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随着天气升温,放肆吃冰的日子也终于来啦,不知不觉间,冰淇凌界已经悄然打响了C位争夺战,众多雪糕躺在冰箱里争奇斗艳,看着包装精美造型奇特的雪糕,本想迫不及待汲取一口清凉,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真的下口了,不是觉得索然无味就是觉得德不配“味”,记忆中的味道难寻,雪糕的价钱也是越来越贵了。

曾经五毛钱就能买到的快乐,如今十块钱才刚刚起步,甚至某些网红雪糕的价格达到了几十、上百块,想要吃到,还得拼手速抢。

前不久,雪糕中的爱马仕“钟薛高”被骂上了热搜,66元的价格被网友质疑是在交“智商税“。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但即使这样,这只奇贵无比的雪糕还是很快售罄了。不禁感慨中国人民真的富起来了,为什么不能多我一个呢?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钟薛高被骂并不仅仅是因为价格贵,还在于宣传语与实际不符,比如“只选用吐鲁番盆地核心种植区的特级红提”、“零添加,不含一粒蔗糖或代糖”、“不加一滴水,纯纯牛乳香”……

高级到拗口,充满了“贵族”的味道。那么它的口感到底怎么样呢?据品尝过的小伙伴说钟薛高最经典的轻牛乳味很像加强版的小布丁。

对,就是那个统一了全国口味的神级雪糕:小布丁。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在被冰袋和冰棍统治的年代,小布丁横空出世掀起了吃雪糕的风潮。我还记得每次下课都要跑到学校的小卖部去问一声:“有小布丁吗?”如果能拿到就如斗胜的孔雀昂首挺胸从排队的人群中离去。

而关键的是,它还非常便宜,印象中只要五毛钱。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从什么时候起,童年的雪糕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那些雪糕都去哪了呢?80、90后要注意,一大波回忆杀即将来临。


雪糕的中古时代

冰棍

许多70、80后吃的雪糕还不叫雪糕,是糖和水兑成的冰棍。卖冰棍的人会骑着自行车,后座上绑着一个大大的保温箱,路过人多的地方就找个阴凉的地方停下来开始叫卖,不多会就会聚集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冰棍在炎炎夏日冒着清凉气儿,在没有空调、WiFi、哈根达斯的年代,一根冰棍都能称得上是难得的奢侈。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同时全国各地开始出现了本地产的冰棍。光明冰砖风靡了整个上海滩,它的价格会略高于普通的冰棍,但因为口感太好,淡淡的奶香让人回味无穷,也因此经常会有孩子攒着钱在小卖部前数着日子,等着带一个冰砖回家。哪怕到现在你依能在上海的小店里发现冰砖的存在,几十年过去,冰砖的味道没变,价格也依旧良心,只要一支钟薛高的二十分之一。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到了1990年,那是人口开始急剧减少的一年,但是90年后出生的孩子们却有很好的口福,因为这一年也是雪糕大爆发的一年。雪糕的口味开始发生变化,冰箱和冰柜大范围普及,曾经被当作福利的“冰棍票”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每个人都可以享受“雪糕自由”。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这期间,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种雪糕。其中一种叫“七个小矮人”,不同颜色的小巧棒冰有不同的味道。它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我当时的家庭矛盾,因为父母可以严格地控制你食用的数量,而不是用“你只能吃一半啊”、“只能吃两口啊”这样的模糊概念。当然聪明的我也去小伙伴哪里蹭上一两根。这种分享装的冰棍也很考验友谊,如果有八个小朋友围着你时,该怎么分配呢?一个不好,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因为“分享理念”的盛行,之后又陆续看到过双棒雪糕和一粒一粒的小冰糕。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但这种雪糕没流行多久,一种大容量可以分着吃的“天冰大果”出现了,外面是一圈厚厚的果味棒冰,中间空出来装奶油冰淇淋。因为外圈层的冰棍太冷,每次我都抱着“把牙齿冻掉”的必死决心才会啃上一口。但当畅快地对着炎炎暑气哈上一口凉气时,这种决心又会咻地死灰复燃。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冰棍都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人们可能都是怀旧的,复刻版的 “老冰棍”在消失三十年后重出江湖,我惊讶地发现,哪怕现代的雪糕界已经被“梦龙”、“可爱多”统治,但“老冰棍”依然是许多父辈的首选,也许是因为这种“够硬、够甜”的解暑利器里还藏有他们回不去的芳华吧。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雪糕的大航海时代

