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星孩在家和机构差距大?原因很简单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都会定时发送自闭症的相关文章,让我们一起关怀来自星星的孩子~伴他们成长唷~




为什么星孩在家和机构差距大?原因很简单




自闭症孩子如果只在机构干预,时间和强度是远远不够的,越来越多家长开始重视家庭干预。常常听到家长说,“在机构干预就好好的,怎么到家里了做了两遍就不做了?”出现这种情况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家长没有建立好指令控制,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在干预时没有掌握正确的辅助方法。在教学中,如果给予过多辅助,孩子容易产生依赖;如果给予过少辅助,孩子可能会产生挫败感,逃避学习。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家庭干预的实施。



一、辅助是什么?



为什么星孩在家和机构差距大?原因很简单



自闭症康复中有一种常用且有效方法叫做回合式教学(DTT),也是家长相对容易上手的一种教学方式,构成一个回合的元素包括五个部分。



  1. 刺激:教学者的问题、指令
  2. 辅助:教学者提供的辅助
  3. 反应:孩子做出的反应
  4. 结果: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纠正错误行为
  5. 间隔:两个回合之间的停顿时间



其中,辅助是一种额外的刺激,目的是为了使孩子能够独立掌握某种技能本领,而人为增加的一种刺激,从而快速达到目的。也就是说提供辅助是为了帮助孩子正确完成当下的行为。辅助不仅能帮助孩子增加正确反应,还能减少错误反应可能性。



当一个回合中缺少辅助这一元素,就是四个元素,所以也有“回合式操作中包含四个元素”的说法。



二、什么时候使用辅助



为什么星孩在家和机构差距大?原因很简单



辅助出现在两种情况下:


1、教学者发出指令后,孩子开始做出行为前,提供辅助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反应。


比如说,妈妈在桌上放了香蕉和苹果,对孩子说“把香蕉给我。”并同时指了指香蕉,孩子拿起香蕉给妈妈。


这个例子中,“妈妈指了指香蕉”便是一种姿势辅助,出现在孩子的行为之前,帮助孩子做出正确反应。


2、孩子已经开始做出行为,但即将要做出错误反应,提供辅助帮助孩子进行正确表现。


比如说,妈妈在桌上放了香蕉和苹果,对孩子说“把香蕉给我。”孩子准备去拿苹果,妈妈赶紧把孩子的手放到香蕉上,孩子拿起香蕉给妈妈。


这个例子中,“妈妈把孩子的手放到香蕉上”是一种肢体辅助,出现在孩子已经开始做出行为,但即将做出错误反应前,减少了孩子做出错误反应的可能性。



三、辅助的形式



为什么星孩在家和机构差距大?原因很简单



辅助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言语辅助



言语辅助包括全言语辅助和部分言语辅助。如孩子想要饼干,家长对孩子说“饼干”,孩子说出饼干后得到了饼干,这是全言语辅助。如果妈妈只说“饼—”或者“b”,孩子说出饼干并得到了食物,则为部分言语辅助。



2、示范辅助



教学者示范正确的行为。如下课后妈妈让孩子和老师再见,妈妈向孩子示范向老师挥挥手,然后说“拜拜”,孩子跟着做了。妈妈在这个行为中使用的是示范辅助。



3、肢体辅助



肢体辅助分为全肢体辅助和部分肢体辅助。如孩子去洗手,全肢体辅助为手把手带着孩子一起打开水龙头,洗手,关水龙头;部分肢体辅助则是把孩子的手放在水龙头上,让孩子自己完成洗手的动作。



4、姿势辅助



用手势或者动作提示孩子,从而做出正确反应。包括用手指指向刺激物、触碰刺激物、轻拍刺激物、眼睛看向刺激物等等(刺激物是指教学者给出的指令)。如妈妈让孩子拿水杯,水杯则是刺激物,妈妈指一指杯子,敲一敲杯子或看向杯子的方向,都属于姿势辅助,能帮助孩子做出正确反应。



5、位置辅助



将目标物放在离孩子近的位置。如桌上有饼干和薯片,饼干的位置较靠近孩子,妈妈对孩子说“把饼干拿给我”,孩子拿了饼干给妈妈。这里使用的为位置辅助。



6、内部刺激辅助



改变目标物品的一个物理特征(颜色、大小或形状等),使目标物品变得更加明显。



四、如何撤除辅助



为什么星孩在家和机构差距大?原因很简单



辅助的侵入性由少到多依次为:



部分言语辅助

全言语辅助

位置位置

手势辅助

示范辅助

部分肢体辅助

全肢体辅助



在使用辅助时,要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辅助类型。无论选择哪一种辅助,都要考虑如何撤除辅助,因为孩子不可能永远在干预,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能独立掌握技能;但同时,应该避免过快撤除辅助,而导致孩子出错。


撤除辅助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辅助从最多到最少



可以是从侵入性最多的肢体辅助到言语辅助,也可以是在同一级辅助里辅助从多到少,比如内部刺激辅助把目标物的照片放大3倍到放大2倍,再到一样大小。这种撤除方式通常用在教新技能的时候,指令后立即给予辅助,可有效减少孩子失败的次数,从而减少挫败感。



2、辅助从最少到最多



可以是同种辅助里的从少到多,也可以是辅助的侵入性由少到多。这种撤除方式是用在维持孩子熟练掌握的技能时,先给予最少的辅助,如果孩子不能做出正确反应,在下一个回合中再给予侵入性高一级的辅助。



3、渐进式引导



在整个任务中,只在孩子需要时提供辅助。教学者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观察孩子的反应,适时提供辅助。这种方式通常用在多步骤的任务中,如去上厕所时,孩子要完成脱裤子-上厕所-穿裤子-冲厕所-洗手

等步骤,此时可以用渐进式引导的辅助方式,在孩子有困难的步骤中提供辅助。



4、辅助延迟



对于不容易出现错误反应的孩子来说,可以在指令和辅助间停顿一段时间。刚开始可以是2-3秒,逐渐延长停顿时间,期待孩子自己做出正确行为。



如何在家更好对孩子进行干预离不开正确的提供辅助,及时准确的给予辅助能帮助孩子更快的习得新技能。除此以外,撤除辅助也同样重要,过早撤除辅助孩子容易出现错误反应,产生挫败感;过晚撤除辅助也可能让孩子产生依赖。因此,家长掌握好如何使用辅助对于孩子的家庭干预尤为关键。


图片来源:摄图网正版图库

责任编辑:觅健星小编

文章排版:觅健 胡萝卜素

文献参考:

恩启IDEA特教基础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自闭症   刺激物   肢体   饼干   指令   香蕉   言语   差距   元素   家长   正确   错误   位置   原因   妈妈   方式   机构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