怼了罗翔骂了张文宏——遇到惹不起的杠精到底该怎么办?

【家国天下·群体】

作者:Bella

1 劣币驱逐良币

前段时间,有位叫罗翔的老师被骂了,起因是他在微博上分享了一句读书笔记:

怼了罗翔骂了张文宏——遇到惹不起的杠精到底该怎么办?

怎么都没看出有毛病吧?但架不住杠精的联想力。因为他发微博的时间,恰巧是在钟南山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之后的十几分钟。无数顶大帽子扣了上去,说他心怀不满,影射英雄……经学生提醒后,罗翔才发现自己被误解了,于是他赶紧出来澄清:只是看书偶感,纯粹对自己的提醒,没有关注其他新闻,没想到会引发他人过度联想。但评论区里依然有很多不堪入目的词,甚至有人说,哪天老师家里办喜事,自己颂两句丧歌请老师不要过度联想。

被捕风捉影弄得生气失望,罗翔老师只能宣布暂时不再更博:

怼了罗翔骂了张文宏——遇到惹不起的杠精到底该怎么办?

罗翔何许人也?很多人没看过他的视频,但也听过这个名字。走红之前,他是政法大学的明星教授,上课的时候200人的教室能挤进400人。后来,受一家机构的聘请,开始给参加司法考试的同学上课。段子和金句频出的讲课视频被传到了B站,这不仅让罗翔火了,还吸引了不少人学习法律的兴趣。

罗翔的三观有多正,可以看一个小例子。他讲过一个发生在80年代的“粪坑案”:一个女村干部遭到强奸威胁,男的脱衣服时,女的顺势把男的推进粪坑,男的往外爬了三次,女的踩了他三次,直到彻底把他跺进粪坑,判断女村干部属于正当防卫还是事后防卫?

罗老师说:“当年这个案子有很大争议,很多人说第一脚是正当防卫,第二脚和第三脚是事后防卫。你把你自己代入一下!如果你是这个女的,你踩几脚?踩四脚老子还得拿块砖往他头上砸。但是砸的时候别把粪溅在自己身上。这就是一般人。千万不要站在事后的角度去判断,要站在事前的一般人角度。事后理性是什么人?是事后诸葛亮。”

你看,无论三观多正、多么有才华,只要到了杠精们的哈哈镜下,一定是从头到脚的扭曲、恶毒、不正常。

其实,由于缺乏真实与理性,杠精的声音未必会对社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极端的情绪、充满恨意的言词很容易促进观念相同的群体的形成,这样的群体有极强的战斗力,温和理智的人反而很难与之匹敌。所以,杠精的声音越大,越会赶走讲道德讲理性的人,这就是公共讨论空间里的“劣币驱逐良币”。

类似的事情,还有因为“不让喝粥”而被骂的张文宏医生。疫情期间,张医生谈到儿童早餐要注意营养,原话是这么说的:“你家的孩子不管长得胖长得瘦,绝不要给他吃那些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营养的、高蛋白的。每天早上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鸡蛋,早上不许吃粥。” 马上就有人断章取义,说他崇洋媚外,点赞跟风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甚至连“打到反动学术权威”的漫画都出来了。

对于杠精而言,道理不重要,真相不重要,说话不是为了讨论,只是为了压倒别人。

怼了罗翔骂了张文宏——遇到惹不起的杠精到底该怎么办?

2 不能完全用好坏定性“杠”

虽然杠精现象确实令人厌烦,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却又可以说是自由精神得到发展的结果。在一个传统的社会里,话语权是跟等级地位直接相关的。比如在一个并不开明的家里,大人们在讨论事情,孩子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即便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也只会得到一句“大人说话小孩子别插嘴!”又如在一个注重级别的单位,领导的话是绝对的命令,下属只能服从,不能提出异议。但在畅所欲言的网络里,人们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并不会受到辈分、身份的限制。同时,在传统社会里,遇到问题人们会想去“评评理”,这就有一个前提:存在一种统一的道德理念,这种理念将所有事情都一刀切:不管是否事出有因,不管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只要不符合主流观点,就是不对。而现在,“杠”的背后是不同思想的发展与碰撞:你认为对的我并不一定赞同,现有的标准不一定就是正确的。的确,从负面来说,一味的争论会引起不满的情绪和怀疑主义,但从益处而言,开始争论总好过死气沉沉的一言不发。

