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红线”变绿,深扒恒大降负债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实现一条“红线”变绿,许家印当初放出的“豪言”兑现了!

本月初,许家印在战略合作伙伴交流会上提出,到今年6月30日有息负债总额降至“5字头”。

6月30日,恒大集团对外透露,截至目前恒大净负债率已降至100%以下,顺利实现一条“红线”变绿,另外,恒大目前的有息负债已降至约5700亿元,与去年最高时的8700多亿元相比,大幅下降了约3000亿元。

也就是说,恒大降负债如期兑现了对市场的承诺,并超出了市场预期。

在“三条红线”巨浪冲击下,恒大再一次成为了业界的榜样,恒大是如何乘风破浪,高歌猛进,背后的妙招又是什么?我们不妨来看看:

l 危机之下恒大蓬勃发展:“九字诀”新战略效果斐然

"越是市场不好的时候,越能展现恒大的功底"。这是恒大掌门人许家印一直强调的竞争力。

疫情寒冬加上去年8月央行三条红线双重管控下,降负债成为了很多房企的重中之重。逆境之时,恒大早已未雨绸缪,去年3月就实施了“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的“九字诀”新战略,核心是降负债。

一条“红线”变绿,深扒恒大降负债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要实现降负债,要先实现高增长。恒大通过线上线下一系列让利组合拳,实现了销售业绩高速增长。截至5月底,恒大2021年累计实现销售额2851.6亿元,销售回款2507.4亿元,平均每月回款500亿元,位居行业第一。销售的高增长,充分展现恒大实施新战略的巨大成效。

此外,恒大还严控规模。对房企来讲,土地储备是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一切项目都基于土地之上。然而,高昂的土地成本却是 “包袱”,土地背后的负债和缺乏流动性的资本属性都是让房企头疼的事情。截至2020年12月31日,恒大土地储备项目共计789个,几乎覆盖全部一线以及经济发达且有潜力的城市,土储价值和性价比极高。这意味着,恒大全年严控土地成本,充分利用现有超2亿平方米的优质土地储备“存货”,减少拿地支出,加速土地储备的消化能力,这是恒大“控规模”的决策手腕。

做到了“高增长”,销售回款做加法,执行好“控规模”,土地储备做减法,“降负债”也就水到渠成了。

l 产业多元化稳步前进:八大产业矩阵协同发力

除了资金实力、销售业绩、土地储备,众所周知,目前的恒大,已经不是单一化地产企业。目前恒大已完成以民生地产为基础的“多元产业+数字科技”转型,旗下8大产业已拥有4个上市平台,恒大的多元化战略正迎来收获期。

恒大物业、恒大汽车、恒腾网络在各自领域强势整合资源,走出了恒大靓丽的“第二增长曲线”。

摩根大通、野村证券、建银国际、法国巴黎银行等国际大行纷纷发布研报,对其后市表达积极预期。 摩根大通认为,恒大物业股价强劲反弹动力充足:一是上半年盈喜公告或将发布,料将有55%的同比收益增长;二是8月份业绩可能就新增在管面积有利好消息;三是可能有并购利好。野村也认为,恒大物业强劲基本面支撑重估。 建银国际发布研报首评恒腾网络,赞其为中国在线长视频市场新秀,看好因素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充分的高品质原创内容扩充计划;二是日益丰富的高质量电影和电视剧制作经验;三是南瓜电影强劲的扩张势头;四是与恒大、腾讯两大股东生态的协同效应。 房车宝、恒大童世界、恒大冰泉等也有望陆续分拆上市,多元产业的资产价值将全面兑现,届时有望进一步充实恒大整体资本实力。

一条“红线”变绿,深扒恒大降负债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朱元璋打天下时的“九字诀”。时过境迁,今之恒大亦有其壮志雄心,已经是地产界的龙头房企,还在通过“新战略”来打造百年老店。

逆市向上的销售业绩,为恒大筑起高墙;充足的优质土地储备,可谓"广积粮",确保了恒大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新恒大”的到来,正如"缓称王"一般,恒大正在更好更稳更高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红线   大通   壮志   在线   强劲   充足   土地储备   逻辑   去年   物业   土地   新战略   规模   产业   国际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