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看不见妻子抑郁的好男人

关注我,每天和你聊点心理学

作者丨徐亚辉

出品丨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一个看不见妻子抑郁的好男人


01

网上有个段子:嫁老公,不要嫁给看起来老实的人,有问题不会沟通,遇到问题变成哑巴,一开口气死人。主要还认为自己没有错,在别人和父母眼里都是挺不错的好人,最后受委屈的是自己。


一位朋友说,她父亲就很像这样的人,看起来哪哪都好,赚钱能力也有;但出现一些家庭内部矛盾的时候,缺乏解决能力,真正撑起家的还是母亲。


为什么在外人眼里是老好人,家人却享受不到“好”的福利?


答案是跟自恋有关。


当一个人在家庭内外,大多数人跟TA相处都基本感到舒服,同时自己也愉快的话,说明这个人的健康自恋在人格中是占主导的。


如果所有人都舒服,唯独TA自己不舒服,甚至把自己攻击到身体生病,这就是不健康自恋的极端表现。


矛盾的是,在外人眼里被称作好人而让家人感到反差的时候,TA很有可能是在以好人的形象来防御自恋受损的部分。


这个时候其实需要的是家里人给与TA理解和关注,而事实上不幸的是,“耗子扛枪窝里横”或者不作为的态度,对家人造成了不适,就更没办法得到来自家人的自恋补给。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好人得不到家人的支持,TA就会有意无意废掉自己的一部分家庭功能,制造家人对其不满。


一个看不见妻子抑郁的好男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个人的自恋,还涉及到互动。


因为所有的关系问题,都不是单向的问题,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自恋模式走进关系。


02

自恋是人们心灵中共有的一个部分,它是维护我们心理健康的必要因素,也作为一种防御功能对自我进行保护。


它是自我关注的程度问题,如果比例失调,将被称作“自恋型人格”,或者走向“病理性自恋”。


最近一部以女性个人发展与母亲身份的冲突为题材的电视剧《我是真的爱你》热播,我们不妨通过几个剧中人物来鉴赏一下,自恋在每个人身上的不同展现。


杜淳扮演的是儿科医生莫铭。


人如其名,这样一位人前人后爱妻子爱家庭、业务好受欢迎的完美人设老公,莫名就被妻子陈娇蕊在产后离婚了。


因为有了孕酮低的前车之鉴,让他在娇蕊此次怀孕中,显得格外谨慎。


一个人自恋水平的失调,很多时候是现实和心理因素共同结合在关系中的化学产物。


在妻子事业心的催化下,莫铭终于按耐不住向娇蕊的老板告知她怀孕的事实,妻子的事业被他按下了暂停键。


一个好人的倔强,往往势不可挡。人在自恋高峰时就会产生看不见他者的盲区。


套用特鲁多医生的医学真谛,莫铭在自恋整体上呈现的是连续的动态:有时失调,常常健康,总是陪伴。


从一个连续的整体来看,他的自恋水平是健康的,人格大体是稳定的。偶尔的瑕疵,可以理解。


他与自我、他人的感受,以及普适价值之间的融合度很高,片中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妻子生产后,大家都围着孩子看,只有他陪娇蕊在侧,握着她的手说:“那么多人关心宝宝,而你更需要我关心。”这个细节让评论区的很多姑娘直呼体贴,结婚值得。


让最亲近的身边人舒坦,而不是只对外人友好,然后负起该负的责任,这是他区别于很多“烂好人”的关键之处。


直到离婚后进入月子中心做儿科医生,通过接触大量的产后抑郁宝妈之后,莫铭才感慨到:“如果当初娇蕊能够理性而清晰地说出她的感受,也许我们不会走到今天。”


也就是说,如果两个人都能从自恋走向对方,关系将大不同。


03

所谓自恋型人格,是指个体需要不断从外部获得认可来维持自尊的一种人格特质。


这部剧中的另一个好男人程浩南,就是典型的代表。


他与人合伙创业游戏公司,娇妻和儿子在他的庇护下生活愉快,精神健康,这让他感觉非常良好。


妻子喜欢小孩,想二胎再要女儿,他也欣然同意;当然这一切要在他事业顺利自恋满足的情况下。


观众看他最顺眼的地方在于,无论工作上有多糟心,永远不把坏情绪带给家人。


他在家里给合伙人打电话,焦灼恳求对方不要跑路;扭过脸来就能对妻子的撒娇召唤笑容以待。在公司即将破产又连续被新的投资人暗算后,他隐瞒一切跑去医院买堕胎药准备偷偷把妻子已经怀上的二胎打掉。


