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住院日记:76天,我从抗拒到收获快乐与改变

本篇作者 | 汪露露

本篇编辑 | 董小姐

当值编辑 | 识无边


今日导读


今天要带给大家的故事,是一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住院日记”。

76天的住院生活,她经历了从“每一秒都想出院”、到“死了短期出院的心,接受现实”,再到主动给自己找事情做,最后发现自己竟然收获了快乐与积极心态的过程。

她为自己制定的两个“30天”计划,在她住院期间起了积极的作用,住院的每一天,她都坚持写日记、监控自己的情绪,锻炼了对自我的觉察能力。她还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主动和周围的病友聊天、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一步步帮助自己走出了一个人的世界,树立积极心态。

现在的她已经出院了,虽然还是有些担心自己状态变差、复发,但一路走到现在,独自面对住院生活,已经让她获得了信心,她相信自己有能力渡过抑郁的阴云,重新触到青空下的朝阳。

她的经历告诉我们:其实住院也没那么糟糕,只要有积极的心态,主动寻找学习的机会,住院也能是一个很好的改变的契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住院日记:76天,我从抗拒到收获快乐与改变


从9月23日到12月1日,76天,我终于可以回归社会了。


刚入院时,我就像只炸了毛的刺猬,浑身都是抗拒,看什么都不顺眼。医院的床板太硬,每晚睡觉都会硌得我反复醒过来;饭菜太难吃,平时在家能吃好几盘菜的我,在这里只草草吃了几勺就没了胃口;供水系统太差,水温要么冷得冻人、要么就是烫的能燎出水泡,还没办法淋浴;起床时间太早、被子太硬、护士姐姐脾气太差……被迫来到医院的我讨厌这里的一切。


重要的是,住进来便意味着失去了自由——我再也不能和朋友出去玩、逛吃逛喝、做我想做的事情了,而是被迫待在这几十平米的小房间里,和一群不是同龄的陌生人共同进行无聊的对话,唯一的娱乐就是头顶老旧电视里的八点档狗血剧。那时的我恨不得每一秒都大叫一遍“我想出院!”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住院日记:76天,我从抗拒到收获快乐与改变


第一个“30天计划”,我被麻木包围


随着住院时间的拉长,我也渐渐死了短期内出院的心,医生告诉我要住至少一个月。当时我想,好吧,不就是一个月吗,我可以做一个30天计划,这样时间也许就过的快一点。


于是,从住院第三天起,我在自己荒废已久的公众号上开始了日常的记录——只写给自己看。我的病情并不是十分稳定,由于是混合型双相情感障碍,情绪的交替非常迅速,一天之内会经历许多次起落,有时混乱得自己都无法描述。


这30天中,我不间断地阅读、看电影、听音乐、做手工、学习、散步、写作,然而其中大部分行为对我的情绪并没有太大帮助,我始终处于一种空虚的状态,不论做什么都陷在一种失重感与恐慌感中,麻木的感觉一直包围着我。也许是因为我做的这些事情并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我只是听从别人的建议去做了这些所谓对康复有效的活动。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住院日记:76天,我从抗拒到收获快乐与改变


第二个“30天计划”,我开始走出一个人的世界


住院的第一个月,我总体情绪偏抑郁,不太爱跟人说话,总是一个人待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进行着自己的活动。每次医生查房时,我也只是说“还好”、“没什么变化”,只期盼着快点出院回家。就这么混混沌沌地过了一个月,我以为自己快要出院了,没想到医生突然改口,说还得继续观察一个月。当时我的心情简直天崩地裂,眼泪哗得一下子就掉出来,花了好久才平复下心情,于是我不情不愿地开始了我的第二个“30天计划”。


也许是因为有了第一个月的铺垫,我渐渐适应了医院的作息,甚至开始享受这样的生活。医院的饭菜不再味同嚼蜡,稀饭榨菜我也照样吃得很香;床板太硬半夜醒来,没事儿,被子一裹闷头接着睡;洗澡水太烫,我有足够的耐心等你在盆里变温;相处久了,和护士姐姐也开始熟络,偶尔还能开开玩笑……我开始走出一个人的世界,主动和周围的病友聊天、社交,了解他们的生活。


