暴露了亲子关系最扎心的一幕


可当巴图为她手忙脚乱生火煮鸡蛋时,她又一边奚落儿子笨手笨脚,一边埋怨儿子扬起的烟灰弄脏了自己的脸。


这还不够,巴图小时候的糗事也被妈妈当做笑料逗大家开心,看到巴图脚指发炎了,竟然说:“不会是你自己啃的吧?你小时候就喜欢自己啃脚。”丝毫不顾巴图的面子。


一个已经二十几岁的大男孩,被妈妈当众要求表演啃脚,尽管是一句玩笑,可伤害不亚于赤裸裸的羞辱。


宋丹丹3句话吓跑郭麒麟,暴露了亲子关系最扎心的一幕


一旁的巴图羞得一脸通红,急忙躲到鸡窝去“避难”。


何炅见了,忍不住替巴图打抱不平:


“巴图已经带着男人的尊严去垒鸡窝了,你却让他表演啃脚!”


宋丹丹3句话吓跑郭麒麟,暴露了亲子关系最扎心的一幕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投射”,简单来说,就是在这样的心理机制下,我们会“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做出反应的人际行为模式。


例如,如果一位家长持续将“无能”投射给自己的孩子,那孩子就很有可能接受这种投射,表现出无能。


节目中,巴图确实干活没有那么利索,不会生火,但这并不代表他就要持续不断地接收亲妈的嘲笑与奚落。


宋丹丹3句话吓跑郭麒麟,暴露了亲子关系最扎心的一幕


无论是巴图手忙脚乱地帮忙还是逃离“战场”,都是在用身心表示拒绝这个“无能”的标签。


况且巴图已经在尝试给妈妈煮鸡蛋了,仍旧收到来自亲妈不依不饶的数落与羞辱:“你什么都不会。”“跟民政局说一下,我换儿子。”


宋丹丹3句话吓跑郭麒麟,暴露了亲子关系最扎心的一幕


最终,巴图不得不选择放弃,逃离现场,可这,又恰恰强化了他“无能”的标签。


家长无法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的一面,在潜意识里将其投射到孩子身上,诱导孩子一步步做出不好的一面。

孩子被迫“配合”家长,表现出弱小、无能的一面。


就这样,家长亲手将孩子培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心理秩序被破坏的孩子,

或自卑,或冷酷,或暴躁......


前不久,我去姑姑家做客,恰逢外地上学的堂妹回家,当时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她用攒了几个月的零花钱给妈妈买了一件漂亮的裙子。


姑姑刚接过衣服,就开始劈头盖脸指责:


“你又乱花钱!买这么多衣服有什么用,你有心思搞这些不如好好学习。省着点钱,让我和你爸少为你操点心比什么都好。”


原本笑容满面的堂妹低下了头,伴着抽泣声,委屈地走进了房间。


宋丹丹3句话吓跑郭麒麟,暴露了亲子关系最扎心的一幕


我原以为姑姑会生气地把衣服退掉,却看到姑姑乐滋滋地撑开裙子,在镜子前比划了一番,小声询问我,好不好看?脸上尽是满足的笑意。


原来,姑姑并非不喜欢那衣服,也不是不明白孩子的心意,可只要一开口,就会习惯性地否定与打击孩子,让孩子感到无尽的漠视和羞辱。


尹建莉老师曾说:

小小的人,既要发展自己,又要反抗外部压力,然后又要不断屈服,经常处于这种纠结中,本该正常建立的心理秩序就会被打乱,心理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开始失效,无法对外界事物做出正常的反应,给人的感觉就是没分寸感、鲁莽或傻乎乎的。


宋丹丹3句话吓跑郭麒麟,暴露了亲子关系最扎心的一幕


有一份调查,对1000多名普通未成年人进行了分析,在家里被“经常骂”的孩子不良性格特点最为明显,有25.7%的孩子“自卑”,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暴躁”。


无论是哪一种性格特点,背后都隐藏着一颗敏感、脆弱、伤痕累累的心。


攻击与被攻击,

都是一场自我消耗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中,蛤蟆先生的父亲就表现出了“冷酷”的一面。


蛤蟆的爷爷当年创立了工厂,德高望重,受人敬仰。


蛤蟆的父亲工作勤奋,上进心强,但一直活在爷爷的阴影下,不得不尽一切努力,严格要求自己,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这是蛤蟆的父亲在成长过程中,选择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


如同书中所写:“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蛤蟆的父亲作为孩子时,选择隐藏自己的脆弱与敏感,用内心严苛的法官,一次次地为难自己。


