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我》里的育儿经,内疚式、打压式教育,哪种最不可取?

近几年,亲子题材的综艺节目频出,但完全以儿童为主角,探讨教育的节目却屈指可数。去年,《神秘的小孩》在腾讯播出后,获得了豆瓣7.9分的高分。

今年6月20日,又是一档以素人小孩为主角的纪录片《不要小看我》在浙江卫视开播,节目聚焦3-6岁儿童的成长教育问题。

孩子有分离焦虑,如何安抚他的情绪?

如何帮助孩子提升他的专注力?

孩子胆子小,怕生,如何才能让他学会独立,快速融入集体?


节目在全国征选了多组样本家庭,有开放式家庭、二胎家庭和重视规则的严格教育家庭等,并在真实环境中搭建出“看我成长营”,让孩子们离开家长在“成长营”里独自完成12门成长体验课。

家长们可以全程通过直播看到自己孩子的另一面,从而获得启示,让家长明白,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不要再小看孩子,并和孩子一起“重新成长”。

《不要小看我》里的育儿经,内疚式、打压式教育,哪种最不可取?


节目播出后,有多个词条登上微博热搜,例如:

#父母的内疚式教育对孩子影响有多大#

#李诚儒中国式父亲#

热搜下是网友们的感慨:“这不就是我吗?”“我爸妈就是这么对我的!”

育儿界有句名言“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深以为然。我们总是在以自以为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但这些教育方式真的对吗?当父母转换看待问题的角度,当孩子脱离父母的监护,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问题才会得到凸显。

目前这部综艺才播出了两集,但我却从每一集中看到了中国式父母的身影。家长们的教育哪里出错了?孩子又是如何看待父母的?也许我们可以这部纪录片一探究竟。


01

父母的内疚式教育对孩子影响有多大


节目中,四岁小女孩小桃的妈妈表示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有一次,小桃有个作文怎么也背不下来,这位妈妈强迫小桃一遍一遍的背,背错了就打自己。

《不要小看我》里的育儿经,内疚式、打压式教育,哪种最不可取?

这种内疚式教育,在短期来看,也许会奏效,但往往会给孩子造成过度的压力和紧张,长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会出现或自卑,或叛逆的心理,久而久之,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生活中,采用这种教育方式的家长比比皆是。

2019年热播家庭剧《小欢喜》中,宋倩和乔英子母女的故事就令人唏嘘,宋倩总是跟女儿强调:“你从小到大都是妈妈一个人带你,我白天要上课,晚上要备课,还要起早贪黑给你买菜做饭,照顾你的起居,我容易吗,我压力不大呀?”

《不要小看我》里的育儿经,内疚式、打压式教育,哪种最不可取?

这些话让英子产生了极大的负罪感,她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接受妈妈的爱,违背自己的心愿去迎合妈妈。最终英子不堪重负选择自杀,自杀前,她对妈妈说:“我就是想要逃离你。我知道你不容易,我配不上您给我的爱。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对不起,是我没有做好你们的女儿,是我没有变成你们心里想要的样子。”

黄执中在《奇葩说》节目里讲过一个故事,每次家里吃鱼,妈妈总会把鱼肉留给孩子,自己吃鱼头,但是母亲临终前才告诉儿子:“我其实从不喜欢吃鱼头”,黄执中说道:“我们中国人的关系很奇怪,总要歌颂一段感情叫‘你要牺牲,他要报恩’。实际上妈妈用鱼头绑架了孩子一辈子,让他永远都活在内疚之中。”

《不要小看我》里的育儿经,内疚式、打压式教育,哪种最不可取?

