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物理八下《第2节弹力》教学设计模板

人教初中物理八下《第2节弹力》教学设计模板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有弹性和塑性等不同的性质。利用生活经验和实验,说明弹性和塑性的不同。

2. 通过实验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

3.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并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体会物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上一节对“力”的学习,已经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这一物理知识,对弹簧这一事物也有些初步的了解,并且对“撑杆跳”“跳板”这样的体育项目有了感官上的认识。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有弹性和塑性等不同的性质。利用生活经验和实验,说明弹性和塑性的不同。

2. 通过实验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

3.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并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体会物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4.1.2学时重点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4.1.3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弹力

一、活动导入

【通过学生玩手枪、弹弓的活动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师:子弹为什么会运动呢?

生:受到了力(生活中常提到的弹力)

很好,那么什么是弹力,弹力又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测量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弹力》

活动2【讲授】弹力

【通过学生生活体验和学生活动认识弹力,知道弹性和塑性的区别,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

通过你的生活经验,你还能举出哪些利用弹力的例子呢?


(图片或展示一些例子)

产生弹力的物体都会发生什么?

发生形变一定会产生弹力吗?

让我们来一起做个小实验

1.弹性和塑性(实验)

【实验】请四名同学分别展示气球,橡皮筋,橡皮泥,面包并分别用力压或者拉,使其发生形变,松手,请同学们观察有哪些不同?

【总结】

弹性:(像橡皮筋、气球这样)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这种形变称为弹性形变。(也就是橡皮筋、气球、弹簧发生的是弹性形变)

塑性:(像橡皮泥这样)形变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称为塑性。

这种形变称为塑性形变。(也就是橡皮泥、面包发生的是塑性形变)

产生弹力时发生的是哪类形变呢?

(重复放映图片并进行演示)

【演示】把物体放在发生弹性形变橡皮筋上和弹簧上,都可以被弹走,但放在橡皮泥上却不会被弹弹走,所以我们发现:

所以有弹力存在的条件是:

2.弹力:弹力就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的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判断弹力有无的方法:是否发生弹性形变

活动3【活动】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实验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实验,引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学生活动】感受弹力的存在,同时增加外力,随着外力增大,观察型变量的变化

【设计实验】探究“弹簧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

①器材:弹簧(不同型号)、钩码(6个已知力的大小)、刻度尺

②次数:6次

③表格:

【进行实验】利用手中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并做出图像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展台展示学生图像得出结论:弹簧伸长量与弹力成正比

再分析特殊图像,得出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制成了弹簧测力计,用来测量力的大小。

二、弹簧测力计

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2.构造:主要由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等组成。

同学们手中都有弹簧测力计,让我们对照手中的测力计认识一下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活动4【活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对比以前的测量工具来总结新的实验器材的使用规则】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在学习测量长度、温度和质量时,我们需要先观察哪些量?(请同学回答:量程和分度值)

在测量力的大小之前也①要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小练习:让同学们识别手中弹簧测力计量程和分度值)

在测量时一定要注意什么?(不超量程)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意什么?(调零)

(介绍调零方法,并给与一定的时间进行调零)

注意:弹簧测力计不能长久受力,以免引起弹簧测力计弹簧的疲劳。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尝试着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两个量程和分度值不同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手中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并通过手机录像传到电脑上。

【放映学生实验过程,分析实验要点并通过网上交流平台总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规范和弹簧测力计的选择方法。】

【请同学们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水平测量的练习】

①要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小练习:让同学们识别手中弹簧测力计量程和分度值)

②观察零刻线的位置,指针不在零刻线上要调零。

③拉伸挂钩几次,放手后看零点是否能复位,以检查弹簧与外壳之间是否存在摩擦。

④测量时应竖直拉弹簧测力计,待指针稳定后读数。

⑤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垂直。

活动5【讲授】其他弹簧测力计、课堂小结

【介绍生活中简单的弹簧测力计并放映图片】

通过师生互助平台来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分类整理


人教初中物理八下《第2节弹力》教学设计模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弹力   测力计   分度   量程   橡皮泥   塑性   橡皮筋   拉力   弹簧   物体   弹性   测量   手中   物理   初中   模板   发生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