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女孩不会背诵,妈妈抽自己耳光教育:愧疚感育儿,毁多少孩子

最近被一档亲子类综艺节目《不要小看我》圈了粉。

节目中有个叫黄小桃的4岁女孩,她的表现更是获得无数点赞。

当小桃进入一个被其他小朋友破坏的现场时,她会主动收拾;

当有不适应陌生环境的小朋友时,她又会主动伸出援手。

可就是这样一位“天使宝宝”,却遭受过妈妈的“虐待”。

小桃在一次背诵作业中,重复了很多次,依然记不住。

4岁女孩不会背诵,妈妈抽自己耳光教育:愧疚感育儿,毁多少孩子

妈妈一次又一次地逼着小桃背诵,眼看着到了睡觉的时间,妈妈的情绪彻底崩溃了。

小桃妈妈一巴掌抽向自己,被吓到的小桃马上再次背诵。可心惊胆战的她每次背到同一个地方就会卡壳,她只要一卡壳,妈妈就会扇自己一巴掌。

被妈妈吓到的小桃,显得异常惊恐。

4岁女孩不会背诵,妈妈抽自己耳光教育:愧疚感育儿,毁多少孩子

孩子背不下来,家长着急可以理解。

但是难以想象,当一个孩子面对妈妈面目狰狞的面孔时,该是怎样的心情?

家长用孩子犯下的错误惩罚自己,小小的他们就会背负着重重的心理压力。

可怕的是,这样的教育方式成了中国式父母最喜欢的教育方式,他们想用捆绑的方式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但这种方法真的是最好的方式吗?

4岁女孩不会背诵,妈妈抽自己耳光教育:愧疚感育儿,毁多少孩子

用内疚感折磨孩子,到底多恐怖?

在《茉莉的最后一天》中,茉莉是个学习优异,不让父母操心的孩子。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成绩优异的孩子,选择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

茉莉的妈妈是位全职太太,她利用孩子的学习成绩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尽管茉莉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妈妈并不满于此。

为了更好地“激励”女儿,妈妈不止一次发狂地告诉茉莉:“如果没有生你的话,我现在早就是教授了。你这些计程车费,都是我省吃俭用的。如果你不好好读书,就是不孝!”

4岁女孩不会背诵,妈妈抽自己耳光教育:愧疚感育儿,毁多少孩子

茉莉认为,如果不是自己,妈妈一定会更加优秀。是自己的出生,让妈妈失去了本该属于她的教授职位。

如果不是自己,妈妈就不用再省吃俭用了。

茉莉认为:只有对自己再残酷一些,才能填补妈妈内心的遗憾。

可茉莉发现,无论她怎样努力,依然达不到妈妈的要求。

于是,茉莉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对于茉莉的死,妈妈悲伤至极。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付出了所有,非但没有换来女儿的半点感恩,甚至还把女儿逼上了绝路!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曾经说过:“发生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最拧巴的亲子关系便是:一对拼尽所有付出的家长和一个殚精竭力内疚的孩子。”

长期处于内疚感的孩子,会让孩子成长的弦紧绷。

让本应该最亲密的亲子关系产生一道道裂痕,直至无法修补,无法复原。

紧绷的弦一旦断裂,将会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结局也只会两败俱伤。

4岁女孩不会背诵,妈妈抽自己耳光教育:愧疚感育儿,毁多少孩子

4岁女孩不会背诵,妈妈抽自己耳光教育:愧疚感育儿,毁多少孩子

愧疚会让孩子失去爱自己的权利

心理上有个名词叫小大人症候群 ,它指的是那些从小得不到足够关怀,不得已变成一个懂事、体谅他人的人。但这种所谓的体谅,只不过是把自己的真实内心封闭起来,他们的成熟也是被迫成熟。

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与孩子年龄不相符的“懂事”,是以压抑自己的感受和真实需求为代价的。

他们将心门紧闭,逐渐学会了像个大人一样伪装自己。

《小欢喜》里,有一幕让人泪崩又无奈的片段:英子因为接连几天逃课被妈妈宋倩发现后,母女俩大吵一架。

宋倩崩溃质问英子:“是不是妈妈哪里做得不好,让你不舒服了?”

