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喊叫,妈妈要控制心中的“暴力鸟”

许多妈妈抱怨孩子喜欢和自己大喊大叫,无论怎样劝阻都没有效果。那么不妨给孩子一个发挥的机会,妈妈可以装作耳朵不好使,让孩子喊出他每一件想做的事情。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包括如何表达情绪。

如果大人平时用大喊大叫的方式表达情绪,孩子就会慢慢学会这种表达情绪的坏习惯。 那么,当孩子喜欢大喊大叫时,妈妈应该怎么做呢?面对喜欢大喊大叫的孩子,妈妈与其大声回应,引起强烈冲突,不如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让孩子喊出自己想说的话。 程程是个3岁的小男孩儿,说话喜欢大喊大叫。

孩子爱喊叫,妈妈要控制心中的“暴力鸟”

尤其上幼儿园之后,因为他身材比其他小朋友要高很多,所以经常用对人大吼的方式欺负其他小朋友。他很喜欢别的小朋友见到他害怕的样子。老师也经常为此惩罚他,但惩罚对他来说,没有丝毫效果。回到家里,程程对妈妈也是颐指气使。

孩子爱喊叫,妈妈要控制心中的“暴力鸟”

幼儿园老师与程程的妈妈沟通后认为,既然他觉得喊叫是沟通的唯一方式,妈妈就可以让他喊出每一件事,不要再强硬地回应。程程的妈妈与老师制订了一个改变程程的计划。于是,就出现了下面的场景: 程程大喊道:“妈妈,把牙刷递给我!” 妈妈没有回应。

程程再次大喊:“妈妈,我说把牙刷递给我!” 妈妈还是没有回应。 程程再次喊道:“把牙刷递给我!” 妈妈依然没有回应。 程程:“妈妈,请——把——牙——刷——递——给——我!” 妈妈说:“哦,好的,给你。” 妈妈这样的改变,让程程非常不适应,经过一段时间后,程程就改掉了自己大喊大叫的毛病。因为,他懂得了一个道理,用平和的语气才能与妈妈沟通大喊大叫只能让妈妈耳朵不好使。

孩子爱喊叫,妈妈要控制心中的“暴力鸟”

当孩子对妈妈大喊大叫时,妈妈不妨站到孩子身边去,告诉他“我已经离你很近了,不必大喊大叫,导致喉咙痛了”。并且告诉孩子,“妈妈很爱你,也爱你的喉咙”。与孩子对着大喊大叫,只会让孩子变本加厉。 2.装作耳朵不好使 工作了一天的妈妈筋疲力尽地回到家,还要面对孩子的各种吵闹和斥责,很容易情绪失控。

孩子爱喊叫,妈妈要控制心中的“暴力鸟”

尽管孩子喊叫也是他们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但是,引导孩子学会用平和的语气表达自己的需求更为重要。 如果家里有一个喜欢大喊大叫的孩子,妈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告诉孩子,自己的耳朵被他喊得有点不好使了,当孩子下次喊叫时,就可以“误解”他说的话了。不同的孩子,对妈妈喊叫的类型也不相同。

妈妈:“对不起,我的耳朵最近不好使了,你刚才说什么?听起来像是很奇怪的声音!” 孩子:“我说,我恨您!” 妈妈:“你说什么?妈妈再次听到了奇怪的声音,你确定刚才的声音是你发出的?”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通常会忍不住大笑,不仅能够缓和双方的情绪,而且能让孩子不再用这种方式向妈妈表达需求或者以此来压制妈妈。

孩子:“您是这个世界上最坏的妈妈!” 妈妈:“你说你要帮妈妈扫地?真是个乖孩子!” 孩子:“我是说,您是这个世界上最坏的妈妈,不是要扫地!” 妈妈:“你喊得那么大声,妈妈当然听清楚了,你能帮妈妈扫地,妈妈很开心!” 孩子:“那不是我说的,我不要扫地!” 妈妈:“那好吧,你快去扫地吧,而且地板也的确需要打扫了。”

如果孩子坚决不去扫地,那么妈妈可以告诉孩子,接下来这一天,将会失去哪些权利。如取消去游乐场的计划、没收他最喜欢的玩具等,这样,孩子会明智地选择扫地。通过这种方法,他们会明白,对妈妈喊叫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

孩子爱喊叫,妈妈要控制心中的“暴力鸟”

如果妈妈将这个办法进行到底,下次再有类似情况,那就再一次选择“闭嘴”。这个办法需要妈妈们耐心的坚持,可以给孩子足够的教训,很快孩子就会主动承认错误。

孩子爱喊叫,妈妈要控制心中的“暴力鸟”

现在大多数家庭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妈妈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是普遍现象。孩子到了3岁左右,妈妈就开始想着让孩子学点什么。如果是孩子的兴趣所在,那就是好事;如果孩子本身不愿意学,妈妈威逼利诱,就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妈妈   孩子   好使   牙刷   喉咙   平和   语气   小朋友   幼儿园   暴力   耳朵   大声   情绪   心中   声音   方式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