伊利蒙牛齐斗法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篇章,中国的雪糕也开启了遍地开花、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新时代。

1993年,伊利成立了冷饮部,主要就是生产雪糕,而帮助它一枪打响雪糕市场的就是那支“火炬”。脆脆的巧克力外皮,包裹着香草味的冰淇凌,这是很多孩子关于“脆皮雪糕”的最初记忆。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一直变化的包装

1999年,同样宣称来自于“天然大牧场”的蒙牛乳业成立了,依照伊利的发展经验,它也顺势挤进了雪糕圈,推出了一系列明星产品。比如开头提过的针对儿童的“小布丁”,主打青少年市场的“随变”等。“随变”这个名字取得真好,治好了很多雪糕选择困难症。

“你吃什么雪糕?”

“随便吧!”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当蒙牛的名号在雪糕圈打响,伊利与蒙牛的battle也就正式开启了。

伊利这边推出一个冰工厂,蒙牛就推出了冰+;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蒙牛推出了绿色心情,伊利依葫芦画瓢推出了伊利心情;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伊利推出了玉米香雪糕,蒙牛改了一下包装和名字推出了玉米棒雪糕;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后来伊利和蒙牛甚至连名字都不改了,新推出的盒装冰淇凌分别叫香雪儿杯和香雪杯。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这场雪糕霸主争夺战到底谁赢了呢?其实,我们早就知道结果了,比如你可以回想一下,现在还能在超市的冰柜里看到伊利心情和冰+吗?

在被这两大厂商统治的年代,当然也有雪糕另辟蹊径异军突起。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个娃娃头的雪糕,在那个没有淘宝的时代,这个雪糕可能是最早让人感受到“买家秀”和“卖家秀”参差的东西了。它就像一个盲盒,拆开之前你永远不知道你手里的雪糕会是一种怎样的表情。它既有可能是悲伤到变形、也有可能是开心到忘形……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卖家秀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买家秀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种极具喜感的效果启发了商家。之后,比这款雪糕更恶搞的“绿舌头”出现了,并迅速席卷了大江南北。绿舌头是和路雪一款把果冻和雪糕完美结合的神奇雪糕。冷冻时口感是硬的,带着一种沙沙的感觉,但温度升高后整根冰棍,就会变成柔软的舌头。这是它最独特的地方。那年,在周星驰《整蛊专家》的影响下,“绿舌头”成为了学生们天然的整蛊利器。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历数雪糕界各路英雄,东邪有光明,西毒有天冰,南帝是五羊,这些都是割据一方的诸侯。雪人娃娃头和绿舌头是风光一时的绿林好汉。不过那时也有两个雪糕品牌展露了头角。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一个是1994年风靡全国的《我爱我家》里,宋丹丹饰演的和平女士不断念叨着的八喜冰淇凌。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另一个就是注重明星宣传效应的可爱多。我还记得当时的代言人是林俊杰和金沙,“行走的CD”林俊杰还专门为可爱多写了三首广告歌:《发现爱》、《期待爱》、《表达爱》,合称爱的三部曲。广告里他的发型可真的有够非主流的,但当时却浑然不觉,可能这就是审美的变迁吧。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雪糕的内卷时代

