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嫌弃父母”,背后的真相跟你想的不一样

前几天刷新闻,小慕竟然被一枚小暖男成功圈粉!


浙江宁波一对夫妻,穿着工地干活的脏衣服到学校接孩子放学,夫妻俩有些忐忑不安,担心会给孩子“丢脸”。


孩子“不嫌弃父母”,背后的真相跟你想的不一样


万万没想到儿子却坦然地说:“我爸妈不偷不抢,有什么好丢人的!”


孩子这句“体谅”的话,让夫妻俩的心瞬间被融化了。


孩子“不嫌弃父母”,背后的真相跟你想的不一样


男孩的表现和心态,说明父母的教育很成功。


人们常说,父母的心态,决定孩子的状态和家庭的未来。其实在孩子成长中收获的最好礼物,就是从家庭教育中获得正确的三观。


而孩子对父母最深沉爱的表达就是:不攀比,不虚荣,不嫌弃!


孩子“不嫌弃父母”,背后的真相跟你想的不一样


01

父母最大的失败

成功养出白眼狼


此前,一个10岁男孩向亲戚吐槽父母的贴子着火了。


这个“别人家的孩子”考试成绩全班第一,奥数、英语、围棋、轮滑样样精通,却嫌弃自己的父母没本事:

“我太优秀了,爸妈根本配不上我这么好的儿子。”
“父母是穷鬼,买不起大城市房子,送不起留学,只开得起十几万的日产车。”
“同学都是iphone7,我却只有儿童手表。”
“父母身高都不高,我锻炼身体是希望长高。”
“我喜欢物理、计算机、围棋,是为了锻炼好大脑。”
“我苦学英语,就是为了出国留学。”
“妈妈总喜欢哭穷,总给我灌输父母不易,你要争气、要听话。”
“爸爸逢人炫耀我围棋技术厉害,妈妈经常在朋友圈晒我成绩、晒我吃饭,从不考虑我是否愿意。”
“父母给我的远远不够,坑我一个还想再坑另一个孩子,还说生二胎是‘为我好’。”
“有钱比成绩好重要多了。”


孩子“不嫌弃父母”,背后的真相跟你想的不一样


很难想象,这些话是出自一个10孩子之口,似乎他努力变得优秀,只是为了摆脱普通的父母,普通的原生家庭。


为人父母,最大的失败不是没钱,而是耗尽所能养大的孩子,是个嫌弃自己的“白眼狼”。


这种不良现象背后的真相:孩子是一面镜子,照出父母的样子,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问题,都对应着父母不恰当的管教和养育方式。


孩子“不嫌弃父母”,背后的真相跟你想的不一样


从这个10岁孩子的叙述中我们“看见”:

1.父母在教育上只看重成绩,认为学习好,特长好,就是好孩子。


殊不知,成绩不是孩子成长的唯一内容,父母不仅要培养孩子的技能和兴趣,更要教会孩子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品格。


2.父母不顾家庭资源的差异,盲目“富养”,尽量满足孩子需求,报名各种特长班。


殊不知,优质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对于孩子的穷养和富养,其实不是单纯的从物质上判断贫富,而是要看父母对待金钱和生活的态度。


3.父母总喜欢哭穷,总给孩子灌输父母不易,你要争气、要听话。他们的本意是教会孩子珍惜生活,学会懂事节俭,感恩父母的付出。


殊不知,哭穷这种负向心理暗示,使得孩子在压抑需求中长大,性格和行为可能会变得扭曲,欲望、眼界、格局、视野也会收窄,很难跳出穷人思维。


孩子“不嫌弃父母”,背后的真相跟你想的不一样


4.父母不尊重孩子,经常人前炫耀自己的孩子,朋友圈晒孩子吃饭、成绩。


殊不知,不懂得保护孩子的隐私,也是不尊重自己。而爱炫耀、爱攀比的父母,只能养出爱炫耀、爱攀比的孩子。


5.中国父母最大的失败,耗尽所能把孩子送进重点学校,明明自己辛苦赚钱养娃,体贴入微,事事一手包办,却养出了“白眼狼”。


殊不知,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最大的责任是养出独立、自信、坚强、懂感恩、有担当、有教养的孩子。


孩子“不嫌弃父母”,背后的真相跟你想的不一样


02

孩子爱攀比的背后

折射父母的价值观


孩子的任何表现,都是父母日常行为的折射,很多家长拿成绩作为判断孩子好坏的标准,却忽略了好品质才是好孩子的标准。


那些攀比、虚荣的孩子背后,往往藏着更为虚荣、攀比的父母。


有的家长在日常中潜移默化灌输:你成绩好,你有特长,才能成为精英阶层,才能赚很多钱,父母才会喜欢你、夸赞你等等类似的观念。


久而久之,孩子反馈给父母的价值观就是:你有钱有才华有本事,我才不会嫌弃你,你才配当我的爸妈。


孩子“不嫌弃父母”,背后的真相跟你想的不一样


父母日常爱“炫富”,晒车晒房、晒名牌衣服包包;

父母做事好面子、讲排场、比阔气;

父母爱攀比、爱比较;

......

带出来的孩子往往有问题。


当孩子对物质对金钱变得的敏感、追求、索要,开始有了攀比心和虚荣心时,父母千万不要去一味地指责孩子,那或许只是孩子的一种“好奇心”。此时,孩子真正需要是父母对自己“好奇心”的接纳、信任、引导、解惑,并传递给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孩子“不嫌弃父母”,背后的真相跟你想的不一样


03

教育比拼的实质

就是“拼”父母


如文章开头提到的新闻,“不嫌弃”父母的小男孩身上我们看到,内心富足,从来不是钱堆出来的,是通过家庭教育中传递给孩子正确的三观。


家长慕课认为,教育比拼的实质就是拼父母,是拼父母的修养和见识。


父母对待问题的态度、对待生活的态度,就是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决定了孩子未来的人生态度、幸福感、价值感。


唯有父母自我修行,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活成孩子的榜样,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力。


孩子“不嫌弃父母”,背后的真相跟你想的不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父母   孩子   好孩子   英语   家庭教育   围棋   好奇心   价值观   虚荣   真相   态度   家长   正确   成绩   家庭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