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错题,真正的原因不是粗心,而是这个

孩子做错题,真正的原因不是粗心,而是这个

孩子平时做题做错了,当父母问及他们原因时,听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太粗心了。

如果简单地把过错归结于粗心,就会掩盖真正的原因,也让孩子轻易原谅自己,忽视实质的问题,无法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

“粗心”的背后掩藏着什么问题呢?这些问题有没有解决办法呢?今天的这篇文章,建议老师们转给家长看看。

粗心是做错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谁都有粗心的时候,但在粗心的表象下,有很多更深层次的原因,表现在不同孩子身上,这些原因所占的比例会有所不同。

我们判断“粗心”的标准通常有:

1.“简单的,不该错的,考试错了”——那就问问自己,熟练度够吗?

2.“原本会做的,考试做错了”——那就问问自己,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吗?

3.“审题错了,不是不会做”——那就问问自己,准确率够吗?比如平时做题有力求一遍做对吗?

我们常常认为,平时做过的,考试就能做出来,其实并不是。我们必须通过“粗心”看到背后反映出的问题。

孩子做错题,真正的原因不是粗心,而是这个

粗心,因为孩子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

所谓熟练度,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成年人,做小学一年级的计算题,每一题其实对我们来说都很简单。

但是当我们在计时的情况下完成1000题,并不一定全对。如果平时经常做计算类的工作,很可能做得又快又准;如果平时疏于做简单计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错误百出。

解决办法:一道题目,反复接触至少要六次以上,并且每次都在思考,才会熟悉并产生记忆。

粗心,因为孩子对知识的基本概念不清楚

还有一些题目,学生们认为自己是会做的,因为平时做对过,只是考试错了。但很可能是他们只看过1-2次,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细节到底是什么?并未深究。

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人通常本能地选择自己大脑中最先搜索到的记忆存储,而这个记忆和认知很可能是错误和疏漏的。

解决办法:试着去讲解题目,如果能流畅讲解题目,表示确实理解了。通常在讲解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

孩子做错题,真正的原因不是粗心,而是这个

粗心,因为孩子的视知觉能力有问题

很多孩子写作业不认真、不检查、不喜欢打草稿、不肯写步骤等,也都是习惯的问题。还有很多孩子存在漏题、看错行、看错字等问题,看似是阅读习惯不好,实际上可能是孩子的视知觉能力有问题。

解决办法:当孩子出现这种问题时,家长要注意,注意对孩子视知觉能力进行训练,比如用舒尔特方格、迷宫等图形游戏,来帮助孩子提升视知觉能力。更多游戏方法可详细咨询沐苗校区。

粗心,因为孩子专注力有问题

很多孩子做题目的时候,经常会受到一些外在信息的影响,比如外面嘈杂的声音,身体传来的疲乏等。

解决办法:在平常孩子做作业过程中,尽量减少外界信息对他们的干扰,为他们提供整洁的作业环境。同时,发现孩子专注力有问题时,进行专业的训练,孩子的成绩自然而然就能上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粗心   原因   孩子   知觉   专注   熟练度   题目   平时   家长   习惯   记忆   能力   简单   知识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