卷口味卷颜值

2009年,一部《蜗居》火遍大江南北,海藻和小贝两人商量着去哈根达斯吃一个球,旁白解说到“在不舍得和心痛中,海藻吃掉了一周的午饭钱”。就此虽然看不到也吃不到这个雪糕贵族,但关于哈根达斯的美味传说却一直在乡野间流传。后来,我真正吃到哈根达斯后才惊讶地发觉“距离产生美”的真谛,远没有想象中的好吃。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吃雪糕”虽然是件小事,但也是社会发展的浓缩。从叫不出名字的老冰棍到伊利蒙牛再到哈根达斯,人们对于雪糕的追求和要求一直在变。2010年开始,雪糕终于迎来了内卷。

有朴素简陋派,比如在五花八门的妖艳贱货中杀出血路的黑马—东北大阪。凭借朴实的包装和简单扎实的用料,还有不到3元的价格,在全国掀起了怀旧风潮。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然而其实东北大阪是2013年才诞生的品牌,很多东北人根本没在东北见过这种雪糕。

有一句话说“所有潮流都是轮回”,这个法则在雪糕界也同样适用。

这十几年,随着空调的不断普及,曾经被委以“清凉解暑”重任的雪糕卸下了这个担子,人们开始更多地把它当作一种消遣的甜品,甚至是发朋友圈的点缀。

于是,在这个动不动就“网红”的时代,嗅到了商机的厂商们开始在“口味猎奇”和“颜值惊艳”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首当其冲的就是钟薛高,它先后与五芳斋联名推出了粽香牛乳口味、与泸州老窖联名推出了含酒精的断片雪糕、与哇哈哈AD钙奶联名的未成年雪糕……这些雪糕都是限量发售,手速慢了即使有钱你也抢不到。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脑洞更大的,有一个叫苏盒珊的雪糕,为了成为雪糕界的新贵,它与教辅界顶流《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联手推出了雪糕,不仅让成人分分钟重回噩梦,学子们也纷纷调侃这真是把书吃到了肚子里,老师们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更奇葩的还有什么东北铁锅炖、葱爆牛奶、大鱿鱼、扬州炒饭、烤薯片、螃蟹肥了、长沙臭豆腐,甚至老干妈味道的雪糕。一时间你都分不清厂商是为了挑战人类极限还是单纯地想要博眼球。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相比人们对奇葩口味的排斥,颜值惊艳组显然在这个“颜即正义”的时代更受欢迎。

各大景区不约而同地推出了“限定特供款”,这些雪糕只在景区才有卖,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有钱也不是想吃就能随时随地吃到的。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比如黄鹤楼雪糕、故宫的脊兽雪糕、天坛的祈年殿雪糕、圆明园荷花雪糕……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将名胜类的雪糕和本体放在一起,还可以开启一个大家来找茬的小游戏,甚至雪糕上的细节比名胜本身还要多,比如下面这个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雪糕。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有实物参照的名胜可以做成雪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人文依然可以做成雪糕。

比如扬州的廋西湖、苏州的园林、无锡的太湖鼋头渚樱花和杭州的“断桥相会”……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从5分钱到500元,中国人离“雪糕自由”还有多远?

祖国大好河山,风光无限,这也让各地景区的雪糕越来越花枝招展。


最后

文章写到最后,不禁越写越惆怅,时间飞快流逝,当时自喻为新一代的我居然见证了雪糕的发展史,于是这才发觉自己已经老大不小了。

小的时候,总在想要是能快点长大就好了,这样就能实现“雪糕自由”。等到真正长大了,却发现也许实现了“雪糕自由”,但那些吹着风扇,看着《西游记》、《还珠格格》,啃着冰凉雪糕的快乐,好像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未来的雪糕将走向何方呢?又会给新一代留下怎样的记忆?我在惆怅中还是怀有一丝期待。

短短的一篇文章不足以覆盖所有经典的雪糕,如果你记忆中那根无法被磨灭的雪糕没有出现,欢迎留言评论,让我们把这场怀旧再延续得久一点。


参考资料:

共青团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委员会:夏天到来,引发雪糕的前世今生!
蹦迪班长:“钟薛高给爷死”,喊出了我们对网红时代的厌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雪糕   小卖部   大阪   冰砖   牛乳   冰棍   景区   布丁   口感   舌头   口味   味道   中国人   发现   自由   时代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