知乎上有个高赞话题:父母哪些行为让你觉得不合适?题主的分享引起很多人共鸣:我的父母虽然素质挺高,但仍然有他们年代的经历和局限性。虽然家里并不真的很拮据,但爸爸在小时候总向我诉说为了我有多不容易。

尤其是我考试成绩不好时,爸爸总会说:我一天这么累,中午吃饭连肉都舍不得吃,你不好好学习……记不清这样的场景发生了多少次,但20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能轻易地想起这个画面。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曾经说过:“付出者会有一种伟大感,他们会觉得更有权利向别人索取点什么。心理不平衡的付出者,为了讨要公平,会慢慢变成索取者。”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内疚式教育根本称不上是教育的一种,而更像是“道德绑架”,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典型的“情绪操控”,即利用孩子对父母的爱达成家长对孩子的期待,令人窒息。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道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于是,中国家长似乎总是会拿“孝顺”二字对孩子进行施压,一旦孩子表现出任何不顺从或者是忤逆行为,就会被冠上“不孝”的标签。

而即使是孔子和孟子,都说要孝,但不一定要顺。作为子女,我们要是正确的“孝”,而不是“愚孝”。



02

打压式教育的中国式父亲


节目中,梅婷说:“我儿子从小就特别爱干净。”

李诚儒表示非常不理解,说:“这么点小孩就有洁癖了?告诉他别这么多事!”

《不要小看我》里的育儿经,内疚式、打压式教育,哪种最不可取?

《不要小看我》里的育儿经,内疚式、打压式教育,哪种最不可取?

就因为短短的一句对话,“李诚儒中国式父亲”的话题瞬间上了微博热搜。对待儿子严厉,不能惯着就是典型的中国式父亲,似乎,在中国父亲的眼里,男孩就是要严加管教,一定要坚强独立。

李诚儒对待儿子的打压式的教育方式在多个节目中均有表现。李诚儒在录制《夸就对了》时,中途就退出了,原因竟是不想夸儿子。

李诚儒一直希望儿子李大海能够进演艺圈,但是李大海却选择当歌手,监制,打桌球,因儿子违背了他的意愿,所以在主持人问他:“你觉得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大海算成功吗?”时,他吐槽35岁的儿子:“台球没打出世界冠军,演戏没有自己的代表作品,歌也没有自己的代表作品。”还耿直的反问主持人:“没有李诚儒这个父亲,你们知道李大海是谁么?”

《不要小看我》里的育儿经,内疚式、打压式教育,哪种最不可取?

2013年,李大海在参加节目《我不是明星》时,李诚儒也不断的否定儿子:“你没有能力,你没有本事,有什么可让我夸的呢?”“除了看上去人模狗样的,你有什么能让我夸的啊?”

《不要小看我》里的育儿经,内疚式、打压式教育,哪种最不可取?

在以上多档节目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李诚儒完全看不到儿子的优点,漠视孩子的努力与付出,不断打击他的热情与信心,毫不顾忌他的感受,有网友开玩笑称李大海是“最惨星二代”。

也许李诚儒的本意是希望通过挫折教育磨练儿子的意志力,让儿子成长为一个拥有强大内心,并且具备真本事的人,但是,却没有意识到孩子最希望得到的就是父母的肯定与鼓励。

《不要小看我》里的育儿经,内疚式、打压式教育,哪种最不可取?

《中毒的父母》一书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来自父母的打击,所造成的伤害效果不止是当下。它贯穿岁月,像一根针一样深扎在子女的心头。”

除了打击式教育的代表家长李诚儒以外,生活中还有一类父母,在同时面对男孩教育与女孩教育时,有明显的区别对待。大多数家长似乎都认为:“穷养儿富养女”、“女儿是用来宠的”是真理。

汪小菲就是“女儿奴”的代表,演员秦昊在《婆婆和妈妈》节目里模仿过汪小菲的“区别对待”。汪小菲回家看到女儿,立马化身慈父:“宝贝儿,回来了啊!想爸爸了没有?”然后就是一顿亲亲抱抱举高高。

《不要小看我》里的育儿经,内疚式、打压式教育,哪种最不可取?

儿子见状也走上前叫爸爸,汪小菲却嫌弃起儿子嗲嗲的口音,严厉训斥:“好好说话!爸,那叫爸!”短短几分钟,就前后大变脸,这种“天壤之别”令人哭笑不得。

《不要小看我》里的育儿经,内疚式、打压式教育,哪种最不可取?

