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5年的男星父母:“好不容易走出伤痛,他们却嫌我过得太好”

去世5年的男星父母:“好不容易走出伤痛,他们却嫌我过得太好”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875


01


5年前,演员兼歌手的乔任梁因抑郁症在家中去世,震惊众人。


难以想象这5年来,失去儿子的乔任梁父母是如何度过的。


据说儿子离世后,乔妈妈一度沉浸在痛苦中,甚至自责没有保护好儿子。


她曾在微博上写下:


“回顾我们短暂的28年,是我没有照顾好你,你是我永远的骄傲。


明天是你离开的第四年,妈妈没有一天不在想你,即使大雨大风,妈妈也会如约而至。”


感情真挚,字字泣血。


为了让走出丧子的悲痛,也为了让关心他们的人放心,她和丈夫开通了短视频账号:高彩萍和乔老爷,和网友分享生活。


视频内容大致分为两类:做饭vlog和乔任梁生前创立的品牌宣传。


去世5年的男星父母:“好不容易走出伤痛,他们却嫌我过得太好”


有时,老两口也会记录一下生活日常。


去世5年的男星父母:“好不容易走出伤痛,他们却嫌我过得太好”


时不时会搞搞怪整整活。


去世5年的男星父母:“好不容易走出伤痛,他们却嫌我过得太好”


当然,偶尔也会在视频里提一提他们的儿子。


去世5年的男星父母:“好不容易走出伤痛,他们却嫌我过得太好”


他们过着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方式怀念着儿子,没想到,竟被一些网友恶言相向。


有人说他们靠儿子炒热度,吃人血馒头赚钱。


去世5年的男星父母:“好不容易走出伤痛,他们却嫌我过得太好”


有人认为他们不应该在镜头前这么开心,更不该吃海鲜这样的“奢侈品”。


言外之意,网友嫌二老“过得太好”。


去世5年的男星父母:“好不容易走出伤痛,他们却嫌我过得太好”


更有甚者,直接攻击他们的长相。


去世5年的男星父母:“好不容易走出伤痛,他们却嫌我过得太好”

去世5年的男星父母:“好不容易走出伤痛,他们却嫌我过得太好”


最恶毒的是说二老的把儿子克死了:“你太丑了!所以你儿子没了!”


去世5年的男星父母:“好不容易走出伤痛,他们却嫌我过得太好”


不明白那些用语言伤害他们的人是怎么想的,难道失去孩子的人一定要每天以泪洗面,开口闭口提儿子,逢人就扒开伤口,沉浸于悲伤不可自拔才叫正常么?


好在二老并未被恶语中伤,而是心平气和地做出了回应。


前两天,乔爸乔妈礼貌得体地对着镜头说了近年来坚持更新视频的原因:


第一是为了回应部分粉丝的关心:部分乔任梁粉丝在他去世后,非常挂念老两口,所以他们希望通过用视频分享生活的方式让粉丝们放心。


第二是为了尽快从丧子的悲痛中走出来:他们曾经历过痛苦,但生活还是要继续,通过做菜、分享日常的方法,他们的生活充实、正常化起来了,正逐步走出了伤痛。


去世5年的男星父母:“好不容易走出伤痛,他们却嫌我过得太好”


第三是希望给失独、抑郁症家庭做个榜样,让他们看到生命还有积极美好的一面。


去世5年的男星父母:“好不容易走出伤痛,他们却嫌我过得太好”


最后,善良的乔爸乔妈还表示,夫妻俩对网上的恶评已经看淡了,并呼吁大家不要互相“喷”击、引战,也感谢一直为他们发声的陌生人,乔妈还给大家比了一个心。


去世5年的男星父母:“好不容易走出伤痛,他们却嫌我过得太好”


寥寥几句,听起来说得很轻松,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02


很多人表示,看完二老的回应,感到既安慰又心疼。


我也有同感,他们笑得有多豁达,我们的心就有多酸。


但最让我动容的,还是两位老人面对痛苦的态度。


都说失去亲人的痛苦,是疼痛的最高等级。


而能从伤痛中走出来的人,无异于蜕了一层皮。


但老两口不但积极治愈自己,从伤痛中走了出来,还对恶评泰然处之,用乐观回报世界以美好。


实在难能可贵。


乔任梁的父母,让我想起另一位母亲——江歌的妈妈江秋莲。


同样是中年失独,自2017年江歌离世后,母亲江秋莲就一直活在女儿离世的阴霾中走不出来。


间接施害者刘鑫一天没有付出代价,江秋莲就一天不能释怀。


这些年,江秋莲为了维权,上过很多次热搜,发的微博也都是悲情满满。


去世5年的男星父母:“好不容易走出伤痛,他们却嫌我过得太好”


按照那些“键盘侠”的逻辑,这应该才是一个失独母亲的正常反应吧?


但显然江秋莲的行为也并没有打动这些人,反而让他们慢慢变得审美疲劳。


他们纷纷开始指责她活在过去:“有完没完?这场戏我已经看腻了!”


