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用创可贴,3岁女童惨遭截指。家长注意:手指外伤应这样包扎

3岁女童欢欢手指被利器划伤,家人带孩子到社区门诊缝合处理。一周后社区门诊包扎伤口的纱布不慎脱落,孩子的奶奶担心伤口被污染,自行用创可贴对手指伤口进行包扎。

误用创可贴,3岁女童惨遭截指。家长注意:手指外伤应这样包扎

三天后孩子父亲出差回家,发现孩子受伤手指末端颜色不正常,去医院就诊,被认定为缺血坏死。医生紧急处理后未能挽救受伤手指,不得已做了截指手术。

从止血带说起

误用创可贴,3岁女童惨遭截指。家长注意:手指外伤应这样包扎

生病时去诊所打吊瓶,护士会先用一根长长的橡胶管子在绑在前臂,使手背上的血管涨起来,以便于把静脉针刺入血管。

这根长长的橡胶管就是止血带。打静脉针时可以压迫静脉,使远端静脉充血扩张,以便于穿刺。

误用创可贴,3岁女童惨遭截指。家长注意:手指外伤应这样包扎

除了帮助护士扎静脉针,止血带更重要的作用是在各种事故现场止血救命。四肢受伤大量出血的伤员,如果不能及时止血,很快就会因为失血性休克直至死亡。现场急救时,急救人员将止血带固定在受伤肢体近端,利用绑紧的止血带压迫动脉,阻断失血,为伤员的进一步抢救争取时间。

当然,受伤的肢体长时间失去血液供应很容易缺血坏死,使用止血带需要在40~50分钟后放松一次。尽量避免肢体的缺血坏死。

小小创可贴怎么会引起手指坏死

创可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小物件。身上哪有一个小伤口,随手撕一张创可贴贴上,既能用手指压迫止血,又能起到保护伤口的作用,十分方便。

误用创可贴,3岁女童惨遭截指。家长注意:手指外伤应这样包扎

但是当孩子的手指受伤时,方便好用的创可贴,却可能会引来祸端。

人的每根手指有左右两根动脉供应血液,其中一根动脉受伤,无法起到供血作用时,另一个动脉能够担负起整根手指的供血任务,使手指不至于缺血坏死。这是人体对自身安全设立的“双保险”。

误用创可贴,3岁女童惨遭截指。家长注意:手指外伤应这样包扎

但当孩子手指受伤,错误使用创可贴时,这种双保险往往起不到作用。孩子的手指十分纤细,用创可贴进行环状包扎时,创可贴两端可以紧紧地重叠在一起。

误用创可贴,3岁女童惨遭截指。家长注意:手指外伤应这样包扎

家长往往会担心孩子调皮,将创可贴蹭掉,在给孩子贴创可贴时,常常不由自主的会将创可贴拉紧。

过于紧张的创可贴,像一根绷紧的止血带一样牢牢地箍住孩子的手指,同时阻断了手指两侧的动脉,时间稍长就会造成手指的缺血坏死。欢欢的手指就是这样坏掉的。

创可贴应该怎么用?

创可贴只适合于微小,整齐,清洁的伤口,不能用于动物咬伤,铁钉刺伤,污染伤口,感染伤口等。

只有那种伤口较小较浅,出血较少,清洗消毒后,伤口两侧皮肤边缘能很好对齐的小伤口才适合使用创可贴。

误用创可贴,3岁女童惨遭截指。家长注意:手指外伤应这样包扎

使用创可贴的目的一是在伤口表面覆盖一层干净敷料,便于加压止血;二是对伤口形成保护,避免日常活动对伤口二次伤害或者造成污染;三是将伤口两侧皮肤向中间靠拢,促进伤口愈合。

误用创可贴,3岁女童惨遭截指。家长注意:手指外伤应这样包扎

手指中段受伤时使用创可贴要避免环状包扎,应该使用交叉式的包扎方法,切忌缠得太紧。之后也要注意观察手指的颜色,温度和感觉,稍有异常及时去除包扎并就医。

对于孩子来说还有什么类似危险?

手指被卡 教育孩子不要把手指放进任何小洞。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用手指探索世界。每年都有孩子因手指被卡而就医的案例,家长应教育孩子保护自己,一但被卡不要惊慌,迅速找医生或其他部门寻求帮助。

误用创可贴,3岁女童惨遭截指。家长注意:手指外伤应这样包扎

橡皮筋 橡皮筋是孩子挺喜欢的玩具,小女孩用来绑辫子,小男孩也喜欢用来做各种投射武器,但橡皮筋也容易造成各种问题。有一个女孩把橡皮筋套在脖子上,之后环绕颈部一周的皮肤坏死渗出,反复治疗无效后,医生发现了陷入皮肤的橡皮筋,全家人才恍然大悟。

误用创可贴,3岁女童惨遭截指。家长注意:手指外伤应这样包扎

妈妈的长发 新手妈妈的长发对新生宝宝也是一种危险事物。细长柔韧的头发勒进宝宝胖乎乎的手指时,有时候并不容易被发现。如果孩子出现莫名其妙的哭闹时,不要忘记检查孩子的手指脚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小洞   止血带   手指   环状   橡皮筋   伤员   女童   外伤   静脉   动脉   肢体   门诊   伤口   家长   皮肤   作用   孩子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