在为人父后,他又将这种苛刻重现在亲子关系中,将内心的虚弱投射到蛤蟆身上。


宋丹丹3句话吓跑郭麒麟,暴露了亲子关系最扎心的一幕


父亲对蛤蟆总是很严厉,一直不满意,嫌弃蛤蟆不够认真和努力。母亲很怕父亲,父亲在家时母亲也很少露出亲和之意。


父亲不允许蛤蟆哭和反抗,蛤蟆从小感受到父权的强势,慢慢地,他认为父亲永远是对的,自己永远是错的,将父亲的斥责变得合理。


宋丹丹3句话吓跑郭麒麟,暴露了亲子关系最扎心的一幕


幼年时期的他选择顺从,表面上假装不在乎,长大后用嬉笑打闹来化解被责难的尴尬。


最终,蛤蟆陷入了抑郁,把自己关在凌乱的屋里,不再与朋友联系。


无论是父亲苛责蛤蟆,还是蛤蟆被迫“配合”父亲,双方都经年累月地消耗了自己。


宋丹丹3句话吓跑郭麒麟,暴露了亲子关系最扎心的一幕


你可以决定选择什么样的感受


蛤蟆先生决定从他这里斩断这不幸的代际传递,于是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你现在真实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心理咨询室里,苍鹭询问蛤蟆。


“挺好的,谢谢你。”蛤蟆不假思索地回答。他很小的时候,大人就教他这样回答了。


面对心理咨询师苍鹭的询问,蛤蟆坐立难安,他从未有意识地用这样的方式来看待过自己的情绪。


宋丹丹3句话吓跑郭麒麟,暴露了亲子关系最扎心的一幕


实际上,只有感知到当下自己真实存在的情绪,才有可能据此做出改变。


当我们在关系中,反复被同一个问题困扰时,不妨像蛤蟆一样,给自己一支“情绪温度计”,最高的10分是心情愉悦,5分是不太糟糕,1分是十分糟糕。


与此同时,问问自己:真正令自己感到棘手的,是对方表现出的行为本身,还是自己的情绪呢?


在一次沟通中,如父亲一般强势的老獾找到蛤蟆,希望他辞去校董一职,以便自己取而代之。


熟悉的声音袭来:顺从,压抑自己的需求。蛤蟆考虑过同往常一样,答应獾的要求。


可他转念一想,此时的自己并不开心,也不愿意做出妥协,为什么自己就非得同意獾的想法?为什么就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呢?


自己对獾强势的恐惧,更多来自于童年时期对父亲的恐惧,习惯性将强势的獾投射成了一个严苛挑剔的家长,自己为弱小的孩童,无法反抗。


宋丹丹3句话吓跑郭麒麟,暴露了亲子关系最扎心的一幕


随后,蛤蟆意识到,童年的经历使他对某种情绪感到焦虑。如今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他完全可以合理运用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不被童年的情绪围困,理性而合理地行事。


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是他人的自由,而自己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始终可以由自己决定。


最终,蛤蟆选择拒绝了老獾的要求,这在过去,在蛤蟆身上是绝对不会发生的事。


那之后,蛤蟆在与朋友们的聚会上,也有意地选择不再扮演滑稽丑角的戏份,不刻意表现得谦虚无私。


在与老獾对话时,他毫无畏缩地直视,告诉他自己要开公司的新计划。


老獾惊恐万分,质问蛤蟆,认为他的计划不可行。


“老獾,淡定。”蛤蟆这次稳稳地控制住局面,他耐心的解释,打消了老獾的疑虑。


蛤蟆内心默默告诉自己:“我想我处理得非常得当。”


成长过程中,我们无法完全回避在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那些强烈的情绪,但此情此景,我们合理地表达情绪,恰当地表现行为,便足矣。


宋丹丹3句话吓跑郭麒麟,暴露了亲子关系最扎心的一幕


每个人有能力变得更好


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会在孩子心中种下精神与情感的种子,有的家庭种下的是爱、尊重和独立,有的家庭种下的是恐惧、内疚感。


如果曾经的负面行为模式持续存在,甚至蔓延成无形的杂草,不断入侵你的生活。


如果你也像蛤蟆的父亲一样,总是不由自主地用批判打击的方式对待孩子,那么或许,你曾经就是个总被上一代严厉对待的孩子。


改变可以从你开始,你的孩子就会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宋丹丹3句话吓跑郭麒麟,暴露了亲子关系最扎心的一幕


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拥有从心理上摆脱父母强烈且持续影响的勇气?事实上,你本来就具备这样的勇气。


最后,借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一段话作为结尾:


“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

有许多问题需要你向自己发问。

比如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

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

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麒麟   苍鹭   严苛   姑姑   蛤蟆   无能   强势   情绪   尴尬   父亲   儿子   家长   妈妈   孩子   心理   宋丹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