一直以来,我的社交存在很大的障碍,这也是我住进医院的原因之一。而这一个月,我开始学着在医院里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我记得自己第一次拒绝别人习惯性插队后的心情,对于一个几乎不会说“不”的人来说,这样合理表达拒绝的行为尽管微小,但于我意义重大。在这里我想推荐一本书,叫做《非暴力沟通》,在阅读这本书时,我将书中很多方法用在和他人包括和自己的沟通上,收获巨大。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住院日记:76天,我从抗拒到收获快乐与改变


换个角度思考,其实住院也没那么糟


也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学会了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其实只要自己善于寻找,医院并不如我之前所想,是一个那么无聊的地方。恰恰相反,这里非常有趣。医院与外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所有人身上都有着巨大的冲突与问题,每个人都带着被放大到无法在正常世界生活的痛苦来到这里。一个充满痛苦与矛盾的集合地,又怎么会让人觉得无聊呢?


人是世界上最有趣的生物,这里的人又是稀奇古怪,和他们相处,了解他们怪异行为背后的原因,更能让我对人性多一层体悟与理解,对我之后的医学学习生涯应该也会有很大帮助。


同时,经过在这里的体会,我也更加坚信了一句话:不带评价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尤其是面对着这里的人,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带着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去审视他们的行为,也许是会感到惊异甚至无法忍受的。但若放下偏见,真正站在他们的立场思考,事件会有非常奇妙的变化,同样的道理在任何人身上也适用。


我有幸来到这里,成为其中一员,与他们互相见证了彼此的这段旅程。现在回头看看,我记得的竟然大多是收获和点滴的快乐。


我记得刀子嘴豆腐心的丹虹姐,每次打饭总是偷偷给我塞很多的菜怕我吃不饱,而我一边嘴上埋怨“又要胖了”,一边又在接过饭菜的时候傻乎乎地冲她乐;记得热情又坚强的郑利姐姐,总是分给我许多零食、像带小妹妹一样把我拉进人群和大家一起玩;记得刚入院就认识的丽妹和快出院认识的雨彤,可以作为这段时光最好的开头和结尾;记得李越的画、文晓的歌、小丹笑起来灿烂到没了眼睛的脸、记得来来往往许多可爱的见习学长学姐们,由于同为医科大的学生,总是多一分亲近……还有我一个人坐过的石阶,静静听歌时抚摸过的青苔,伫立过无数次的窗台和远方的灯火,都是聆听过我心事的秘密基地。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住院日记:76天,我从抗拒到收获快乐与改变


住院两个月,我最大的收获是自我反思


这两个月,我坚持每天写日记,监控自己的情绪。如果要我推荐一个让我受益最大的习惯,那一定是自我反思!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反思的人,虽然有时候会想得太多(这样也不好,需要调整),但是这个习惯让我能经常把控自己的状态,从情绪中跳出来,意识到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因此我对自己抑郁或者躁狂的情绪变化也比较敏感。


所以我特别建议大家可以每天记录一些反思的内容,不论长短。纯流水的记录可以让人提高对时间的敏感性,反思性的记录则可使我们得到启发和灵感。同时写作也是一种有效的抒发情绪的方式。如果没有能量书写日常的话,也可以进行单纯的情绪分数记录,从-10到10打分,这样回头看看一段时间内的情绪波动图,更方便医生调整药物。


现在我终于出院在即,不舍是有的,但说实话,我更希望自己再也不要回来。对于出院之后的生活我也有很多的担心和害怕,最怕的就是一出去就状态变差、开始复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但是俗话说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一路过来,经历了情绪的起起伏伏,我仍然坚持走到现在,因为相信医生和爸妈,更重要的是,我相信自己有能力渡过抑郁的阴云,重新触到青空下的朝阳。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住院日记:76天,我从抗拒到收获快乐与改变


- end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床板   病友   朝阳   阴云   社交   饭菜   抑郁   患者   障碍   情绪   主动   状态   医生   时间   医院   计划   情感   日记   快乐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