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变得相亲相爱而不是成为“敌人”,多孩家庭一定要看

以前小娃年龄小还不觉得怎么样,结果年龄越大,和大娃的矛盾争吵越来越多。

常常搞到两个哭,我也跟着哭。

于是我开始恶补关于“多孩家庭”的研究,看了一些书。

现在也实施了大半年了,我觉得效果还是ok的,所以特此来投稿,减轻广大多娃家庭的烦恼。


为什么我一定要培养好孩子们的关系?


①社交技能的培养

研究表明,兄弟姐妹是孩子在学习社交上不可或缺的存在。

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劳里·克莱默(Laurie Kramer)在对多孩家庭观察后总结出:

父母更擅长教孩子正式场合的礼仪:公众场合不能大声说话、吃饭的时候不能玩食物等等。

兄弟姐妹则会让孩子学会怎么在学校、朋友等社交时有合适的表现。

2013年发表在Journal of Family Issue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调查了幼儿园到小学五年级的小朋友,发现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比独生子女有更好的社交能力。

因为孩子会在兄弟姐妹身上反复练习分享、合作和妥协等的社交技巧。

②懂得与人合作

2014年发表在Journal of Family Issues的研究发现,与兄弟姐妹一起长大的孩子离婚可能性比较小。

一个孩子每有一个兄弟姐妹,离婚率可能下降3%。

研究表明,来自兄弟姐妹关系的积极影响取决于这段关系的质量如何

关系好的兄弟姐妹,会发展出更好的社交技能。

处得不好的关系具有破坏性,彼此不来往的兄弟姐妹可能更容易在青春期经历焦虑和抑郁。

③榜样效应

兄弟姐妹之间牢固的关系纽带可以激励兄弟姐妹间互相学习。

研究发现,关系好的兄弟姐妹往往会获得相似的教育水平

但前提是我们得要学着做一个懂得处理兄弟姐妹关系的父母。

这样才能帮助孩子们建立更健康的关系。


教导:情绪调节的技巧


孩子们玩着玩着开始生气,开始哭,这种情绪化的事情很常见。

今天谁撒谎,明天又谁偷吃最后一块饼干。

多孩家庭时刻弥漫着火药味,愤怒、沮丧、嫉妒、焦虑和恼怒一下子就被点燃了。

想要孩子变得相亲相爱而不是成为“敌人”,多孩家庭一定要看

如果任由这些情绪发展,会导致孩子们难以建立健康的关系。

因此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调节:

谈感受

平时使用“感觉”来和孩子谈情绪,《全脑教育》里丹尼尔教授也提到过这个方法:

不要用“我是悲伤的/孤独的/生气的”,要用“我感觉到悲伤的/孤独的/生气的”

读书、看电影的时候也可以讨论角色的感受,并且分享不同情绪的持续时间,也是有帮助的。

贴标签

让孩子清楚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情绪,因为什么引起的这个情绪,对大脑来说是一件非常舒服和有安全感的事情。

因为这样我们还是处在一个有秩序、可控的状态当中。

“你现在有点生气,是吗?”“我曾经也像你一样害怕过。”

区分感觉和行为

明确表达感受是好的,但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如何处理这些感觉。

生气是可以的,但是打人是不可以的。

找到合适的应对技巧

教孩子以健康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感受。

感觉到要很生气很生气的时候,深呼吸或者走开都是处理的好办法。


做法:不要表现出偏袒


父母出现偏袒的话,所有人都是输家。

孩子们是能敏感地感觉到来自大人的偏袒,这样做只会增加冲突的发生。

像是很多的犯罪事件都是建立在父母的偏爱之上产生的。

这种童年产生的偏爱的记忆,成年后孩子们容易互不理睬。

想要孩子变得相亲相爱而不是成为“敌人”,多孩家庭一定要看

尽可能地避免说出“你的xx可以做到在吃饭前写完作用,你怎么就不行?”“你xx像你这个年龄的时候,可没有像你这样那么操心。”“如果你做不到就说做不到,干嘛把xx拉下水。”

这类型的话只会激起孩子们的愤怒。


窍门:多点一起玩


人们会因为拥有共同的积极的回忆变多而亲密起来。

因此,多为孩子们安排一起玩乐的机会很重要

想要孩子变得相亲相爱而不是成为“敌人”,多孩家庭一定要看

不管是在家玩积木,还是去玩水。父母都要记下孩子们喜欢的活动,然后有目的地多安排这种活动。

当孩子们如果年龄差得有点大,那可能就有点麻烦了,需要父母发挥一下的创意,我身边有朋友是一家人周末去度假村玩。

但是切忌切忌,只要有一个孩子最近心情不好、过度疲劳或者饥饿,效果都会适得其反。

一切都要建立在愉悦的基础之上。


原则:鼓励合作而不是竞争


之前我一直很喜欢对孩子们说“看你俩谁打扫房间又快又好”,但时间久了发现互相比较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就知道这句话不是什么好话了。

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之间的合作而不是竞争关系

大家互相帮忙,尽早完成工作这样。

所以我现在都是说,大娃来把两个房间的地拖了,小娃把床铺铺正了。

学会合作,才像是一家人的模样。

平时我们还会给两小孩安排一起完成的项目,比如奶奶生日,一起合作画一张贺卡。家里有个地方“藏宝”了,要两个人合力找出来之类的。

想要孩子变得相亲相爱而不是成为“敌人”,多孩家庭一定要看

然后夸一夸“我喜欢你们这种互相打配合”,“你能帮大娃做什么很好哦,你能想到小娃需要什么很棒。”

这样他们慢慢也意识到了,重要的是如何两个人一起快又好的完成任务,而不是谁更好。


办法:建立良好的化解冲突模板


发生了冲突,是孩子们学会愤怒管理、学会谈判的绝佳时机。

给机会孩子们去练习妥协、分享和倾听。

想要孩子变得相亲相爱而不是成为“敌人”,多孩家庭一定要看

我们的角色是调解员,不是法官,让他们坐下来才是我们的任务。

但是如果有一个孩子被欺负,那么父母的介入很重要。

被兄弟姐妹欺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会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甚至会有自残的可能性。

所以,不要只是简单地喊一句“不要打架”,我们需要介入,帮助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你们都想玩这个玩具,那你们可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建议“每个人玩10分钟”或者“你们想个可以一起玩的游戏方法”。


加分项:仪式感很重要


有仪式感的家庭确实会比没有的要过得幸福一点。

安排周末一起出去吃个饭,晚上一起看个电影。

或者固定的时间出去旅游,孩子的生日一起庆祝,一家人一起做顿饭什么的。

我们家的仪式感是每半个月全家人一起大扫除,干完洗个澡休息一下,下午出去吃好吃的。

想要孩子变得相亲相爱而不是成为“敌人”,多孩家庭一定要看


结语


其他类似的还有父母找到产生冲突背后的原因、教孩子们欣赏彼此的差异、让他们懂得聆听和尊重,都是一些很重要的方式。

多孩家庭如果能够处理得好,那还是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的。

不过,大前提还是得家庭里人力和财力的支持要到位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伊利诺伊   小娃   孩子   家庭   相亲相爱   社交   仪式   敌人   愤怒   冲突   生气   情绪   家人   年龄   父母   感觉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