对于当事人来说,这是难以磨灭的伤痛,但在喷子们的眼里,不过是一场闹剧。


江秋莲也很刚,对于评论区不怀好意的言论,她通常会怼回去,甚至把那些黑她的网友都起诉了。


喷子们的无脑行为令人愤怒,也令人费解,我们没必要花时间去深究和讨论他们。


对于这件事,我更想谈论的,是“如何学会走出伤痛”。


对比乔爸乔妈和江秋莲,你会发现,他们除了对待“丧子”的态度截然不同,面对喷子的反应也不同。


说白了,症结就在于是否走出了伤痛


还记得郑州暴雨灾害过后,那位曾被质疑炒作的“雨衣爸爸”吗?


去世5年的男星父母:“好不容易走出伤痛,他们却嫌我过得太好”


之后被证实,雨衣爸爸确系地铁遇难者父亲。


这位可怜的爸爸,穿着雨衣在地铁五号线沙口路站的站口,坐了一整夜,只想接女儿回家,也很自责没有教女儿学会游泳。


心理咨询师表示,从这位爸爸的穿着和行为来看,他可能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女儿的去世内疚自责,穿着雨衣到地铁站也许是想回到下暴雨的那天,再和女儿见一面。


而这一切,实则都源自他的“不接受”。


雨衣爸爸在心里并不承认女儿已经离开了,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


同样的,江秋莲持续沉浸在悲痛的情绪里,其实也是没有彻底接受江歌已经离开的事实。


03


《跳出头脑,融入生活》一书的作者史蒂文·海斯在书中提到:


童年的创伤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现在的痛苦,但如果能够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创伤,就能够缓解这一状况。


换句话说,如果你不愿感受童年的折磨所产生的记忆、想法和感觉,成年后就容易陷入一种慢性痛苦中。


而如果你愿意再次感受这些,过去的历史对你的生活所造成的打击就会大大降低。


所以,想要走出伤痛,首先要做到的是“不逃避”。


那么,什么才是造成逃避感受的根源?


答案是认知融合


认知融合指的是没有注意到联系发生于相联系的事物之上的过程,因而产生了让思想主宰行为的倾向


比如,某一刻你对自己的描述是“我很抑郁”、“我非常焦虑”、“我压力太大”……


这些都是你当下的想法,这样的体验是“难以承受”的。


当你沉浸在这样的想法中时,就会把自己思维里的陈述当成是真实的现状,而没有意识到这些陈述不过是某一阶段的认知而已


一旦融合,你就会自然而然地避免这样“难以承受”的体验。


想要从痛苦中抽离出来,就要学着审视自己的思维,而不是从自己的想法去看问题


这被称为认知解离技巧,实际上也是所谓的元认知,即关于思考的思考


它能够帮助人们从令人困扰的问题中抽离出来,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重新审视事件本身,从而让问题迎刃而解


乔任梁父母之所以能够坦然面对儿子的死亡,并且在经历网暴后看淡恶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学会了认知解离。


面对喷子们对他们长相的人身攻击,他们非但没有避而不答,反而耐心进行了正面的回应。


乔爸爸说自己的歪嘴是几十年前一起门诊医疗事故造成的,直接原因是触碰到了神经,最后还不忘提一嘴“我不介意大家叫我歪嘴乔老爷”。


去世5年的男星父母:“好不容易走出伤痛,他们却嫌我过得太好”


乔妈妈则解释自己的“大眼睛”和“长脸”是因为长了脑垂体瘤。更在网友的“建议”下看了《海贼王》里的某个角色,笑称自己确实很像。


去世5年的男星父母:“好不容易走出伤痛,他们却嫌我过得太好”


如此幽默又优雅地回击恶评,喷子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闭嘴呢?


看过一句话:当别人指摘你的时候,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去回应自己的“没有”,那是正中他人的圈套。多说说自己的“有”,在自己的话语体系中解释,更具有回击的力量。


大方承认自己的“有”,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


04


《跳出头脑,融入生活》一书中提到一个践行认知解离的方法,就是通过特殊的表达让自己放松,从而消除这些念头对我们的融合,举两个例子:


非常缓慢地说出困扰自己的想法和感觉


比如,假设你陷入“我是个坏人”这样的念头中,可以试着把这句话拉长,吸气的时候说“我”,呼气的时候说“是”,以此类推。


用不同的声音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比如,假设你觉得“我真是没用,我好像什么事情都做不好”,那么就用特别低沉或是特别尖厉的声音讲出来,或是用任何你想要模仿的声音来讲。


这么做的意义并不是非得要改变你对自己想法的感受,而是让你意识到,这些不过是你的想法而已,你要怎么对待这些念头完全取决于你,而不是由你的语言机器来决定。


一旦从痛苦的情绪中抽离出来,你就能在客观审视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自我救赎的办法,从而开始新的生活


人生不是电视剧,所到之处都能圆满结尾,许多人这一生,或许都要带着伤痛和煎熬一路艰难前行。


旁观生死,我们有太多的无奈;面对伤痛,我们有太多的无助。


只要我们力求希望,保持积极的心态,就能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新生


最后,希望“键盘侠”收收手,做个人吧。


遇到不喜欢的视频,你可以划走,但请不要伤害他们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伤痛   老两口   雨衣   悲痛   创伤   自责   认知   好不容易   想法   儿子   痛苦   爸爸   女儿   父母   妈妈   网友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