早前就汪小菲在综艺节目里就公开表示过:“女儿就是用来保护的,我想把女儿永远养在家中,给她最好的,让她不用奋斗,也不会被别的男人‘骗走’。但儿子是需要锻炼的,要经受挫折,要变得勇敢,能够很‘爷们儿’地撑起一片天空。”

所以汪小菲看到女儿摔了一跤,心疼得想哭,儿子同样摔了一跤,却觉得男子汉要坚强,不准哭。

《不要小看我》里的育儿经,内疚式、打压式教育,哪种最不可取?

为了让儿子勇敢、有担当,就刻意地严厉对待,受了伤不能喊疼,受了委屈不准流泪,其实是对儿子的情感忽视。

这种教育对男孩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从小没有得到正常、充分感情互动的男孩,很难发展出细致的共情能力、同理心。

王弢作为《不要小看我》中的“实习教官”,在节目中的表现得到了教育专家的一致好评。

新上岗的“实习教官”在“看我成长营”开营的第一天,早早的在报到处等待孩子们的到来,并与前来报道的孩子一起盖章。

在见到处于分离焦虑中的雷雷小朋友时,他做的第一件事是上前主动抱住孩子,蹲下来跟孩子对话,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后续王弢还通过转移注意力、肯定孩子想法等等沟通方式,耐心地帮助孩子缓解悲伤情绪,在陌生地环境中找到归属感。

《不要小看我》里的育儿经,内疚式、打压式教育,哪种最不可取?

《不要小看我》里的育儿经,内疚式、打压式教育,哪种最不可取?

同样拥有2个孩子,王弢的教育方式与汪小菲的产生了鲜明对比,在有了二胎以后,王弢和刘璇也给了大儿子赳赳足够的安全感,让他明白即使这个小家从三个人,变成了四个人,一家人的感情也永远不会变。

在另外一档综艺节目《新生日记》中,王弢也以他温柔的教育方式得到了盛赞。

一次,雄赳赳喝牛奶不小心打碎了杯子,吓得哇哇大哭。王弢第一反应是,先安抚孩子情绪。他马上搂着儿子很认真地说,“你看我的表情,你看爸爸生气了吗?”然后故意做个笑脸,让孩子放松下来。

《不要小看我》里的育儿经,内疚式、打压式教育,哪种最不可取?

紧接着,他指着地上的碎片,认真给儿子科普起来

陶瓷和玻璃都是易碎的明不明白,如果你没打碎过,你就不知道这样的东西。所以,故意让你打碎,你就知道它是这样的东西。不是你的错,是给你一个课程。

现在打碎了,爸爸跟你说杯子会碎,你会相信我了吗?
本来因惊吓和愧疚大哭的雄赳赳,情绪很快平复。一件再正常不过的小事,被王弢处理得特别暖心,特别有教育意义。

《不要小看我》里的育儿经,内疚式、打压式教育,哪种最不可取?

在赳赳二岁的生日宴上,王弢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期望,他希望赳赳成为一个拥有丰满灵魂的人,他爱生活、爱世界、去爱他想爱的人。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王弢属于标准的鼓励式教育,对比李诚儒的打压式教育,王弢简直称得上是“神仙老爸”。

鼓励式教育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夸奖,更不是溺爱,而是让孩子感受到尊重与自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更好地成长。

杨迪在节目《青春环游记》中说出了自己能够成功走到银幕面前,被大家所熟知的秘诀,他说他从小因为长得丑被身边的人嘲笑,但是父母却从来没有过一丝嫌弃。

无论在杨迪的学习还是生活中,父母给予杨迪的除了爱,就是鼓励,他们从来不干涉杨迪追求的梦想,也正是这份爱与鼓励的坚守,造就了杨迪乐观的心态和面对生活积极的态度。

《不要小看我》里的育儿经,内疚式、打压式教育,哪种最不可取?


写在最后

相信在看这档节目的过程中,许多家长都会找到共鸣,同时也会产生不少反思。

育儿这件事是“千人千面”的,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和模式,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是第一次当你的孩子,你也是第一次当孩子的父母,既然如此,就与他们共同成长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内疚   鱼头   情绪   父亲   爸爸   儿子   家长   父母   女儿   男孩   节目   妈妈   方式   孩子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