他的逻辑是,事业失败了,不配有二胎。


被妻子的闺蜜觉察后找他对质,他不得不承认自恋的虚弱:“我已经失去所有了,我不能最后再失去尤雅(妻子)”。


所有自恋者的共同点是:认为或者担心自己不够优秀,内心怯懦,有羞耻感,甚至感觉自己是低劣的,被抛弃的。


这些感觉越强烈,就越表现为追求完美来防御自我崩溃。不仅如此,他们也自恋性地以为,别人也和自己一样不堪一击。


就像程浩南,他想象破产后尤雅和他一样崩溃,并且抛弃他,但事实并非如此。


生活中还有很多人经常委屈自己满足别人,也是一样的道理——以为如果自己不满足别人,别人就活不下去了。这都是过度自恋捣的鬼。


因自恋而追求完美还有一种变形,就是假装达成目标。


比如那些深陷网贷被夺命连环CALL的人,还有用超出收入几倍价格来买一只奢侈品包却天天吃土的人,他们都在用不切实际的消费来防御现实中的无力。


而这些行为会让身边的人费解,导致关系更加紧张。


自恋者更容易嫉妒,程浩南在剧中就被妻子的闺蜜送了个“柠檬精”的绰号。


因为总是自恋性的低自尊,就容易对别人身上的优点敏感,把对方想象成完美无缺,再用谴责和蔑视将对方摧毁。


这是婴儿早期养育不足的结果,如果养育者很少在婴儿有需求时及时满足,婴儿的内部幻想自己被渴望的东西所摧毁,接着就会对迫害的客体发起攻击,以达到报复和破坏。


04

在我看来,《我是真的爱你》这部剧中,女主之一陈娇蕊才是自恋型人格的大BOSS。


为何这么说呢?


我们知道,抑郁症病人的内在动力就是自恋之下的攻击向内,这已经非常明显了;更奈何她有一个同款自恋的妈。


或者干脆这样说,之所以娇蕊抑郁了,是因为她妈妈的自恋延伸向女儿的结果。


她妈妈拥有两家美容院,逢人自称陈院长。从踏入女儿的家庭起,她就埋怨半年前订好的冰岛之行泡汤了,指责女儿的怀孕耽误了事业上升期。她心里永远的C位是自己和事业,孩子要靠边站。


一个看不见妻子抑郁的好男人


娇蕊和莫铭,在平衡孩子和事业问题上,本是短暂达成过一致的。


但在女儿和母亲心理边界不清的状态下,女儿势必是认同母亲的。


再加上婆婆在月子期间表达过要二胎的想法,更加剧了娇蕊内在的分裂,好像周围一切都在挡她事业的路,除了离家出走,别无选择。


如此的自恋延伸,希望不要代代相传。


在娇蕊的心中,对孩子和事业,她都是有自责的。因为在她意识不到的内心深处,潜伏着自命不凡的幻象。


即无论做妈妈还是搞事业,我都能做到超级完美,而且两者兼顾,没有掉队。


这是非常夸大的,应对的是背后虚弱不堪的自体。真正的现实中,总是会有遗憾的。


05

行走人世间,你我皆自恋。


自恋是一种比例和程度上的问题,它不仅仅是我们普遍理解的“自命不凡”或“自我吹捧”的意思,它可以理解为“自我关注”,这关注也包括了“自我攻击和否定”。


正如曾奇峰老师所说:自恋的最高级别是自杀。


后弗洛伊德时代的客体关系学派指出:自恋,是儿童早期对关系失望的一种补偿。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最近娱乐圈被锤爆的男星在性事上的放纵,也许意味着早期自恋受到重创后的过度补偿。


健康的自恋,在于切实地看见自己和对方。


放下对过去的失望,减少自我攻击,学习自我满足。尝试在关系中理解自己和别人,是走出过度自恋、制造和谐的最佳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儿科医生   妻子   剧中   外人   抑郁   人格   好人   家人   母亲   女儿   自我   事业   关系   孩子   家庭   男人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