而具体到个人身上,虽然要反对言语暴力,保护自己的权利,但从一个并不绝对敌对的视角出发,或许也可以理解一下杠精的世界。其实一个人如果从小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有自由发言的机会,自己的话被人倾听、记住、珍惜,也学会了去理解别人的想法,往往就会活得很自在,不需要通过“杠”来刷存在感或者证明自己的价值。所以,越爱杠的人可能越有巨大的缺失:他们可能经常被人恶待,所以习惯了以警惕的心态与人交往,通过伤害别人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他们或许一直被忽略,所以下意识地用不一样的声音来引起关注;他们或许生活在充满敌对与矛盾的环境里,未曾体会过爱的联结,只能用“战斗情谊”来“团结”和自己观念相同的人,并和异者展开战斗……这并不代表他们不需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但理解总是接纳的前提。

怼了罗翔骂了张文宏——遇到惹不起的杠精到底该怎么办?

3 怎么与杠精相处?

一说到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会说:“不相处不就行了?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确实,谁也不愿意主动找“杠”,可如果爱抬杠的就是你的家人朋友,或者每天都要接触的老板、同事、客户呢?尽管我们不想,但生活中一定会碰到杠精。

特别是在最亲密的人爱抬杠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尤其令人纠结:置之不理、暂时分离,会产生抛弃、伤害亲人的愧疚;与之相处,被怼一次就会郁闷很久。但其实,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底线,并和他/她保持一定的距离,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因为对一个人而言,如果充分地体验到爱,形成健康的人格,不仅自己能获得喜乐平安,自然而然形成的包容与积极对他人也有很强的治疗功能。可如果一个人总是被伤害,积累了太多的痛苦和绝望,很容易成为一个伤害别人的人。因此,避免自己受到杠精的攻击并不是自私,而是一种保护:保护自己遭受侵犯,也保护自己免于成为一个充满敌意的人。

而在一段关系中,如果一方总是进攻,另一方无原则的退让,这样的关系对双方都没有好处,也不会长久。因为健康稳定的关系,一定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友善的基础上。当我们暂时达不到这样的关系时,暂时拉开距离就像把这段关系暂时冰冻起来——保护它现在能达到的最好的样子,在合适的时候解冻,继续建立亲密的联系。

爱抬杠的人在这种缓冲时期也能获得益处。正如前文所言,杠精的内心有一个受伤的、空缺的世界。这个世界既已形成,就会让人对周围的一切都越看越不顺眼——在一件事情中,杠精总会抓到不完美的一面并对其展开攻击。但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只有尊重规则、接纳这种不完美,自己才能过得好,也才能对别人有益。当我们向杠精表达自己的原则立场的时候,就是在告诉他们:我理解你的痛苦,我愿意帮助你关心你,但你不能任由这种痛苦停留发酵,随意攻击别人。这个过程虽然不舒服,但却是帮助他们脱离过往伤害的最好办法,只有他们学着自我管理,学着尊重别人、遵守规则,才能摆脱过往伤害的控制,逐渐形成健康独立的人格。

至于在公共领域,有时我们需要学着对粗暴无聊的声音置之不理,因为我们越去回应,越能激起杠精们的斗争欲,这就会对个人精力和公共资源的造成损耗。有时我们要学着聪明勇敢地反击,如前所述,杠精的声音虽然不会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但极端情绪往往有很强的战斗力,如果没有有力的回应,这种声音既会伤害无辜的人,也会破坏公序良俗。

智者有两句看似矛盾的话:“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恐怕你与他一样。” “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免得他自以为有智慧。”实际上,什么时候不该回答什么时候该回答,正是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愚妄   精到   粪坑   正当防卫   置之不理   这个世界   事后   惹不起   群体   理性   情绪   痛苦   观点   事情   声音   老师   关系   罗翔   张文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