英子含着泪,连连摇头,辩解道:“妈,我错了,我就是压力大!”

一句话,戳破宋倩心底积攒多年的憋屈和心酸,她对女儿咆哮:“你压力大,妈妈压力不大呀?

4岁女孩不会背诵,妈妈抽自己耳光教育:愧疚感育儿,毁多少孩子

从小到大就妈妈一个人带你长大的呀!我白天要上课,晚上还要备课,起早贪黑给你买菜做饭,照顾你的起居!

我容易呀,我压力不大呀?”

妈妈的这些话,让英子愧疚,充满负罪感。

在她看来,是自己害妈妈那么痛苦和劳累,她自责,内疚。

她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迎合妈妈所有的要求,压抑自己真实的情感。

到最后,甚至以死来逃离妈妈的控制,解脱心底的不安和恐惧。

心理学家说过:“无意识的内疚感能量级几近死亡,对人的生命力有着毁灭性的打击,无数人因羞愧和内疚而自残、自杀”。

在愧疚中长大的孩子,即使表面上顺从父母,内心却不一定爱父母。

愧疚感对孩子而言是最大的负能量,而对一个孩子最大的折磨,就是让他时刻活在愧疚中。

4岁女孩不会背诵,妈妈抽自己耳光教育:愧疚感育儿,毁多少孩子

告诉孩子,亲子间,没有谁亏欠谁

回看那个通过“打自己”来教育孩子的妈妈。

我们见到的是,妈妈的自虐和残忍。

她在身体力行告诉孩子:你看,就是因为你,妈妈才变得面目狰狞。

4岁女孩不会背诵,妈妈抽自己耳光教育:愧疚感育儿,毁多少孩子

此时,充满内疚和恐惧的孩子,只得做出一系列补偿的行为,来求得妈妈的原谅和宽恕。

小小的她,承受了本不该有的折磨和亏欠。

蒙台梭利教授认为:让孩子服从成人的意志,这是成人犯下的最大,最可耻的错误。

而这种牺牲自己来威胁恐吓孩子的方法更是错上加错。

那位妈妈忽略了,健康长久的亲子关系里,没有谁亏欠谁。

我们养育孩子,并不是为了图他的回报,或利用他们的优秀来装点自己的面子。

生而为人,他有思想的自由和行为的主权。

记得《奇葩说》里,黄执中说妈妈喜欢吃鱼头的故事:妈妈每次吃鱼都是把鱼肉给孩子,自己吃鱼头。直到临终才对孩子坦白‘我其实一直不喜欢吃鱼头。’

妈妈自我感动的牺牲需要孩子的报恩做兑换,孩子永远活在了“鱼头”的内疚中。

这是不合理的,你要牺牲,他要报恩,你要委屈,他要内疚。

4岁女孩不会背诵,妈妈抽自己耳光教育:愧疚感育儿,毁多少孩子

正确的方式是,父母首先让自己舒服和开心,幸福感会溢出来,感染到他的孩子。

因为小孩子也想看到父母开心,而不是为了“鱼头”默默委屈一辈子。

请别用自我感动的方式,来胁迫孩子,满足自己的心愿;也别让他一生都活在愧疚自责中。

请记得那不是教育是勒索,那会让你的孩子承受不起。

4岁女孩不会背诵,妈妈抽自己耳光教育:愧疚感育儿,毁多少孩子

作为父母,指引孩子正确的成长方向,以及激励自己奋发,比极端鸡娃更重要。

就像童话大王郑渊洁说得那样,自己对孩子,从来没说过你要努力。

4岁女孩不会背诵,妈妈抽自己耳光教育:愧疚感育儿,毁多少孩子

他只对自己有要求:郑渊洁,你要努力,你都有孩子了。

教育孩子是基于爱,而不是基于回报。

育儿虽然辛苦,但请不要用情感绑架孩子,亲子之间的爱是纯净的,不是基于回报的交易。

千万不用让孩子在愧疚中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愧疚   妈妈   孩子   面目狰狞   省吃俭用   鱼头   耳光   茉莉   内疚   教育孩子   内心   教授   家长   女儿   父母   方式   女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